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全球累計新冠感染超1億!佛系的群體免疫,終於徹底破產了

劃重點:

全球新冠感染人數超過1億!

肆虐至今一年多的新冠疫情,迎來里程碑時刻:確診感染人數首次達到9位數!人們不禁憂慮:這場人類歷史上十分罕見、曠日持久的疫情,還要持續多久?

其實,從去年歐洲疫情開始發酵以後,關於群體免疫的爭議就從沒停止過。

中國采取的強有力非藥物公共衛生措施和某些歐洲國家“佛系”的所謂群體免疫策略,究竟哪個更好,短時間內的確難以評判。

一年多過去了,數據越來越詳細,信息越來越豐滿,關於所謂的佛系群體免疫,業內差不多已經有了定論,甚至非專業的抗疫人士都忍不住發話了。比如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在瑞典電視台年終採訪時表示:瑞典已經“敗給疫情”[2]。

要知道,作為君主立憲的虛位元首,瑞典國王一向是不談國事的。這次的表態,非常令人吃驚!

大約一個月之後,又一則官方消息對群體免疫做出了評價。這則消息來自英格蘭公共衛生部(Public Health England)。

為了評估感染者的免疫水準,英格蘭公共衛生部成立了SIREN(SARS-CoV-2免疫和再感染評估)小組,對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資助的102家機構、20787名醫務人員開展監測。

結果顯示:自然感染可以獲得免疫力,與未感染過的人群相比,保護率達到83%,免疫力持續時間似乎至少達到5個月(從初次感染算起)。

這聽起來好像還不錯。然而,話鋒一轉:SIREN負責人、英格蘭公共衛生部高級醫學顧問蘇珊·霍普金斯教授指出:“我們還不知道這種保護能持續多長時間。更重要的是,我們認為這些人仍然可以持續傳播病毒。”

這裡劃下重點:“不知道能保護多久”“仍然可以傳播病毒”

所以,最後,英格蘭公共衛生部的建議是:即便是已經被感染過了,仍然要繼續遵守隔離規定、待在家裡、戴口罩。

群體免疫究竟是什麽?

這先要從傳染病的流行規律說起。

一種傳染病想要在人群中持續傳播,有三個缺一不可的條件: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而阻斷傳染病的傳播,說起來就是針對性控制上述三個因素:一方面要控制傳染源,一方面要切斷傳播途徑,第三就是保護易感人群。

所謂群體免疫,本來是用在預防接種領域的一個名詞,意思是:當人群中相當一部分人具有了免疫力,就可以對易感者進行有效的保護。也就是說,病原體傳播到他們身上時,傳播途徑就被阻斷了。

這些有免疫力的人分散在社會上,分布在易感人群周圍,就會形成一道看不見的免疫屏障,對易感人群形成保護。

我們可以用一張圖來表示:笑臉代表有免疫力的個體,哭臉代表沒有免疫力的易感者。這張圖告訴我們:雖然這些易感者沒有免疫力,但他們周圍有很多有免疫力的人作為屏障,他們依然是受到保護的。

對於一種全新的病毒而言,大家都沒有免疫力,如何形成免疫力,進而達到群體免疫呢?

有兩個途徑。

第一是自然感染。比如,在歐洲人抵達美洲之前,美洲大陸是沒有天花的。新大陸的土著人相比舊大陸那些已經被天花蹂躪了幾千年的殖民者,由於沒有經歷過自然感染,自然是缺乏免疫力的,導致不計其數的土著人死於天花。據統計,僅僅一百多年時間,美洲原住民人口減少了大約90%,這種自然免疫效果,顯然不理想。

第二是接種疫苗。還用天花舉例子。天花是第一個被人類消滅的傳染病,就是因為大規模推廣牛痘疫苗。

這裡要批駁的就是前者,也就是歐洲個別國家曾經推行的放任青壯年感染的所謂佛系群體免疫策略。

這種策略究竟錯在哪裡?

首先,初衷可能是好的,但是漏洞百出。

比如,他們認為,放任年輕人感染,保護好老年人、盡量別感染,等年輕人感染一輪,形成抵抗力了,就萬事大吉了。但是老年人怎麽可能不被感染呢?他們不可能不跟年輕人接觸,所以這個初衷就是站不住腳的。再者,根據英格蘭公共衛生部的說法,感染之後痊愈的人,還是有可能攜帶病毒、感染他人的,這些人雖然自己有了免疫力,但對易感者來說,他們不但不是保護傘,反而是傳染源。

其次,放任新型冠狀病毒在人群傳播,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後果,就是病毒的快速變異。

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單鏈RNA病毒,因為是單鏈,所以在複製時一旦出現錯誤,就沒有另一條鏈作為模板進行修正,這個錯誤會保留,下一次的錯誤同樣不會修正,一次次複製下去,錯誤會越來越多。

錯誤積累到一定程度,量變到質變,毒株就會發生變化。毒株一旦發生重大變化,原有的感染獲得的抵抗力,就可能會失效。

比如2020年8月香港報告的一個新冠確診病例。患者上半年感染了一次,後來痊愈。夏天時去了一趟歐洲,回香港後再次被感染,經過基因測序,發現兩次感染的毒株不一樣,這就是新型冠狀病毒存在二次感染的確鑿證據。

病毒在什麽時候容易變異?從這個宿主遷移到另一個宿主身上時,最容易出現變異。也就是說,如果感染不受控制地持續下去,病毒就會一直變異。

再次,這種放任某些人感染的策略,實際上是非常不人道的,因為這就等於告訴這些人:政府不會管你們的死活,聽天由命吧!祈禱自己命硬吧!

作為一名公共衛生領域醫學同行,真的對出這種餿主意的人非常不理解。他的醫書都讀到哪去了?這種做法嚴重違背醫學倫理學,更奇葩的是居然還被鼓吹成“更高級的人道主義”。如果連死活都不顧了,人道主義從何談起?

回過頭來,我再舉幾個數據和事實,足以作為佛系的群體免疫策略破產實證。

(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月28日北歐新冠感染數據。

來源:歐洲疾控中心)

上面這張圖是北歐五國(瑞典、挪威、丹麥、芬蘭、冰島)截至1月28日的新冠疫情數據。

1.瑞典人口佔北歐五國的37%,卻貢獻了64%的累計確診病例數和78%的累計病死數;

2.瑞典累計發病率和全人群的粗死亡率排名高居榜首,差不多瑞典全國每20人中就有1人感染,每1000人中就有1人死於新冠肺炎。相當於北京累計確診100多萬人,累計病死2萬多人。這要是發生在中國,簡直是不可想象的。而這就是瑞典2020年前三季度踐行“群體免疫”“佛系抗疫”結出的苦果。

3.更要命的是,大家注意表格後面的兩個指標:近14天發病率/近7天發病率,瑞典的這兩個指標仍是高居榜首,也就是說,瑞典人近一段時間被感染的幾率,仍然遠高於其他北歐國家。還有一個指標也非常值得關注,那就是病死率。瑞典病死率也是北歐五國中最高。

所以,放任年輕人感染,就可以實現群體免疫嗎?實現了嗎?很顯然,根本沒有。

這說明,同樣一個新冠病人,在瑞典治不好而去世的概率要比其他北歐國家更高。

要知道,瑞典可是全世界醫學最發達的國家之一,瑞典的卡羅林斯卡醫學院那可是全球最頂尖的醫學院校之一,很多位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獲得者都來自這所學院,全世界的醫學生都以能到這所學校深造為榮。

而且,瑞典的醫療體系也是北歐五國裡面最發達的,為什麽瑞典的病死率反而最高?這就是佛系群體免疫策略的另一個惡果:醫療體系被擊穿。

佛系的群體免疫,勢必導致病毒在社會上肆意蔓延,新型冠狀病毒又是一種傳播能力極強的病毒,短時間內會出現大量病例。這些病人只能去醫院。

那麽問題就來了:醫院的承載能力不是無上限的。醫生是人不是機器,即便是機器也要定期保養維護,更何況血肉之軀。當一所醫療機構超負荷運轉時,它的效率就會急劇降低。

打個比方:一家醫院,本來具備一天收治10名病人的能力,如果送來10名病人,可能一個也死不了。如果一下子湧進來100名病人,恐怕一個也救不活。

如果不好理解,可以有一個更簡單的比喻:用塑膠袋裝水。能裝5斤水的袋子,裝50斤水,袋子會撐破,最後漏得一滴都不剩。

這就是擊穿效應,經濟學上概念叫做擠兌

比如2020年春天的英國,首輪疫情中,病死率一度達到20%,就是因為短期內大量病人湧入,醫療機構被擊穿了。下半年第二波疫情開始後,病死率再次有所抬頭,也是同樣的原因。

瑞典的例子充分證明:放任自流的佛系群體免疫是多麽不靠譜。疫情當下,我們應該怎麽辦?

第一,推廣普及疫苗接種。

疫苗是安全有效的快速形成群體免疫的唯一手段。人類已經消滅或基本消滅、控制了某些傳染病,全都是依靠疫苗幫助才實現。沒有任何一種病原體會良心發現放過我們。

即便是天花這種進化上高度保守、非常愚蠢的病毒,在安全可靠的疫苗出現之前,也完全得不到控制。更何況新型冠狀病毒,它是如此的聰明和狡猾!如果人類放棄抵抗,它絕對不會輕饒。

第二,繼續堅持公共衛生防護措施。

包括個人防護、社區隔離,即便沒有疫苗,公共衛生防護措施也可以對易感人群起到很不錯的保護作用。即便注射了疫苗,也不要麻痹大意,我們口中常說的戴口罩、勤洗手等防護措施不可松懈。

“每一個數字背後,都是一個人,一個故事。”世衛組織總乾事譚德塞在1月25日新聞發布會上,這樣談到全球新冠病例即將過億。

願這場新冠疫情,早日退散!

特約作者:李發強| 德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醫師、健康教育講師團成員

參考文獻

[1]中國疾控中心官網,新冠疫情分布圖http://2019ncov.chinacdc.cn/2019-nCoV/global.html

[2]瑞典國王承認抗疫政策失敗:我們失敗了,人民遭受了巨大痛苦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19CtM4fZJz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