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短期債基強勢"返場" 監管新規預示其"退場"命運

  140隻中短債基金年內平均回報率高達3.91%;總份額擴張逾九成 中短期債基時隔12年再“躥紅” 監管新規預示其“退場”命運

  本報見習記者 王明山 

  資本市場風雲變幻,公募基金市場又有異軍突起。令人意外的是,近期公募基金市場上最引人注意的一類公募基金產品,並非是上半年業績領跑的醫療主題基金,也不是業內人士十分期待的養老目標基金,而是時隔12年後再度浴火重生的公募基金“老兵”——中短期債基。

  今年以來,“歷盡千帆”後歸來的中短期債基迎來業績和規模的“雙豐收”:權益類基金普遍虧損、貨幣基金收益率不斷下降,公募基金市場上140隻中短期債基的平均回報率達3.91%;今年二季度末,中短期債基的總份額已經達到7210億份,今年以來已經擴張了90%以上。另外,還有逾30隻中短期債基在排隊待批。

  中短期債基為何能夠迅速走紅?《證券日報》記者從多位業內人士處了解到,今年以來中短期債基規模迅速增長,主要是其相對於貨幣基金的優勢越來越明顯:中短期債基幾乎具備養老目標基金的所有優點,其年化收益率也一直與貨幣基金水準相當(5%-6%之間);而今年以來貨幣基金遭遇強監管,貨幣基金收益率受貨幣邊際寬鬆影響連續下滑等因素,也給了中短期債基異軍突起的機會。 

  中短期債基強勢“返場”

  上半年總份額暴增90%

  中短期債基,又被稱為“貨幣增強型基金”,這類基金以貨幣增強為主要的投資策略,在配置資產的選擇上也以剩餘期限不超過3年且具有良好流動性的債券資產為主。中短期債基的這種定位,也使得它在一定程度上成為貨幣基金和銀行理財的替代品,這也為近期中短期債基的“走紅”埋下了伏筆。

  公募基金市場上第一隻短期債基是嘉實超短債,該基金成立於2006年4月份,截至目前已經取得53.72%的總回報率,年化回報率達到3.54%。值得一提的是,在嘉實超短債發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短期債基並未被基金管理人和投資者認可,其業績表現和規模也一直中規中矩。

  直到2017年,在公募基金的委外業務興起後,中短期債基開始承接了部分機構客戶的需求,其規模迎來明顯的擴張。尤其是在監管層限制貨幣基金的規模、貨幣基金規模不計入基金公司的規模排名後,短期理財債基更是扮演了“類貨基”的角色,其規模迅速擴張,這也不排除基金公司通過此類基金衝擊規模的可能。

  時隔十餘年後,中短期債基迅速走紅,今年也迎來了業績和規模的雙豐收。《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市場上共有中短期債基140隻,其總份額已經達到7210億份,較之今年年初已經增長了3373.7億份,增幅達到90.05%。

  另外,中短期債基幾乎成為今年以來業績表現最好的一類基金產品。權益類基金在今年以來遭遇普遍虧損,截至9月7日,擁有數據統計的2050隻權益類基金在年內的平均回報率為-8.95%;貨幣基金收益率不斷走低,餘額寶的7日年化收益率已經由年初時的4.4%降至最新的3.17%。《證券日報》記者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9月7日,剔除年內新成立的次新基金外,140隻中短債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為3.9%,最高收益率達到4.74%,最低也有3.12%。

  中短期債基成“香餑餑”

  卻難逃逐步退場的命運

  今年下半年以來,華夏基金、南方基金、招商基金、中銀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陸續上報了逾30隻中短債基金,中短期債券基在公募基金市場上熱度不減。除此之外,《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多家基金公司還將旗下的基金產品轉型成為中短期債基。記者據東方財富Choice不完全統計,目前發布公告且正處在轉型期(欲轉型為中短期債基)的基金已經有13隻。

  北京某中型公募基金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銀行銷售管道近期對於中短期債基也是青睞有加:“有託管行告訴我們,之前有一批購買銀行理財的客戶,現在開始投資債券基金了。與貨幣基金相比,中短期債基近期的波動小、收益率高,在銀行銷售人員的指引下,中短期債基賣得很好”。

  實際上,今年4月份資管新規的落地,銀行理財投資非標受限,能夠提供保本保收益的理財產品規模也迅速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大量的投資者在今年上半年開始將目光投向貨幣基金,貨幣基金在今年的整體規模仍在上升。但是,隨著貨幣基金的收益率不斷下行,中短期債基脫穎而出,其“類貨基”的屬性使得該類基金有效地承接這部分市場需求。

  盈米財富FOF研究院基金研究總監楊媛春也分析稱,今年以來已經走出兩波短債的牛市行情,市場利率的下行也使得短債基金有十分可觀的業績表現,出現了中短期債基收益率大幅跑贏貨幣基金的現象,這也不難理解為何中短期債基的規模會迅速擴張。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中短期債基在近期迅速走紅,但短期債基終究還是難逃“退場”的命運。

  今年7月份,監管部門向基金公司下發《關於規範理財債券基金業務的通知》,規定固定組合類理財債券基金需採用買入持有到期策略,可以沿用攤余成本法估值,而短期理財債券基金則應採用市值法估值。同時,短期理財債基應確保規模有序壓縮遞減,每半年需至少下降20%。

  《證券日報》記者從多家基金公司市場部了解到,監管層對於短期理財債基的整改思路與資管新規是一致的,其主要目的還是打破剛兌、控制風險。自2017年以來貨幣基金、短期理財債基等產品的規模迅速擴張,流動性風險也隨之大增。華南一家中型基金公司人士對記者表示,短期理財債基在經歷過整改後,產品的吸引力將大不如以前,終究還是會被市場淘汰。

責任編輯:牛鵬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