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聽說益生菌對寶寶濕疹有幫助,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過敏性的濕疹是異位性皮膚炎的一種,與遺傳有關,經由環境的刺激影響到免疫的平衡,在皮膚引起癢感,造成皮膚髮炎。異位性皮膚炎是體內發出來的濕疹,治療上最需要的就是吃藥。患者大多隻注重擦藥,卻非常恐懼吃藥,從體內發出來的異位性皮膚炎,當然要用口服藥物從體內治療。口服藥物在醫師指示下都是很安全的,所以我常跟病人講"要吃藥,要吃藥,要吃藥",千萬不要害怕口服藥物,單靠擦藥的治療有點本末倒置,永遠只是跑在病灶後面,失敗的機會比較多。

我家寶寶今年兩歲,去年9月初的時候臉被蚊子咬了,起了包,半個月沒有好,患處呈擴大趨勢,九月二十號去醫院檢查,診斷為兒童濕疹,開了硼酸氧化鋅冰片軟膏,當時已經有出水,擦了葯紅腫更嚴重,家人帶去了一個退休皮膚科醫生檢查,囑咐白天擦爐甘石,晚上擦寶寶濕疹膏,當時沒有買到,晚上就擦了氟輕鬆維b6乳膏,有好轉,幾天后又嚴重,就去藥店買了寶寶濕疹膏,擦了更嚴重,又去看了退休皮膚科醫生,說是可能不適應這個葯,還是繼續原來的葯,擦了紅腫更嚴重,寶寶奶奶就要用偏方,糯米粘爛敷臉,寶寶鬧了一夜,第二天皮膚都腐爛了,去醫院開了復方醋酸地塞米松和醫用幾丁糖液體敷料,還是沒用,我感覺到絕望,看到寶寶受了這麼多罪,還是沒用治好,作為當媽面對這樣的情況很無助,寶寶臉上的濕疹真是讓人焦頭爛額,於是就抱著破罐子破摔的態度然後在網上尋找方法,找了很多寶寶用後還是沒用而且越來越嚴重,

偶然一次機會吧去朋友家有事,就通過聊天聊了我這幾個月的煩心事,朋友說她家孩子也像我家寶寶一樣,濕疹治了好久都沒治好,她經人介紹認識了一個老師治好了孩子的濕疹,於是我就問了老師的聯繫方式,家了老師的微信,給我分析了孩子的癥狀等然後介紹我家孩子吃護兒敏益生菌,說益生菌能夠抑製孩子體內的過敏因子,從而起到過敏抑製的作用,於是我再老師那訂購了一周期四盒的護兒敏益生菌,根據老師的意見每天定期給寶寶清理皮膚患處,然後配合益生菌,服用一周以後寶寶臉上起乾皮,沒有黃色液體滲出,我漸漸看到了希望,於是把情況反映給了老師,老師讓我持續服用,吃了一個月寶寶臉上的濕疹痕跡已經得到緩解,於是我在老師那又預定了兩個月的益生菌8盒護兒敏,繼續給孩子服用益生菌鞏固治療,三個月後孩子皮膚白裡透紅臉上沒有濕疹留下的疤痕,十分感激護兒敏益生菌對我家孩子的幫助,我把我家孩子的故事分享出來,希望能幫到各位寶媽,益生菌既然這麼有用那麼益生菌是通過什麼原理抑製孩子的濕疹呢?

過敏是免疫系統失衡的現象


人體的免疫系統像是翹翹板,一端是自體免疫(如:乾癬、紅斑性狼瘡...等疾病),另一端是過敏免疫(如:異位性皮膚炎...等疾病),任何一端過重或過輕的失衡,都會引起疾病。後天食物或吸入物等過敏原的刺激,會影響這個翹翹板的平衡,在過量過敏原的慢性刺激下,免疫的翹翹板就會歪斜偏向過敏,造成異位性的體質!所以在三歲前應盡量避開一些過敏原,如: 雞蛋、麥、牛奶、大豆、花生、魚、海鮮與塵蟎等。

萬一免疫的翹翹板傾斜了一邊,是不是就是世界末日了嗎?答案是否定的。益生菌、魚油或月見草油…等,有把這種免疫失衡拉回來的功效,其中益生菌的療效經過嚴謹醫學研究的證實,最為明確。

預防過敏最佳幫手:益生菌


活的微生物經由口服進入人體中,對健康產生有益的效應,這樣的微生物即稱為益生菌。益生菌對人體產生的療效與其來源有關,不同國家不同種族的人所適合的益生菌也有所差異。國外研究顯示某些異生菌有治療與預防異位性皮膚炎的功能,如果孕婦在懷孕期間服用益生菌,可以降低新生兒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風險;嬰兒如果服用益生菌,則有預防與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的效果。

此外,益生菌對於食物過敏、蕁麻疹、過敏性鼻炎、氣喘、過敏性腸道疾病、等疾病都有很不錯的療效。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障壁天生就有問題,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刺激與影響。正確的清潔、保濕和防曬是很重要的: 選擇正確溫和無皂鹼的沐浴乳、無香精防腐劑的異位性皮膚炎專用乳液,還有搭配防曬帽、洋傘或防曬乳來減少日光曝曬。

異位性皮膚炎的控制雖然困難,但是並不是絕症,惟有經由皮膚專科醫師早期的診斷與正確的藥物治療,搭配益生菌的免疫調控,才有機會修護與根治。

如何有效服用益生菌


第一, 益生菌厭氧,服用時應該盡量避免和空氣接觸

比如,給孩子吃益生菌沖劑時,一旦沖好就要儘快服用。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粉末狀的益生菌原本處於休眠狀態,遇到水就「活過來」了。

此時,就會被空氣中的氧氣「乾掉」,所以在它們「陣亡」前,要趕緊吃下去。

有家長可能會說,我家娃娃還太小,喝得慢,難免會有益生菌陣亡呀,怎麼整?你可以把粉末倒進小杓裡一點兒,衝上水,這也就是「一口」的量,然後給孩子迅速喝下去。之後再衝下一杓,反覆幾次,一包益生菌也就吃完了。再多囉嗦一句:即便是乾粉末狀的益生菌,保存的時候也盡量避免和空氣接觸,因為空氣中也有水分呀,保不齊還是會讓益生菌失效。

所以,最好就是一次沖一袋,讓孩子都喝掉,萬一喝不完,也不要浪費,家長喝了就好。

第二, 益生菌怕燙,沖水時水溫不要超過40℃。

作為活菌,且又在人體記憶體活,益生菌的最佳生長溫度和人類腸道正常溫度相近,大約是37℃。所以,沖益生菌製劑的水溫,最好不要超過40℃,不然益生菌就被燙死了~

第三, 益生菌不要與抗生素同食。


抗生素是殺細菌的,而且是個「盲人殺手」,不分好細菌和壞細菌,是細菌就殺;而益生菌也是細菌哇,所以抗生素和益生菌同食,結果就是——沒被空氣殺死、沒被熱水燙死的益生菌,好不容易到了腸道裡,被抗生素搞死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