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力製藥IPO:銷售費用高企 涉嫌數據注水虛增研發支出佔比

2018年6月,三力製藥(832708.OC)終止新三板掛牌,並於12月遞交招股書,計劃在主機板上市,預計發行不超過4074萬股,募資2.37億元,分別投向GMP改造二期擴建項目、藥品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行銷網絡建設項目。

花朵財經此前曾報導三力製藥IPO招股書披露的年度前五大供應商中,有多家存在缺陷,有供應商還曾被抽檢查出重大問題並被沒收GMP證書。(三力製藥IPO:多家供應商存缺陷 問題嚴重者被沒收GMP證書)

如果說,供應商問題還屬於公司外部問題,那麽,接下來,花朵君要說的,就是三力製藥的內部問題了。

首先,三力製藥的銷售費用奇高。

2015年~2017年,三力製藥年度淨利潤分別為5261萬元、7487.97萬元、8762.82萬元,而對應的,這三年的銷售費用達到了1.57億元、2.38億元、3.03億元,是淨利潤的3倍有余。同時對比也可以明顯發現,銷售費用增長,比淨利潤增長要大得多。

與此同時,三力製藥的研發費用極低。

2015年~2017年,三力製藥年度研發費用分別為34.4萬元、281.1萬元、270萬元。一家藥廠的年度研發費用只有不到35萬元。

花朵君實在不明白,三力製藥該如何“節流”,才能將研發費用控制得如此之低,抑或是其產品根本就不需要研發?

畢竟,像疫苗造假退市的長生生物(002680,SZ),去年的研發費用還花了1.2億元;中成藥概念的康美藥業(600518,SH),前陣子因被曝財務造假,鬧得沸沸揚揚,其年度研發支出,也達到了1.6億元。

三力製藥說自己是苗藥,並在招股書中表示,“自設立以來,始終堅持以發展中成藥為核心的戰略,繼承中醫藥優秀歷史文化傳統。”

敢情,苗藥的研發不需要錢?還是所謂“繼承”,秉承的就是“祖宗之法不可變”之理,只需要躺在古人的文化遺產上,便可賺錢了?

銷售費用高

長生生物問題疫苗事件,不僅將疫苗安全問題推向大眾視野。同時,也將醫藥行業潛規則暴露在公眾眼前——大部分藥企銷售費用高企,商業賄賂泛濫。

財新網引援Wind數據顯示,2017年A股製藥板塊共171家公司,銷售費用共1298億元,佔總營業收入的25%,遠高於其他行業。人均方面,2017年A股製藥板塊共有17萬銷售人員,人均銷售費用74萬元,僅次於材料及能源行業。

如果三力製藥最終成功上市,或將繼續拉高上述行業平均水準。

花朵君在上面已經列出了報告期內三力製藥的銷售費用,以下就不再重複,直接上截圖。

多好的一張表,營業收入和銷售費用都在這裡了,上下對比可以發現,2017年A股製藥板塊171家公司銷售費用佔總營業收入的25%,這一數據擺在三力製藥面前,“小巫見大巫”都談不上,因為,這根本就不是一個重量級的較量!

三力製藥每年將近一半的營業收入,都花在了銷售上,最高可達47%的銷售佔比,也遠高於行業平均水準,更是同年淨利潤的3倍有余。

財新網報導稱,2017年A股製藥17萬銷售人員人均銷售費用74萬元。花朵君大膽猜測,這17萬銷售人員如果知道三力製藥在銷售方面的財大氣粗,肯定一窩蜂地往這公司投簡歷了。

花朵君也簡單粗暴地計算了下,2017年,三力製藥銷售費用達到30261.49萬元,而其披露公司最新銷售員工數量為129名,若以這兩項數據計算,平均一名銷售人員一年要花掉234.59萬元,一個月要花掉近20萬元。

人均銷售費用,遙遙領先於行業。一個月要花20萬元的日子該怎麽過,月收入連這零頭都不夠的花朵君,實在沒辦法想象了。

前述報導中,還公布了2014年的一份調查數據:我國藥企的銷售費用主要有六大流向:公關招標機構費用、公關醫院相關負責人費用、醫生回扣、醫藥代表提成、逃稅洗錢(過票)成本、統方費用。

其中公關招標機構、公關醫院相關負責人和醫生回扣分別對應招標環節、醫院採購環節和處方銷售環節,利益進行三次重新分配,且醫生回扣佔比超過一半。

三力製藥在招股書中披露稱,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費用構成基本穩定,市場推廣費比率較高,主要由於公司專業化學術推廣的銷售模式所致。

研發費用數據怪異

講完銷售費用,我們再來聊聊三力製藥另外一項費用,與銷售費用不同,這項費用極低——研發費用。

招股書披露,三力製藥去年研發費用僅為270萬元,不足當年銷售費用百分之一。而根據合並利潤表的披露,2016年,三力製藥研發費用也僅有281萬元,2015年更是僅有34萬元。

34萬元的研發費用……這……當年就只是給研發人員發了工資,其他的什麽也不做了嗎?

花朵君本想計算下,研發人員人均年度研發費用,順便感歎下研發人員日子不好過,無奈三力製藥未在招股書中披露研發人員數量,而是將研發人員和生產人員統一合並處理了。

不知道三力製藥此舉,是為了將生產研發“一視同仁”,還是對研發人員數量太少避而不談呢?

畢竟,2015年僅有34萬元研發費用,假設公司共有3名研發人員,每人也隻分到11萬元了,這也差不多是這3人的年薪吧。

不是花朵君不願在假設中為三力製藥增加研發人員,只是,餅就這麽大,再多一人,他們的年收入都會降低好多,花朵君實在是擔心假設中的三力製藥研發人員因薪酬過低鬧情緒。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研發人員有多少,但根據披露,作為一家藥企,三力製藥截至招股書披露,全公司最高學歷為碩士及以上,只有4名。

或許三力製藥也有自知之明,知道作為一家藥企,如此之低的研發費用實在不好看,於是,三力製藥在披露研發情況時,對引用數據作了小小變動,也起到了一定的美化作用。

我們前面已經說了在合並利潤表中,三力製藥披露的研發費用的情況。接下來,我們看另一組數據。

招股書189頁披露,在研發情況章節中,三力製藥採用的是“研發投入”數據,此時,三力製藥報告期內研發投入變成了1313.57萬元、1823.38萬元、2305.15萬元、1009.38萬元。

這麽看也許對比不夠清楚,待花朵君將這些數據輸入後形成柱狀圖,你便一目了然了。

也就是說,在合並報表中,三力製藥如實披露了報告期內的研發費用,但具體到對公司的研發投入進行分析時,三力製藥便聰明地選擇了數目較大,且大得多的數據——研發投入。

數據選取不同,得出的結果也就不一樣了。

在採用研發投入計算時,研發投入佔同期營業收入比例達到了3.66%、3.54%、3.61%以及3.37%,雖然這一佔比依然較低,但至少看起來也是行業水準了。

發現沒有,雖然都是3%左右,別家公司,真真切切採用的是研發費用數據,而三力製藥,採用的是研發投入數據,若採用研發費用進行計算,將會得出什麽結果?

看懂了吧?實際上,若按常規“研發費用”計算,三力製藥的研發佔比連1%都沒有,因此,只能選擇研發投入這一數額了。

那“研發投入”又是什麽鬼?

看了不少財報,但花朵君也很少聽到研發投入這一概念,因此,特意向財務人員了解了下,財務人員鄭重告訴花朵君,“財務投入”是個非財務專業用詞,是不規範、不標準的財務概念,在實際操作中,更是很少提及。

根據花朵君查詢到的資料解釋,研發支出、研發費用和開發支出均屬於財務支出內容。而研發投入屬於投入範疇。

研發支出、研發費用、開發支出與研發投入的區別關鍵在於:

研發投入存在儀器設備費,而研發支出、研發費用和開發支出不存在儀器設備費,它必須將研發投入中的儀器設備費以折舊形式分攤到研發項目。

另外,有的研發項目研發投入可能涉及購入部分技術(即無形資產),而在核算該研發項目的研發支出時,購入技術(即無形資產)是以攤銷形式計入。

換句話說,為了讓研發佔比好看點,三力製藥乾脆就不折舊、不攤銷了,把所有能算的研發投入,都一股腦兒算進去,這才好歹,把研發佔比支撐到了3%。

算到這裡,花朵君又有疑問,三力製藥研發投入上千萬,研發費用兩三百萬,多出來的部分,應當就是前面所說的設備儀器或是技術專利了。

但翻回去看三力製藥披露的資產負債表中,每年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並沒有研發投入中的變化所來的那麽大。

為了將研發佔比調至3%,三力製藥不惜用研發投入代替了研發費用,但這筆研發投入,究竟來自哪裡?

答案在風中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