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跑步到底應該用哪先著地?

今晨,小編用R2 Smart 智能鞋測試了自己的跑步姿態,其中大部分都是以腳跟著地的方式進行的。

關於跑姿落腳點,很多人由於受到東非選手的影響,刻板印象認為前腳掌著地就是大神的跑法,但還有很多人表示這比較片面,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結構不同造就了不同的跑步姿勢,而且就對於業餘選手來說,完全的前腳掌著地是根本做不來的。

包括專業選手也是一樣,腳跟著地的大神比比皆是。

比如2017世錦賽冠軍吉魯伊

倫敦馬亞軍

衣索比亞選手基塔塔(中間)

典型腳跟先著地跑法

很多人認為,他們雖然看起來是腳跟著地但是沒用力,當然不能用力了,業餘跑者腳跟著地也不會用力的,如果腳跟著地還用力過大的話,那基本上就沒法前進,膝蓋也就快廢了。

前腳掌

腳跟著地

全腳掌

首先,我們來分別分析一下這三種跑法的優缺點。

1、腳跟著地跑法

動作描述:腳跟外側先著地,彎曲整隻腳然後經過滾動過渡到全腳掌,在經過前腳掌離地。

運用範圍:慢跑和耐力跑包括業餘跑者的馬拉松跑法。

優點:省力。落地點和起步點相差約30厘米,這種跑法能夠讓身體保持穩定性,使身體的重心更低,我們經常所說的懶漢跑法就是這樣的技術的演化。

缺點:落地時增加骨骼的負重,加大骨骼受傷的風險,比如最常見的髂脛束綜合症(膝蓋外側疼),而且這種跑法越是在不平坦的路上越不安全。這種跑法對於追求速度的選手是最不常見的選擇,因為腳跟著地會起到剎車作用,一場馬拉松2個多小時這樣的跑法會嚴重消耗體力。

建議:這種跑法盡量要在平坦的路線上進行,比如瀝青馬路或者跑步機,一定要小步幅快頻率,這樣有利於保證不受傷。

2、全腳掌跑法

跑法描述:整隻腳的外側先著地,然後腳掌整個落地,隨後離地。

運用範圍:適合廣泛的跑步比賽,比如耐力跑和馬拉松。

優點:全腳掌跑法中和了腳跟跑法和前腳掌跑法的優勢和劣勢,是最經濟實用的長跑方式,既不會因為腳跟著地而影響時間,又不會因為前腳掌著地而導致過多的傷病。

缺點:腳掌負荷過重,這種跑法需要更強有力的腳掌作為基礎,因為所有力量將在第一時間集中在腳掌。

建議:適用於所有類型的跑者。

3、前腳掌跑法

跑法描述:落地和起步全都用前腳掌。

運用範圍:這種方式最常見的就是在短跑賽道上,另外還有山地跑等中長距離的衝刺跑等等,這個跑法的重要目的就是追求絕對速度。

優點:可以利用更多的力量加大速度,節省著地時間。

缺點:身體負荷轉移到了肌肉和韌帶系統。在落地和起步時前腳掌著地也就是小腿肌肉組織和跟腱負荷加倍。

建議:對短跑和中距離跑都是比較好的選擇,超重跑者不要嘗試這種跑法。

跑姿,還是得用適合自己的

三人跑姿慢動作觀摩

腳掌、腳跟差異明顯

如果僅僅用核心跟不上步伐來解釋腳跟著地,顯然不能服人。因為這更多的是一種習慣問題,大部分人不論慢跑還是快跑,都是用的腳跟著地。

有人認為,大神們能夠做到腳掌著地是因為速度快,其實不是,同一種技術不會因為速度而改變,只會有程度上的丟失。他們近乎垂直於地面的著地習慣從來沒有受到過速度的影響。來看看下面這組圖。

而對於中國人來說。競走,是我們的強項,這很大一部分原因取決於我們的習慣,我們習慣於在跑步時將腿大幅度的跨越出身體的垂直線,所以在競走項目上能夠用這種方式加大步幅,依靠腰腹力量和地面的反作用力達到最好的效果;在步頻方面,我們也當然不差,所以能夠在競走賽場上取得佳績。

而非洲選手從小養成的垂直下落只靠核心推進的方式就很難適應競走賽場了,因為他們難以適應我們從小養成的腳跟著地技術,正如同大部分跑者沒法適應他們的技術一樣。

所以,我們不要隨意學習別人的跑步技術,跑姿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如果年齡小的跑者,改起動作來還相對簡單,如果年齡較大的話,想一下子推翻自己之前的跑步習慣,無異於摧毀自己。

即便是同出於田徑場的

基普喬格、法拉赫、貝克勒,

他們的技術也決然不同。

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那就是:

跑姿,千萬別學別人的。

郵箱[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