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重要提醒!藿香正氣水用錯了等於火上澆油,它們才是夏季必備防暑

中暑

在今天的節目中,主持人做了一個小調查,詢問觀眾心中夏季防暑必備葯是什麼?大部分觀眾都認為藿香正氣是夏季防暑必備葯。然而專家卻告訴我們,臨床中經常見到誤用藿香正氣而耽誤病情的患者。人們對藿香正氣存在哪些誤解?它真的是夏季防暑必備葯嗎?

中暑不僅是暈倒

在夏天,最需要防就是中暑。有些人認為現在生活條件改善了,中暑離我們越來越遠。其實中暑分為輕度中暑、中度中暑和重度中暑,我們常常理解的中暑暈倒了屬於重度中暑。

而輕度中暑在老年人中經常發生,並且很多老年人會把輕度中暑的癥狀誤以為是慢性病發作,而耽誤治療。專家給我們舉了一個非常典型的病例。

病例:有位老太太,喜歡早飯後去逛超市,從超市出來頂著大太陽去坐公車,走了近一個小時,到了公車站,她就感覺到胸悶的厲害,心率也明顯加快了。但是她以為自己有糖尿病和心臟病,有胸悶的癥狀是很正常的。

專家告訴我們,老太太暴曬在太陽下一個小時,又出了很多汗,出現口渴、心率加快、憋喘的癥狀,這往往是中暑病的表現,而不是原來的慢性病複發了。如果不注意,再持續暴曬就可能變成重度中暑,最終可能導致死亡。

中暑的癥狀:乏力、頭暈、噁心、食慾差、心慌

出現以上癥狀,要這樣去做:

①儘快脫離炎熱環境,讓體溫降下去。

②使用諸葛行軍散一類的方子,緩解頭暈、昏蒙、心慌等癥狀。

中暑是怎麼產生的?

人之所以發生中暑,是因為產熱和散熱的平衡被打破,人體最常見的散熱方式有哪些呢?

人的主要散熱途徑有異塵餘生、蒸發、對流、傳導四大方式,由於暑季溫度高、濕度大、風速低、氣壓低,異塵餘生和傳導兩大散熱方式幾乎失去作用,對流和蒸發散熱的效率也會大大降低,所以人很容易出現產熱和散熱的不平衡。那麼對哪些人而言,這種平衡最脆弱呢?

1,心血管疾病人群

在夏季,本身心血管系統就需要增加輸出散熱,而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儲備能力差,容易出現散熱不足,導致中暑。

2,糖尿病人群

暑容易耗氣傷津,糖尿病患者就更容易在這個季節氣陰兩傷,出現心慌氣短、嚴重口渴的癥狀。

對於治療以糖尿病為主的氣陰兩傷的病人,可以用生脈飲,主要的藥材有:西洋參、麥冬和五味子,有需要的人可以去醫院諮詢醫師獲取克數後自己煎,也可以從醫院裡買它的中成藥,十分方便。

3,呼吸系統疾病人群

濕熱容易阻滯胸中氣機,這對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來說,十分難受,常常會感覺到胸特別悶

專家也給這類人群帶來了一個防暑三仁湯,可以清熱化濕、宣暢氣機緩解胸悶、乏力的癥狀。

【藥材】杏仁3克、生薏苡仁6克、草豆蔻6克、萊菔子6克、蓮子心9克、麥冬3克

【做法】使用時先把食材泡二十分鐘,隨後小火煎煮即可。

杏仁作用於上焦,薏仁和蔻仁基本作用在中下焦,蓮子心能清心火,萊菔子通暢腸道。它們組合起來就能開上暢中滲下,調節人體的內濕。

中暑也要分陰陽

藿香正氣水是家家戶戶的必備葯,特別是夏季,防暑祛暑都用它。但是臨床上經常見到誤用藿香正氣水的患者,不僅沒有祛暑,反而使病情惡化。

病例:一位老太太,88歲,兒子非常孝順,就帶著她在今年的暑季去北戴河遊玩,老太太不愛下水,一直坐在沙灘上,暴曬了幾個小時,結果晚上就中暑了。兒子馬上拿出藿香正氣水給她服下,連吃兩次。但沒想到第二天早晨,老太太就起不來了,體溫越來越高,心率越來越快,胸悶氣短,兒子馬上把她送回北京,住進醫院。專家發現,她呼吸急促,血氧下降,讓她去拍個片子,片子顯示是肺炎,而且還有明顯的心衰癥狀。幸虧搶救及時,老奶奶的情況沒有發展得更嚴重。

所以,中暑以後,單純依靠藿香正氣水是遠遠不夠的。特別是老年人不耐暑,不分清到底是哪種中暑,隨意用藥,耽誤病情容易導致更嚴重的病症。

在中醫看來,中暑有陰暑和陽暑的區分。

陰暑:無汗、胸悶、發熱惡寒、身重疼痛、神疲倦怠、噁心嘔吐、大便溏泄

陽暑:高熱、心煩、胸悶、口渴、頭暈神昏、小便短赤

藿香正氣水主要治療陰暑,也就是在夏季因為貪涼飲冷導致的腸胃型感冒。但如果是出現了陽暑,就需要用一個被大家忽視的防暑葯——諸葛行軍散,它是中醫治療暑病非常重要的方葯。現在雖然已經買不到了,但是後世的醫家根據它的用藥,化裁成了一系列的治暑葯,比如十滴水、人丹、風油精等,這些葯也應該是暑天家庭的必備葯。

【風油精】適合輕度中暑後出現的頭暈、乏力、沒精神,藥力比人丹和十滴水弱。

【十滴水】成分中含有酒精,使用時需要注意,不能和抗生素同用。

夏天濕度大也會影響健康

今年的中伏特別長,有20天,最熱的時間也在中伏。暑天有四最:氣溫最高、濕度最大、風速最低、氣壓最低。哪一個對我們的身體影響最大呢?

2019年三伏共40天

初伏:7月12日——7月21日

中伏:7月22日——8月10日

末伏:8月11日——8月20日

在三伏天裡,很多人都覺得溫度太高讓人不舒服。其實溫度高只是一方面,更主要的影響是濕度大

人體感覺到的冷熱稱之為感覺溫度,夏季的濕度大,會放大感覺溫度,當氣溫為26度時,相對濕度為90%,人體的感覺溫度與氣溫32度,濕度為20%左右相近。而三伏天中容易出現的憋、悶、喘、乏力、沒有精神等癥狀,就是因為相對濕度過高,影響人的激素分泌

濕度每天都是在變化的,它跟降雨和風速都有關,可能今天只有49,明天就會變為90。如何才能減輕濕度對我們健康的影響呢?

首先,在三伏天裡,陰雨天和霧天少開窗戶,避免潮濕。有條件的話還要注意合理使用空調的除濕功能。如果想要祛除體內的濕氣,也可以飲用上面所提到的三仁湯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