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補完牙還會有爛牙、蛀牙嗎?注意3種情況

所謂的補牙是指當牙體組織因齲壞、楔狀缺損、劈裂或是外傷引起部分牙體組織缺失時,在對缺損部位進行適當處理之後,使用專用的牙科材料進行充填,以恢復牙冠的完整性的一種操作。補完牙後,除了要進行常規的日常護理及定期檢查外,尚需注意,不能猛咬硬物,因其所產生的突然衝擊力易使充填材料脫落或者劈裂;另外,如果日常護理不當,此顆牙齒仍會發生齲壞,一般有三種表現形式:

1.一顆牙的不同部位發生齲壞:

牙的鄰面及舌側窩中,後牙咬合面的窩溝點隙及鄰面均不易清潔,是齲齒的好發部位。所以當一個部位進行充填治療後,其他好發部位會因局部清潔不到位,或是突發的全身性疾病(如大唾液腺的摘除或是功能障礙、頭頸部腫瘤放射治療後)使機體對細菌的抵抗力降低,成為齲易感者時,會再度發生齲壞。

2.進行充填的地方發生齲壞(繼發齲)

齲齒治療時,在保護牙髓的同時,需把齲壞部分完全去除乾淨(即去凈齲質)。如果治療時,由於齲洞太深,離神經太近,為了不穿透牙髓,保護神經,會剩餘一部分硬化的齲壞組織,墊上具有殺菌作用的藥物。這是一種姑息的治療手段,其目的是儘可能保護牙髓組織,以保證牙齒的營養供應。但由於硬化的齲壞組織中已經有細菌侵及,後期可能會繼續發展,即臨床上所謂的繼發齲。

3.漏治

還有一種情況是,在醫生進行治療時,有些部位的齲壞比較隱蔽,不易發覺,隻對明顯部位進行了處理,從而造成首次治療時的遺漏。後期齲壞繼續發展,以冷熱水的疼痛或者食物嵌塞的形式表現出來。

以上3中情況都可發生於補過之後的牙齒上,所以補過的牙仍有可能再度產生蛀牙。

齲是口腔常見病和多發病,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和醫療技術的改善,人們的口腔健康的關注越來越多,齲齒的治療效果也較為滿意。但仍不乏有好多人存在僥倖和拖延心理,以至於小洞不治,大洞受罪。

在日常生活中,發現牙面上有黑點或者已經有齲洞,或者經常塞東西時,要及時前往醫院檢查,藉助醫生的專業知識選擇合適的治療時機。同時小孩口裡的齲齒也應儘早處理,儘管說乳牙遲早會脫落,最終被恆牙所替換,但長期不治的乳牙齲齒,不但會影響咀嚼功能,如果發展為根尖的炎症,還會影響恆牙胚的發育,最終的結果就是,孩子剛替換出來的新牙就不正常。

(文中圖片源自網路,僅供參考)

(作者: 李娜 口腔專業)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