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戰後日本天皇首次出訪,有人建議降半旗迎接他,啥含義?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不出來,該還的也早晚要還的。

戰後日本天皇裕仁,作為和希特勒、墨索裡尼一個陣營的法西斯頭目,硬生生地被美國保護了起來,免除了追責。

美國赦免了他,盟國並非都願意。

尤其是,那些被日軍虐殺的老兵的後代,我相信沒有人原諒他——永遠不會。

1971年9月,裕仁的歐洲7國之訪,就是一個生動的例證,人們用降半旗等諸多反抗的形式方式告訴他:二戰結束20多年了,戰爭的硝煙散盡了,但歷史永遠不會忘記,戰爭的責任永遠給他留著。

具體來說,當時反抗比較激烈的國家有2個:英國和荷蘭。

一、裕仁天皇首次出訪的尷尬待遇

在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親自到機場迎接,但就在從機場回白金漢宮的途中,在他們的敞篷車經過林蔭大道時,一個27歲的英國男子,在人群中朝他們的迎賓車扔了一件外套。

警察抓住了他。經訊問,他不是對女王不敬,而是對這個來訪的昔日法西斯頭目不滿。警方也沒有怎麽處置他,隻帶他到醫院進行了健康檢查。

據英媒當時報導,裕仁來訪,圍觀者眾,但和迎接其他外賓不同的是,眾多圍觀的人群中,沒有一處歡迎、歡呼或掌聲,鹹以沉默待之

“如冰一樣”的沉默中,隱藏著巨大的情緒。

更糟糕的還在後面。

10月5日晚,也就是裕仁被接到白金漢宮的第一個晚上,女王設宴招待,致辭中不可避免地提及了過去的不幸歷史:那場戰爭,“我們不能假裝過去不存在……我們決不能讓它重演……”

但到裕仁致辭時,他卻缺少隨機應變的能力和誠懇的態度,對女王的呼籲隻字未提,只是根據預定方案進行了回應,沒提戰爭和過去,隻說當下的友好。

輿論發出來,全國不滿。人們原本等待著西德總理下跪式的謝罪,沒想到他是如此淡漠,不但不謝罪,連女王的話都充耳不聞。

次日,裕仁向英國無名烈士紀念碑獻花圈,一個老兵在人群中大喊:“這是對死者的侮辱!”

老兵說得沒錯。

一個曾經下令虐殺他們先輩的元凶,20多年後來死者前獻花圈,態度不清不楚,一句道歉反省的話都沒有,誰知道他心裡想的是啥?如此之“敬”,不是侮辱是啥?

又一日,日本駐英國的某協會在賓館招待天皇,人群中,又有人擠到前面離裕仁幾英尺的地方,大罵:“法西斯、法西斯……你這個混蛋!”

裕仁只能裝聾作啞,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警察把肇事者抓走,後來得知,他的父親是二戰老兵,當年被日軍抓去修緬甸鐵路,活活虐待致死。

還有一次,裕仁在英國皇家植物園親手種下一顆日本杉樹,以示兩國友誼。不料次日此樹就被人砍掉,人們還在樹根部倒上了腐蝕劑。

這是在英國遭遇的“禮遇”。

在荷蘭,裕仁的待遇一點不比英國“差”。

訪問期間,裕仁的專車被民眾襲擊,人們將裝水的玻璃瓶砸了過去。裕仁雖然沒有受傷,但現場足以震懾他的僥幸。

據說,反對的人們建議在他訪問期間,將國旗降半旗以示對犧牲者的哀悼,此外,還有針對他人身安全的更激烈的計劃……

二、為啥遭人們如此激烈的抵抗?

裕仁此訪,是日本天皇歷史上第一次出國訪問,是一次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進行的第一次錯誤的活動。

背景不符:

1971年,日本經歷了戰敗投降、戰後改造、完全獨立3個階段,20多年的時間,日本在美國的扶持下,由一片廢墟迅速成長為世界經濟強國,GNP世界第二

經濟大國的日本謀求政治上的國際話語權,此時推出老天皇出訪計劃,意在通過經濟影響力重塑日本文化,繼而整體提升日本國際形象。

這計劃想的倒是挺美,但錯就錯在歷史的清算沒有了結,裕仁這個昔日的法西斯頭目欠受害國一個道歉和付之行動的賠償。

而昔日的盟國之所以願意接納天皇來訪,也是考量了世界經濟大國的經濟影響力。訪後不久,歐洲就發生了中東戰爭、經濟危機,日本此時正好為他們接力。

地點錯誤

裕仁出訪的國家,二戰時與日軍結怨極深。

日本在二戰最大的反人類罪行之一,就是虐待戰俘,極為殘忍地虐殺折磨被俘的軍人致死。巴丹死亡行軍,晝夜不停走路,不給喝水吃飯,路邊汙水冒綠泡,傷兵渴得見了趴地上搶喝,日軍看守上來就是一刺刀。

這是美軍。

英澳聯軍所受“待遇”與美軍所差無幾。

日軍曾擊沉英國巨艦威爾士親王號,戰列巡洋艦卻敵號,還血洗新加坡、佔領香港,驅趕士兵到泰緬邊界修“死亡鐵路”,半數人被折磨致死。

戰爭過去20多年,天皇未對罪責表過一次態,賠償一分也沒有,這令全世界不可寬恕他。

所以,裕仁來這裡訪問,簡直就是任性挑釁。

時機不對

1971年的日本內閣,是佐滕榮作,為撈取政治資本,他在1969年與美國達成了歸還衝繩半島的協議,但因核武器問題雙方發生激烈爭論,最後佐藤不顧國內輿論,在1971年6月與美國簽訂了歸還衝繩協定。

後在國會上被社會黨揭發,說美軍在衝繩基地有貯藏核武器的情況,被核武器深深灼傷過的日本民眾立即反彈抗議。

正當一場危機爆發之時,佐藤匆忙不跌地推出了老天皇訪歐計劃,史無前例的天皇出國,成功轉移了人們的輿論焦點。

然而佐藤擺脫了輿論危機,卻把天皇推向了另一個危機。

儘管日本國內大讚,說天皇1個多月的出訪給日本帶來“國際地位的提升”雲雲,但國外卻不是這樣。

在受害國,留在民間的戰爭遺患,永遠如一塊兒無法拂去的陰雲,在歷史的憂慮和正義的缺位中讓人倏然沉默,每思及此,如芒在背

裕仁出訪英國時,最令人佩服的是英國海軍元帥蒙巴頓。

他當年指揮反攻日本,任東南亞戰區總司令,裕仁來訪時,他已經官至國防參謀長,但聽說女王要接見昔日的仇敵,他拒絕參加招待宴會,借故離開。

多年後,直到自己死去,他還留下遺囑,說拒絕日本人來參加自己的葬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