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沒有手機的古代,古人靠什麽度過假期?

轉眼又到了八月底,講個恐怖故事“暑假餘額已經不足”,每年這個時候,朕總會吾日三省吾身。

不要覺得假期少,通常來說,我國一年的假日和休息日,加起來共有115天,更別說有寒暑假的學生和老師了,(根據現行相關法律規定,國家法定節假日總天數為11天,休息日為104天,總共115天)

在古代,假期並不多,就算是假期最長的宋朝,各種法定假和節令假共計68天,如果再加一個月的省親假,每年實際假期也就98天。

《文昌雜錄》載:官吏休假,元旦、寒食、冬至各七日;上元、夏至、中元各三日;立春、清明各一日;每月例假三日;歲共六十八日。

古代條件有限,既沒有什麽夜生活,也沒有手機、電腦、電視,更別說什麽電影院,那麽古人放假都在幹什麽呢?

一、外出郊遊

對於古代文人來說,外出遊玩是放假活動不二之選,既能欣賞美景又能寫詩裝有文化,實在是妙啊。

由於古代走路基本靠腿,人們在節假日多選短距離的郊遊,就這樣,在農歷三四月份,去長安城南的曲江5A級景區郊遊,成了唐朝最時尚最流行的活動。

白居易、韓愈和張籍,這三個好基友也是曲江景區的常客,每當春雨初霽時,三人就一起來曲江談談人生。

有次白居易沒來,韓愈還特別傲嬌地寫詩問他“曲江水滿花千樹,有底忙時不肯來?”結果過了幾天,白居易就屁顛屁顛地,主動邀請韓愈和張籍再次遊玩。

二、洗澡澡

在早先時候,社會可能是臭臭的,人們並不是很愛洗澡,皇帝被熏得受不了了,所以漢代規定官員每五天放一次假,讓他們回家洗乾淨點。

隨著宋代公共澡堂的出現,人們又愛上了洗澡,假日紛紛相約澡堂增進感情,據說王安石因不愛洗澡,身上都起了虱子,為幫他改掉這個毛病,好友吳充總拉著他一起去澡堂 。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敵人不喜歡的,那就一定要喜歡,所以,蘇軾為了鄙視王安石,經常把自己洗白白,而且洗出了一番做人、為官的道理。

(蘇軾以洗澡為內容作《如夢令》二首,其中一首寫道:“自淨方能淨彼,我自汗流呵氣。寄語澡浴人,且共肉身遊戲。但洗,但洗,俯為人間一切。”)

三、體育活動

生命在於運動,在家又沒有手機玩,所以古人節假日喜歡參加體育活動,漸漸形成了寒食節蕩秋千,重陽節登高等習俗。

最受歡迎的還是蹴鞠,也就是足球的前身,從漢代開始,人們就喜歡踢球和看球,漢武帝還是一個超級球迷。

到了唐代,不僅男生愛踢球,女生也常常參與,清明節時,宮內還會舉行足球比賽,詩人王建《宮詞》即記:“寒食內人長白打,庫中先散與金錢”。

既然有人踢,那肯定也會有人看,看足球和馬球比賽,也成了人們假日的消遣。

四、閱讀充電

對現在的學生來說,假期最頭疼的就是寫作業,“這幾張卷子你們拿回去做,很輕鬆吧”。

古代可沒有暑假作業,因為他們壓根就沒有暑假,古代的讀書人不是在考取功名的路上,就是在準備去考取功名的路上,為了早日當上人生贏家,古人常常利用休息時間給自己充電。

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曾在某年的大年三十,利用放假休息時間,埋頭整理出自己一年裡寫出的作品。

“人家除夕正忙時,我自挑燈揀舊詩。莫笑書生太迂腐,一年功事是文詞。”——文征明《除夕》

匡衡家境貧苦,白天需要乾活養家,只能利用晚上的休息時間,偷隔壁的燭光看書,最後終成一代文學大家。

看完古人度過假期的方式,會發現其實古人放假也挺無聊的,畢竟當時條件有限,他們的娛樂活動不豐富,不是附近走走走,就是枯燥地埋頭苦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