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青藏高原首次發現16萬年前丹尼索瓦人化石

陳發虎院士帶隊考察白石崖溶洞。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供圖 攝

中新網北京5月2日電 (記者 孫自法)來自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最新消息稱,發現於青藏高原東北部甘肅省夏河縣的古人類下頜骨化石,最新分析研究確認其為距今16萬年的青藏高原丹尼索瓦人。該化石目前是除阿爾泰山地區丹尼索瓦洞以外發現的首例丹尼索瓦人化石,將史前人類在青藏高原活動的最早時間從距今4萬年推早至距今16萬年,也是青藏高原迄今發現的最早人類活動證據。

作為中科院“泛第三極環境變化與綠色絲綢之路建設”專項研究成果,由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所所長陳發虎研究員領導中外研究團隊完成的“青藏高原中更新世晚期丹尼索瓦人的下頜骨化石”論文,台灣時間5月2日獲國際頂級學術刊物《自然》(Nature)雜誌在線發表。研究團隊建議將最新研究發現的青藏高原古人類命名為夏河丹尼索瓦人,簡稱夏河人。

夏河人化石於上世紀80年代發現於夏河縣甘加盆地白石崖溶洞,三個測年結果均為距今16萬年前後,顯示該化石形成於至少距今16萬年前,說明該古人類在第四紀最為寒冷的倒數第二次冰期生活於青藏高原。

陳發虎研究團隊自2016年起針對夏河人化石開展了年代學、體質形態學、分子考古學、生存環境、人類適應等多學科綜合分析。本次發表的古人類化石僅保存了下頜骨右側,包括第一和第二臼齒兩顆完整牙齒。對其頜骨表面、骨壁厚度、齒弓形狀、牙齒大小、牙齒排列、牙齒萌發和牙齒磨損等體質性狀進行了全面分析,確定其為中更新世古老型智人的一種。為進一步確定其種屬,應用古DNA和古蛋白等古人類學研究的新技術,對采集自化石的少量粉末樣品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該化石未保存古DNA,但是保存有深度降解的古蛋白。提取到的古蛋白信息顯示,該化石在遺傳學上與阿爾泰山地區丹尼索瓦洞的丹尼索瓦人親緣關係最近,確定為青藏高原的夏河丹尼索瓦人。

研究團隊介紹說,丹尼索瓦人和青藏高原史前人類活動是國際研究的熱點問題,最新發表的多學科研究成果為這兩個熱點問題提供了重要信息,揭示出可能攜帶了適應高寒缺氧環境基因(EPAS1)的古老型智人——丹尼索瓦人,已先於現代智人來到青藏高原,且在第四紀最大冰期(倒數第二次冰期)時已成功生活在這一寒冷缺氧的高海拔區域,這為進一步揭示現代藏族人群的EPAS1基因來源提供了新線索。該研究不僅再次刷新人們對青藏高原最早人類活動時間和史前人類高海拔環境適應等問題的認識,也為神秘的丹尼索瓦人的深入研究開啟了更廣闊的研究空間,為深入理解東亞直立人、古老型智人和現代智人的演化及其相互關係提供了新的視角。

同時,夏河人的發現與研究,還為進一步探討丹尼索瓦人的體質形態特徵及其在東亞地區的分布、青藏高原早期人類活動歷史及其對高海拔環境適應等問題提供了關鍵證據;為現代藏族和夏爾巴人等高原人群的高海拔環境適應基因找到了可能的本地來源,並首次從考古學上驗證了此前隻發現於阿爾泰山地區丹尼索瓦洞的丹尼索瓦人曾在東亞廣泛分布的推測;首次為丹尼索瓦人研究提供了豐富的體質形態學信息,使重建丹尼索瓦人體質形象及與東亞豐富的但缺乏古DNA信息的中晚更新世人類化石進行體質形態對比成為可能。

據了解,為更全面重建青藏高原史前人類活動和人-環境相互作用歷史,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已新組建“古生態與人類適應”研究團隊,後續將逐步對青藏高原進行分區專門考察,在人類演化和現代智人擴散的全球視野下,結合高原現生人群的現代遺傳學和古人類的古DNA分析等現代科技手段,系統調查和研究不同時期人類擴散、定居和適應高原的過程和機制等問題,深入開展人-環境相互作用等研究。(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