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不要亂灸「神闕」,泄你的元氣,減你的壽命

這幾年艾灸十分風靡,做的人多,真正懂的人卻少。

艾灸若是做得不得當,更可能造成不良反應,最終還不如曬太陽來得有效。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所有喜愛艾灸的朋友們,正確的艾灸,達到最好的療效。

神闕穴為什麼要慎灸?

從道家的想法來講,神闕穴不是一個禁灸的穴位,但確實是一個慎灸的穴位。

灸神闕一定要慎重!

神闕對命門,為什麼命門可以經常灸但神闕不可以呢?

命門雖然是一個很重要的穴位,但從基本來講,它是一個偏陽的穴位。而神闕對於整個人體來說,它不屬於任何一個偏陽或者偏陰的穴位,神闕當中藏有水火二力。

有些人如果灸神闕的時間比較長、量又比較大,肚子那個地方會灸出一個塊塊來。有的人灸完神闕之後當時覺得很好,後面不好,為什麼?

因為神闕這個地方總體來講是一個宜聚氣不宜散氣的地方,但是絕大多數人的灸法,用的都不是補法而是瀉法。因為大家都是以熱為主,都不是用少火生氣的這個方法來灸神闕的。

所以說神闕灸了之後,絕大多數都是以瀉為主,而瀉出去的往往都是神闕裡藏的一些水火二氣的力量。

像水弱的一些人就容易造成精虧,然後火弱的一些人上面的火暫時好像起來了,其實壯的不是真火而是虛火。

神闕穴就像核武器一樣,我們說它是人體最後的倉儲庫。長期艾灸神闕穴,除了極少極少一部分人之外,對於大部分人來講,就相當於經常服用微量激素,或著說是耗損自己的壽命。

這也反映出現代人是比較急功近利的,動不動就想要動用最後的這種最偉大的力量。因此我們講神闕是要慎灸的。

粗艾條和細艾條哪種好?

粗艾條通常給人的感覺會比細一點的艾條療效更好,從短期上來看,的確是這樣的,但是如果我們想把艾灸練習得很好的話,建議大家都用那些比較正常、傳統的艾條。

為什麼不用粗艾條呢?

因為在練習很多手法,包括練習很多感覺的時候,細艾條有很大作用,而且在灸穴位的準確和敏感性上面,細艾條要好一些。

從瀉法上面來說,用那種粗粗的胖艾條(3.5公分、4.5公分),操作效果會更好,因為它的火力大。「少火生氣,壯火食氣」,所以我們很多時候盲目地覺得選了粗粗胖胖的艾條,就一定會補得最猛,實際上是瀉得比較厲害。

艾灸之後喝不喝水?

艾灸後連做艾灸的人都不能直接碰涼水,因為這會帶來很嚴重的問題。有些艾灸師艾灸之後有非常不好的習慣,立刻用涼水洗手,長此以往那個艾灸師的身體一定會出問題。

艾灸前不需要刻意喝水,艾灸後根據情況來看。但是艾灸之後絕對不允許喝涼茶、菊花這些東西。

艾灸時燙傷是好是壞?

艾灸時被燙傷是比較常見的,艾灸的時候出一點泡、皮膚紅上幾天,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

有時候還必須讓它出泡,因為出泡有時候對某些大病、重病、疑難病來說有治療效果。在一般情況下,保健養生的時候或者說一些小病,通常來講還是不建議燙傷。

如不小心燙傷,之後怎麼處理?

如果燙得比較嚴重,可以塗燙傷膏,然後記好:裸露燙傷處!千萬不要在燙傷處去包、去敷。特別重要!!!

輕度燙傷直接不管,裸露傷口,或者塗點白糖水、蜂蜜水都可以。千萬不要往上面貼OK蹦、包紗布,因為火氣發不出去,皮膚更容易潰爛。

如果出現水泡,建議不要挑水泡,讓水泡一直留著,等它自己慢慢吸收。因為這本來就有一種治療的效果在裡面。如果你要不喜歡的話,以自己的舒適度為主,可以把水泡用針輕輕地扎破,然後讓水流出來。

如何尋找熱敏點?

熱敏點也不需要全身上上下下地尋找。例如咳嗽雖然有好幾種,有肝咳、胃咳……但咳不離肺,所以可以循肺經查找,並尋找背部反射點。

記住經絡循行的大致路線,沿線尋找病理反射點和熱敏點。有的人在列缺,有的人在內關,有的人在肺俞......

所以,不要用刻板、機械的方式看待生命。中醫有模式,但不是僵化的。人體沒有哪一個地方不是穴位,不是經絡。有的點不在經絡穴點陣圖上,但它癢、疼、脹、麻,它就正好是你該灸的地方。

如何感受、判斷不同的灸感?

癢、跳動、冒風的灸感,是堵得不厲害。針扎一樣的刺痛,是堵得厲害。

要灸到不疼,而且要邊灸邊揉。出現傳導也是熱敏點。透熱、吸熱是最普通的灸感。未必要灸到熱感測消失,但要灸到飽和。

這牽涉到灸量的問題。

如何確定艾灸的時間?

每個穴位15分鐘、20分鐘的固定灸法不可取。不存在固定的時間,以灸量達到為準。虛的人需要補,堵的地方需要散,這都需要時間來保證治療效果。

所以,艾灸要有悠閑的心情,留出充足的時間。為什麼灸法衰落?就是現代人求效率,急功近利,不願意花時間。

可以少選幾個點,但一定要把選的點灸透。怎麼才知道灸透了?灸量達到的標誌是什麼?

特別敏感的人,比如神氣灸流派,能感覺到氣至,手上感受到吸力,微微沉滯感,就像針法得氣的感覺。這種情況,以吸力消失為灸量達到的標誌。

但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感受沒有那麼敏銳。就以熱敏的消失為灸感達到的標誌。這就需要一直與被灸者溝通,如果對方一直感到有吸熱透熱的感覺,或者一直在疼、麻、脹、癢,灸到這些感覺消失。

虛性穴位如果灸量沒達到,可以在灸進去的能量未消失前接著灸,灸量可以重複累加。

實性穴位的灸量累加對手法要求很高,家庭艾灸難以操作,要盡量一次灸透。如果灸量未達到,以火來化的作用沒有達到,又在局部屯入了新的能量,這是很多人灸出問題來的原因所在。哪怕隻選一個點,也要把那裡灸透。

實性穴位、虛性穴位如何分辨?

刺痛、麻脹感的,是實性穴位,一按會疼。

吸熱、透熱的,是虛性穴位,喜溫喜按。

按摩的時候,手上也會對虛實有感覺。


附:古中醫拾貝

六經辨證小心得

經方六綱的辨證有嚴格的套路,首先要辨明六綱,然後辨具體方證,最後有多餘癥狀再辨葯症加藥。

辨六綱首先分清病位(表裡半表裡),病性(寒熱半寒熱),病態(虛實半虛實)。

這個就需要清楚六綱的實質(病位,病性,病態)是什麼,比如太陽少陰病位為表,陽明太陰病位為裡。少陽厥陰病位為半表裡;三陽綱為熱,三陰綱為寒,三陽之中少陽為半寒熱,三陰之中厥陰為半寒熱,三陽為實三陰為虛,三陽之中少陽為半虛實,三陰之中厥陰為半虛實。

病位辨證,首先是看病人有沒有表證,沒有表證就是裡證或半表裡證,表證的表現:惡寒發熱,或者惡風發熱,兩者並見多屬於表證,或者鼻塞流涕、咽癢咳嗽、或者頸項強、頭痛之類,脈浮等。

然後就是辨證寒熱問題:

寒症:面色白,少氣懶言,畏寒肢冷,精神萎靡,口淡不渴或喜熱飲,小便清長,大便溏泄,或浮腫,小便不利,舌淡胖苔白滑,脈沉遲無力或弱等。

熱症:形體消瘦,口燥咽乾,午後潮熱,五心煩熱,兩顴潮紅,盜汗,舌紅絳無苔或少苔,脈細數等。

這個寒熱辨出來了,虛實也就出來了(一般情況下寒者為虛,熱者為實,特殊情況除外,比如寒結),就可以基本分清屬於哪一綱了。

例如:

有表證,不是太陽病,就是少陰病(根據寒熱來辨,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不過少陰病的病人除了一些有表證的表現,其肢體痹症表現很明顯,例如四肢的疼痛、麻木各種癥狀(需要和太陰外證鑒別),但是也有沒有表證的少陰病,患者主要以肢體痹症為主要表現,但是就是沒有表證,也沒有熱症,問診之後就是一個寒症。

如果病人沒有表證,表現出單純性的寒象,就要考慮太陰病,或者少陰病,或者太陰少陰合併病。

如何區分這個?

這時候就要靠臨床表現了,如果患者表現出拉肚子、腹痛、腹冷、腹脹、胃痛、流口水多、小便清長之類的,這些癥狀都偏於裡,就是太陰病,如果表現出肢體痹症的,就是少陰病,合起來的,就是太陰少陰合併病。厥陰雖然是寒熱錯雜,表現出寒熱癥狀都有,但是有的厥陰的熱症並不明顯,例如一些痞證,或者熱症只有小便黃,或者舌苔變黃,或者胃子有點燒灼感,或者心煩之類的,這些就是厥陰,厥陰就會有太陰或者少陰的癥狀,或者也會有少陽的癥狀,要注意。

如果辨出來的是寒熱錯雜,就有可能是少陽,或者是厥陰(少陽癥狀單純,明確,熱多寒少。厥陰癥狀複雜,多變,寒多熱少)。同樣,有裡證的,裡實熱為陽明,裡虛寒為太陰。

值得注意的是,臨床癥狀有時不會按著書上的條文來生,有可能有太陽,有少陽或陽明,也可以有三陰。這個時候就要用合併系屬病來區分細化六綱歸屬。為下一步精確選方證提供依據。

根據上面的資料辨出了六綱,接下來的就是選方,也就是方證對應了,要選什麼方子,第一點,就是根據辨出來的六綱,確定是那一綱。然後在五證病機,衛氣營血等理論指導下針對這一系列的癥狀組合或主要癥狀(抓主證),在經方200多個方證中選出符合這個組合的貼切方證。

例如你的病,辨出來就是少陰病,也就是(表寒證),這點出來了,就辨下一步,就是你還有個主要癥狀,就是「痹症」,所以你要在心中知道,這個病人就是:痹症(主證)+表寒證(少陰病系列證),可能有營血虧虛,也可能有真陽不足,水濕泛濫。接下來根據這些情況你就在經方200多個方證中選出符合這個組合的方子,可以是黃芪桂枝五物湯,當歸四逆湯,或其它的方證。

方證選出來以後,如果還有不能包括的癥狀,就要進行葯症加減了。

經方理論,要進行藥物加減,是非常嚴謹的。

必須通過葯症進行,一個病人,有沒有加減的可能,就要看病人的臨床表現有沒有要加減的葯症,也就是,這個方子,這個方子中的藥物的葯症的治療範圍內,還有沒有不能解決的癥狀,如果這個癥狀比較要緊或者明顯的話,就需要按照葯症加減。這個是進行葯症加減的前提了。

之後就是選用符合葯症的藥物了,需要符合這個方證的寒熱性質,例如:如果這個方證屬於寒症,其表現出的,需要加減的葯症也是屬於寒症,那你的選用藥物的藥性就要屬於熱,就是熱葯。這個也是大前提。之後就是具體選用哪味葯了,這就需要你對神農本草經的藥物的了解,對裡面的每一味葯所治療的臨床表現(葯症)嫻熟了。所以神農本草經裡面的記載就是葯症。

使用經方,首先是不做任何加減,單方使用,不行的話,就方子合併使用,最後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才做加減,並且加減藥物不能超過2味!!

這些要記住的。

從這個看出,要加減,並不是按照什麼氣虛、血虛的來得,否則就是眉毛鬍子一把抓,加了黃芪、當歸還不行,還要把中藥書上的所有補氣的、補血的加上,這個就是賣葯的了,療效也不好。

提高臨床療效的關鍵是什麼?

大家都愛聽某某名老中醫的經驗,尤其是一個方、一個葯的臨床經驗,津津有味,聽完後仔細一想,好像沒有學到什麼。

方從法出,法隨證立。辨證是關鍵,大家想,辨證都辨錯了,後面的立法、處方都是錯誤的,因此,臨床療效有無的關鍵在於辨證水準上,因為一旦證辨證出來了,治則治法、方葯的範圍基本就固定了,比如隨便舉個例子,時方辨證出脾氣虛,那治法自然是補脾虛,代表方自然是四君子湯之類了。如果我們辨證出表陽證,治法就是辛溫解表,代表方葯不外乎麻黃、桂枝、葛根之類。

可見,辨證才是最關鍵的。我們說胡希恕先生的水準高,高在哪裡呢?劉渡舟老在胡老著作的序言中寫道:「每當在病房會診,群賢齊集,高手如雲,惟先生能獨排眾議,不但辯證準確無誤,而且立方遣葯,雖寥寥幾味,看之無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皆得力於仲景之學也。」

大家發現沒有,為什麼療效好?是胡老開出來的方子,別的老先生不會嗎?不是的。而是別的先生沒有發現而已。所以取效的關鍵和前提是辨證準確無誤。這才是關鍵啊。

但我們目前,學習也是充滿著浮躁,都愛聽故事,愛聽某某經驗,忽視了辨證,忽視了體系的構建,學到的只是零散的不成系統的,就像麻線穿不起來的豆腐一樣,松垮而不實在。

我們真正要學的,是一個體系,要在體系指導下在辨證上下功夫,辨證水準高了,你的治法、方葯才會貼切你的辨證,才能方證相應。

所以經方的臨床思維是先辨六經繼辨方證。六經就是辨證、方證也是辨證。希望大家都能重視起來。我一直強調,對於初學者而已,學習的70%的精力乃至更多,要放在提高自己的辨證水準上來。西醫也是如此,北京協和醫院的水準高,高在哪裡?同樣高在診斷水準上。大多疾病,診斷明確了,治療大家都會。

大家都想學一個方,學一些加減,可以包打天下,這樣的想法是不現實的。每個方子都有它的適應證,遇到了這個適應證的時候,你才能用這個方,這個方就相當於一個樹樁,那是不是有守株待兔的意思呢?

世間的疾病有千百萬,每一個病種,按照現行教材來說都會劃分出幾個常見證型,每個證型有一兩個代表方,還有很多加減變化,現代病種不斷湧現,你又怎麼又能學的過來呢?

但是如果我們從辨證角度來看,無論什麼疾病,證候大致就那麼幾樣。從六經來看,病位只有表證、裡證、半表半裡證。病性只有陰證和陽證。這是最簡單的一種劃分辦法吧。按照六經辨證體系來看,世間的疾病,只有三個病位、兩個病性,二三得六,就是六個病(六經)。

才六個病呀。你把這六個病學會了,世間所有的病是不是都會治了?有沒有一種化繁為簡、豁然開朗的感覺呀。這六個病很難嗎?按照胡希恕經方醫學來看,其實很簡單。《醫宗金鑒》說:漫言變化千般狀,不外陰陽表裡間。

就是強調了辨表裡、辨陰陽的重要性。古人早就告訴我們了,奈何大家都不重視。

從一例醫案看六經辨證思維

2017年9月20日在北京中醫醫院呼吸科跟診,遇見了一位男性患者,他從一進診室,臉上就滿是笑容。馬家駒老師問:「吃了上次開的葯,感覺怎麼樣?」病人高興的說:「那葯太棒了!太神了!之前我到處看病,中藥西藥都吃過了,就是沒啥效果,吃了您開的葯,咳嗽好多了,汗出的也少了。」

給病人看完病,馬老師給我講述了他對這個病例的辨證過程——當然,用的是六經辨證。通過老師的講解,我對六經辨證有了進一步的理解。現在,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這個病例。

翟某,男,51歲,2017.9.10初診。咳嗽1年,刺激性陣咳,咽癢,痰少色白質稀,易汗出,惡風寒,鼻塞,下肢乏力,口乾,便溏,小便欠利。舌暗齒痕苔白,脈沉弱。予小青龍東加減。

白芍12g 細辛3g 乾薑6g 炙甘草10g

桂枝12g 五味子6g 清半夏15g 炒白朮15g

茯苓15g 苦杏仁10g 枇杷葉15g

七劑水煎服

2017.9.20 複診:

咳嗽明顯減輕,痰少,汗出已少,便溏改善。舌淡苔白膩,脈沉弱。

效不更方,在其基礎上加生薏米30g,紅曲6g。繼服1周。

臨證分析:本案患者以咳嗽為主訴就診,在馬家駒老師看來,咳嗽只是一個癥狀,中醫治療的是這個人而非單獨的一個癥狀。因此應當具備整體觀念。患者汗出、惡風寒、鼻塞,為表證的太陽病;下肢乏力、口乾、便溏、舌暗齒痕苔白、脈沉弱,為太陰病,其中口乾考慮為太陰病的水飲所致的口乾。故辨證為太陽太陰合病,給予小青龍湯去麻黃加減治之。因有汗出,且脈沉弱,故去麻黃。

老師把六經的本質形象地比作經線和緯線的交點:表、裡、半表半裡是病位,陰、陽是病性。陰陽包括寒熱、虛實。因此六經的診斷其實就是病位和病性的診斷。只要確定了該患者的病位和病性,六經的診斷就確定了。

掌握了六經辨證的思維,就會從複雜的癥狀中梳理出清晰的證候;有了證候,就有了正確的治法;有了治法,就有了相應的方劑。所謂是「方從法出,法從證立」。所以馬家駒老師說:「學習經方並不難。」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