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脫髮大致分六種?對照看看你是哪種?

如今,脫髮現象越來越多見,已成為困擾很多人的生理問題,那麼導致脫髮的原因有哪些呢?又有多少類型呢?不妨跟我來看看!「找準病因再治療」往往事半功倍。

1、物理性脫髮

這個包括機械性脫髮、灼傷脫髮和放射性損傷脫髮等。機械性禿髮是某些特殊的髮型造成頭髮的折斷或脫落,如女性的辮子、髮髻等髮式,男性的分頭髮式等。

頭髮需保持一定程度的自然篷松及對壓力保持適當的彈性,如果直接受到拉力,用絲帶或橡皮筋緊緊紮起來,容易造成前額頭髮折斷脫落,髮際線後退。日光中的紫外線過度照射,經常使用熱吹風,頭髮也容易變稀少。放射性損傷臨床上劃分為四度,均可引起頭髮脫落。

2、化學性脫髮

腫瘤病人接受抗癌藥物治療,長期使用某些化學製劑,如常用的慶大黴素、別嘌呤醇、阿司匹林、消炎痛、避孕藥等常引起脫髮。燙髮劑、潔發劑、染髮劑等美髮化妝品也會不同程度的引起脫髮。

化學性脫髮,需要去正規醫院檢測,如果脫髮區域無法再生髮,植髮是最好最有效的改善方法。

3、精神性脫髮

精神性脫髮是因精神壓力過度導致的脫髮。精神壓力過大,頭皮立毛肌收縮,為毛囊輸送營養成分的毛細血管收縮,造成局部血液循環障礙,由此造成頭髮生態改變和營養不良。

精神壓力還可引起出汗過多和皮脂腺分泌過多,產生頭垢,降低頭髮生存的環境品質,從而導致脫髮。精神性脫髮是暫時性脫髮,經過改善精神狀況,減輕精神壓力,一般都可自愈。

4、雄性激素源性脫髮

這個類型較常見,俗稱"謝頂"。發生原因與遺傳和雄性激素有關,屬於永久性脫髮。以前額及頭頂部漸進性脫髮為特徵,多見於從事腦力勞動的男性,常在20-30歲左右開始出現脫髮。

脫髮一般從前額及前額兩側開始,髮際線逐漸後退,前額變高,隨著年齡增大,頭頂部頭髮逐漸稀疏甚至暴露頭皮,而後枕部及兩側髮際處仍常有頭髮,病情重者,頭頂和前額部脫髮連成大片,脫髮區皮膚光滑或遺留少數稀疏細軟的短髮。

雄性激素源性禿髮病程進展緩慢,女性患者脫髮程度較輕,大多數為頂部毛髮稀疏,毛髮變細變軟。這類脫髮要及早治療,儘早在正規醫院檢測就醫。

5、脂溢性脫髮

這個也就是雄性激素源型脫髮,是中醫的一個叫法。常伴有頭屑增多,頭皮油膩,痛癢明顯。多發生於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青壯年,頭髮細軟,有的伴有頭皮脂溢性皮炎,開始逐漸自頭頂部開始脫髮,蔓延及額部。

溢脂性脫髮的治療須首先注重頭髮的養護,少食油膩及辛辣食物,勤於洗頭,選用合適的洗髮精。再者,早發現早治療,越拖越嚴重,一定要去正規醫院檢測就醫。

6、斑禿

俗稱"鬼剃頭",是一種局部性斑狀脫髮,驟然發病,經過徐緩,病因或與神經精神因素引起毛髮生長的暫時性抑製、內分泌障礙、免疫功能失調有關。

表現為頭部突然出現圓形或橢圓形斑狀脫髮,多無自覺癥狀,患處頭皮光滑發亮,病情進展時損害擴展,周緣毛髮鬆動易脫,個別患者頭髮可全部脫光,嚴重時眉毛、鬍鬚、腋毛等亦可脫落。

可自愈,又常可複發,病程會持續數月或更久。對於斑禿,每個階段都有變化,沒有絕對的治療方法,應先在正規醫院做檢測,尋找病因,然後對症治療。

如何解決脫髮問題

脫髮的誘因太多太複雜,以上羅列是常見類別,但醫學界仍然沒有任何一種絕對的藥物,可以根治所有類型的脫髮。

所以,可想而知,市場上宣傳的所謂的神葯、偏方,更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最正確的做法是,找一家正規醫院,識別自己的脫髮誘因。

畢竟,"對症下藥"是所有治療的基本,只有準確地判斷出自己脫髮的癥狀,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

脫髮不可隨意治療,請珍惜自己的毛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