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經常吃糖會導致齲齒?今天才知道這是謬論!

寶寶的牙齒,一直是媽媽很關注的地方,很多媽媽希望自己的寶寶身體倍棒,吃嘛嘛香,所以健康的牙齒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何預防寶寶齲齒,平時需要避免哪些壞習慣,如何正確刷牙呢?

今天我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寶寶如何護理牙齒。

先來認識下牙齒的結構

牙齒是硬組織結構,外面有一層很堅硬的保護殼——牙釉質,也叫琺琅質。牙釉質上沒有細胞,如果牙釉質壞了小孩是不會感到疼痛的,家長也不會發現。裡面一層黃黃的叫牙本質,構成了牙齒的主體。如果牙本質壞了,孩子會感到牙齒酸,吃了東西不舒服。

播放GIF

最裡面是牙神經,是感受冷熱酸甜的。如果牙神經壞了,那是最難受的,有的大人都會受不了那種疼,「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說的就是牙神經壞掉的痛,會先壞牙釉質,一點點從外到內,最後整顆牙都壞掉。

齲齒的形成原因

這是由細菌、口腔環境、宿主、時間這四項因素決定的,其中,時間因素在齲病發生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只有在前三個條件同時存在相當長的時間才可能產生齲壞。

現在小朋友有蛀牙,好像成了一件平常事,為什麼小朋友會得蛀牙,是因為常吃糖嗎?

其實吃糖和齲齒的形成有一定的關係,但是如果說吃糖就會導致齲齒,這是一個謬論。但是如果小孩子,吃了飯,之後沒有認真漱口,牙齒壞的幾率要比吃糖壞的幾率更高。

因為飯在咀嚼之後,會有殘渣留在牙齒的縫隙中。肉眼難以看見,長時間存留在牙齒內就出現了問題。

齲齒的危害

齲齒會對兒童的恆牙牙周、恆牙形狀、恆牙健康、發音和頜面部美觀造成影響,更嚴重地會給兒童造成心理負擔。

孩子齲齒該怎麼辦

如果是牙釉質壞掉了,牙釉質沒有細胞,沒有感覺,小孩子可以去補牙,也不會疼痛。只要把齲壞部位磨除,補上,以後好好刷牙,不會繼續發展了。

如果看到了牙齒漏了一個大洞,寶寶即使說不疼也要引起重視,其實這個洞不怕大,就怕深。大的話可以補起來,如果是深的話,就可能傷到了神經。就要做殺死神經的更管治療,小朋友會很難受。

如果小孩子覺得疼,有自發痛和夜間痛,如果有這種情況的發生,一定要去就醫。另外關於打麻藥會不會影響腦部發育的問題,其實給小朋友打的麻藥都是微量的局部麻醉,只會麻醉牙齒,不會有其他影響。

齲齒的預防手段

孩子齲齒,家長預防有兩個預防手段,一個是塗氟,一個是窩溝封閉。

塗氟

塗氟適合年齡比較小的朋友,3歲以上就可以塗了。大概半年塗一次。在過程中,微量的吞食是沒有關係的。塗氟後在嘴巴裡堅持幾分鐘吐掉,兩三個小時內不要吃東西,讓牙齒對氟有一個吸收。小朋友得了濕疹或者感冒也是可以塗氟的。另外,塗氟只是預防手段並不能治療壞掉的牙齒。

窩溝封閉

在孩子4歲的時候,就可以對乳牙做窩溝封閉了,主要是針對大牙。在牙齒的勾縫裡塗上保護劑,做上封閉。這樣就可以防止食物進入勾縫中,導致齲齒。在孩子到達6歲,口腔處於換牙期的階段,口腔裡有乳牙,有恆牙,有好牙,有壞牙。這時候長出的六齡牙可能被壞牙影響壞掉,窩溝封閉在這個時候就可以把勾縫封閉起來,防止六齡牙壞掉。

播放GIF

日常正確刷牙很重要

我們介紹的刷牙方法適用於所有人,首先,如果是給小朋友用的牙刷,頭要小一點,毛要軟一點。


刷牙方法:

▲ 牙刷傾斜45度,用毛刷的一頭抵住牙齒和牙齦之間的位置,之後水準顫動;

▲ 注意不要從左到右橫著刷,顫動6到8下過後,換下一個位置繼續刷;

▲ 裡側的方式也是一樣,如果橫著刷不方便,可以把牙刷豎起來刷;

這種刷牙方式可以預防牙周炎等疾病的發生。刷牙時間在3到5分鐘最佳。

需要避免的不良習慣

1、咬下嘴唇

如果是咬下嘴唇,會導致下頜後縮,向後長,長此以往會形成齙牙,微笑的時候牙齦外漏。

2、咬上嘴唇

傳說中的「地包天」,對孩子吃東西有影響,更多影響的是孩子的面相。

3 、吃手指

吃手指會導致,牙齒不能咬合,生活中咬不斷麵條,咬不開蘋果。

4 、口呼吸

有的孩子在鼻炎的時候會進行口呼吸,久而久之養成了口呼吸的習慣。這就導致了門牙和側切牙外凸的厲害,孩子的面型發生很大變化,再也不像小時候那麼可愛了。



如果你有更多的問題,可以或者在評論區留言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