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華能國際去年淨利降逾8成 煤價高位運行加重支出負擔

  華能國際去年淨利降逾八成

  煤價同比上升使華能國際燃料成本相應增加194.65億元。

  江帆JF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煤價高位運行一年後,中國最大火電上市公司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能國際,600011.SH)交出的“成績單”並不理想。

  3月13日晚間,華能國際發布公司年度報告,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1524.59億元,同比上升10.36%;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7.93億元,同比下降82.73%;每股收益為0.11元。

  華能國際稱,總營收的增加主要因為電量和電價實現了“雙升”。

  2017年,華能國際中國境內各運行電廠按合並報表口徑累計完成發電量3945億千瓦時,居國內行業可比公司第一,同比增長25.76%;完成售電量3714億千瓦時,同比上升25.56%。電價方面,該公司境內電廠含稅平均結算電價約為0.414元/千瓦時,同比增加4.79%。

  然而,燃料成本的大幅增長加重了支出負擔,抵消了收入端的利好。在此前的業績預告中,華能國際稱,“由於2017年煤炭價格同比大幅上漲,導致公司煤機盈利能力嚴重下降”,預計淨利潤將同比減少74%-84%。

  受煤炭價格同比大幅上漲的影響,2017年,華能國際境內電廠全年售電部門燃料成本為0.226元/千瓦時,同比上漲34.39%。華能國際稱,煤價同比上升使燃料總成本相應增加194.65億元,電量上升使其燃料成本相應增加23.76億元。

  華能國際已連續兩年淨利下滑。2016年,該公司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8.14億元,同比下降36.06%。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華能集團董事長曹培璽對《中國能源報》表示,現在煤電企業雖然面臨設備利用小時數較低、市場交易電量佔比擴大,變相降低電價等問題,但最主要的問題還是電煤價格高,以致承受很大經營壓力。

  華能國際成立於1994年6月,是一家境內外三地上市的公司,主要在全國範圍內開發、建設和經營管理大型發電廠。中國“五大發電集團”之一的華能集團是其控股母公司。

  截至2017年12月31日,華能國際擁有可控發電裝機容量104.3GW,權益發電裝機容量92GW,天然氣發電、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發電裝機佔比超過15%。該公司中國境內電廠分布在26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

  2017年,需求超預期、產能置換滯後、入港汽車禁運等多重因素,致使國內煤價居高不下,全年煤價綜合水準大多運行在600元/噸以上的紅色區域。尤其是入冬以後,國內用電需求連續攀升,煤價急劇上漲,電廠庫存大幅下降。煤電矛盾愈演愈烈。

  1月22日,國家電力投資集團、中國華能集團、中國大唐集團、中國華電集團四大發電集團聯合印發的《關於當前電煤保供形勢嚴峻的緊急報告》,稱2017年的高煤價已致五大發電集團煤電板塊虧損402億元,虧損面達60%左右。

  華北電力大學教授袁家海此前預計,2017年全火電行業虧損將超過1000億元,其中五大發電集團虧損400億-450億元。

  截至目前,五大發電集團下屬上市公司均已公布2017年業績預告,除大唐發電(601991.SH)外,其他四家淨利潤均為大幅下降。其中,國電電力(600795.SH)預計淨利潤同比下降49.66%-60.6%;華電國際(600027.SH)預計同比減少約83%-93%;中國電力(02380.HK)預計將下降約70%。

  今年春節過後,氣象逐漸轉暖,支撐煤價非常態高位運行的動力隨之減弱,見頂的煤價開始步入下行通道。

  根據秦皇島煤炭網最新數據,2018年3月7日至3月13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於572元/噸,環比下行1元/噸;環渤海現貨指數5500大卡658元/噸,環比下行31元/噸。

  2018年,煤炭行業去除落後產能政策仍將延續,在資源供應、保供和市場價格等方面依然存在風險。

  根據《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今年將再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左右,淘汰關停不達標的30萬千瓦以下煤電機組。

  近日能源局公布的《2018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也指出,2018年的煤電投產規模則將較去年進一步減少,且將淘汰400萬千瓦的高汙染、高能耗煤電機組。

  華能國際表示,2018年在燃料市場方面,要加強與大、中型煤企的戰略合作,堅持“長協加現貨”的採購模式,提高長協比例,足額兌現鐵路三方互保合約,加強庫存管理。目標為2018全年完成境內發電量4100億千瓦時,平均利用小時達到4000小時左右。

責任編輯:郭一晨 SF160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