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9歲男童被狗舔後身亡,狂犬病到底應該怎麼防?

本文轉載自:科普中國

近日,一則內容為「被狗舔舐之後,僅僅過了40天,9歲男童小楠(化名)突然死亡,死亡原因是狂犬病」的消息在網路上廣泛傳播,引髮網友對狂犬病治療、預防的熱烈討論。

那麼,被狗舔舐後是否會造成感染狂犬病呢?狂犬病有哪些臨床表現,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呢?

動物咬傷是感染狂犬病的主要途徑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許多人開始餵養一些小狗、小貓,這些「寵物」一方面給主人帶來了樂趣,另一方面,這些「寵物」可不一定會聽話,也給人們帶來了潛在的危險——咬傷人。或許人們對此不以為然,認為沒有什麼了不起。但這是極危險的,因為這些動物可能會帶有一種稱為「狂犬病」的病毒,它通過傷口可使人得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所致的人畜共患病,由感染了狂犬病病毒的動物咬傷所致。在我國,90%以上的狂犬病是狗傳染的,貓傳播的大約佔5%,其他還有兔、鼠等嚙齒動物,以及牛、羊、馬、豬等家畜。狂犬病的潛伏期為10天到1年,甚至可達10年以上。

人得狂犬病主要是有兩個要素:一是有狂犬病病毒,二是有傷口,狂犬病病毒通過傷口進入人體,就可能導致人患狂犬病。一定程度上,帶有狂犬病病毒的動物咬傷人是狂犬病主要的傳播途徑。如果在處理帶有狂犬病病毒的動物肉類的時候,處理者手上有傷口,也可能感染狂犬病。

狂犬病的發病機理和臨床表現

當人被帶有狂犬病毒的動物咬傷後,狂犬病病毒通過傷口進入人體 ,首先在傷口周圍的神經背根神經節內,沿著傳入的感覺神經纖維上行至脊髓後角,然後散布到脊髓和腦的各部位內增殖損害。在發病前數日,病毒從腦內和脊髓沿傳出神經進入唾液腺內增殖,不斷隨唾液排出。

狂犬病毒感染人體示意圖

潛伏期短者5~10天,長者1年至數年,一般為3個月內。潛伏期的長短取決於咬傷部位與頭部距離遠近、傷口的大小、深淺、有無衣服阻擋,以及侵入病毒的數量等因素有關。病毒在犬群中多次傳播後毒力增強,可縮短潛伏期。

2月24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就上述問題採訪了負責收治該患兒的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據該院兒童重症監護病房醫生介紹,2月中旬確實曾收治一名狂犬病病發患兒,但始終未能確定準確的感染原因。就孩子自己介紹的情況來看,病發前患兒曾有過兩次可疑暴露,一是2018年5、6月份,曾被小狗抓傷;二是2018年12月30日,玩耍時手部傷口被另一隻小狗舔舐。其中第一隻小狗已經死亡,而第二隻小狗在孩子病發時仍無異常,且一貫脾氣溫順,因此小狗舔舐傷口導致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可能性不大。

狂犬病在臨床上分兩型,最多見的是興奮型,少數為癱瘓型。興奮型的早期表現為局部感覺異常,傷口附近有麻、癢或疼痛感,其遠端可有間歇性放射刺痛,四肢有蟻走感,繼而出現對聲、光、風等刺激敏感而有咽喉發緊,之後會出現怕水、怕風、怕聲、怕光和興奮不安,恐怖異常等癥狀,最典型的癥狀為恐水:飲水、聞流水聲,甚至談到飲水都可誘發嚴重的咽肌痙攣,痙攣嚴重者可伴呼吸肌痙攣而發生呼吸困難,甚至全身抽搐。後期出現失音、感覺減退、反射消失、瞳孔散大、呼吸微弱或不規則、昏迷,常因呼吸和循環衰竭而迅速死亡。

目前狂犬病沒有特效的治療,主要為對症治療,高熱者給予退熱治療;興奮期的病人給予鎮靜劑治療。首先應嚴密隔離病人,保持病房的安靜,避免聲、光、風的刺激;其次保證人體的營養供應,維持病人的呼吸功能,必要時做氣管切開,使用呼吸機通氣。醫務人員接觸病人時,應做好隔離工作,防止被病人抓傷而傳染。

狂犬病的預防很重要!

由於狂犬病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其死亡率幾乎達到100%,因此,狂犬病的預防就特別重要。

首先,被狗或者貓咬傷或者抓傷後,應立即用肥皂水反覆沖洗傷口,用碘伏消毒,傷口不要包紮和縫合。24小時內到疾控中心接種狂犬病疫苗,狂犬病疫苗需要在暴露後第0、3、7、14、及28天各於肌肉接種一次。其次,對於喜歡養狗和貓的人來說,對餵養的動物應加以控制,進行登記、檢疫,定期給這些寵物接種疫苗,也是防止狂犬病傳播的有效方法。再次,被動物咬傷後應對傷口要徹底地進行清創,清創後傷口不得包紮,應開放傷口。傷口過深者清創後應在傷口周圍狂犬病抗毒血清(應先做過敏試驗陰性後),並應及早注射狂犬疫苗。

狗狗攜帶「狂犬病毒」怎麼辦?

目前,狗狗是否攜帶有狂犬病病毒,我們無法鑒別。部分健康狗可以攜帶狂犬病病毒,儘管這類狗沒有發病,但是可能傳播狂犬病病毒的。如果狗狗患了狂犬病,可能有口邊出白色泡沫,狂躁、漠然,到處亂走、尾巴直、狂吠,攻擊性較強等一些列狂躁表現。依然是那句話,我們唯一有效的預防就是定期給寵物接種疫苗,一般是每年注射一次。

一個悲劇事件,提醒著我們生活中要提高對寵物的管理以及對疾病的預防!愛寵物,更要愛健康!我們要正確對待狂犬病及寵物,保護好自己,保護好家人特別提高孩子的預防意識。

作者 | 紀光偉

審稿 | 黃佳(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醫學博士)

文章由騰訊科學「科普中國頭條創作與推送項目」團隊推出

轉載請註明來自「科普中國」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