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膝關節磨損不可逆!這6招教你且行且珍「膝」

膝關節,作為人體這台「精密的機器」中最大、最複雜的屈伸關節,它是重要的「軸承」,在運動時承受著整個上半身和大腿的重量。

一旦「軸承」損壞,身體就無法活動,心臟等器官因身體缺乏運動也會受到波及,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

那麼,膝關節損傷的原因是什麼?減緩膝關節「報廢」的辦法又有哪些?

膝關節退變分「4階」

氣象一冷,一些人會有這種感覺:膝蓋好像「進了風」,酸痛腫脹,有時候還能聽見關節「嘎吱」的響聲,上下樓梯時更是隱隱作痛。

其實,這些癥狀表明你的膝關節正在退變(即退行性病變,又稱骨質增生)。研究發現,人類由於直立行走,在20多歲時,重力就可能使得膝關節的軟骨發生退變。

膝關節退化是不可避免的,它的「一生」要經歷以下4個階段:

滑膜炎

這是一種無菌型炎症,中老年人運動過度,或受到冷熱刺激,滑膜就容易受到磨損,出現腫脹、疼痛等癥狀。

痛風性關節炎

中年人應酬較多,經常吃大魚大肉。

海鮮、動物內臟等食物中含有嘌呤,可轉化為尿酸,如不能順利排出體外,沉積在關節裡,就會導致關節腫痛。

骨關節炎

中老年人常出現膝蓋紅腫痛、上下樓梯痛、坐起立行時膝部酸痛等不適。

如果到醫院檢查發現關節磨損、骨質增生、關節間隙變狹窄,甚至出現關節畸形,說明膝關節退化到了骨關節炎的階段,已不可逆轉,需引起重視並及時治療。

6招幫膝關節「續命」

避免「老來受罪」,膝關節就要省著用,更要從年輕時開始保護,我們給你提了6個建議:

1

控制體重

步行時,膝蓋承受的力量是體重的3-6倍。

所以,減輕體重,就能極大減少對負重關節的負擔,降低磨損。

2

規律鍛煉

對關節最健康的運動方案是:運動前熱身10分鐘,每天進行30分鐘中等強度的體育鍛煉,每周不少於5天。

最好的鍛煉方式是騎車、游泳等。騎車時,人體大部分重量在臀部,膝蓋受力小。

3

合理補鈣

尤其是40歲以上的女性。當骨質疏鬆時,關節容易患病,這就如同房子的地基不牢,牆就容易倒。

4

「省著用」膝蓋

平時生活中,避免負重太多。

腿部肌力不夠強的人要少爬山;長期需下蹲乾活的人,坐個矮凳子;久站不動的人,要刻意動一動。

需要注意的是,肌肉疲勞時一定要休息,肌肉力量薄弱時,關節受到的衝擊傷害成倍增加。

5

重視疼痛癥狀

當關節有酸痛不適時,表明它開始出問題,可能是運動過多,也可能是缺乏運動導致的。

千萬記住,疼痛就是停止運動的信號。此時先休息,不要不當回事。

6

膝蓋受傷後要正規治療

年輕時膝蓋受過傷,是老年後骨關節炎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膝關節結構複雜,傷情也複雜,但無論是軟骨傷、半月板傷還是韌帶傷,不及時處理都會有嚴重後果。

因此,如果受到外力導致膝關節腫脹時,往往提示內部有較重的損傷,應及早求助醫生。

年輕時就該重視起對膝關節的呵護,多穿一條秋褲、運動有節、控制體重就是對身體最大的回報。

來源| 生命時報、央視財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