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保送提乾,真的不容易

圖片來自軍報記者

當日歷翻到7月,2019年大學畢業生士兵提乾和優秀士兵保送入學工作全面展開。

士兵保送入學的硬性條件非常嚴格,每年能夠達到保送入學要求計程車兵可以說鳳毛麟角。

在部隊,“保送生”真的是一群很厲害的人!

近日,軍報“軍營觀察”版面刊發了兩則關於“保送生”的內容。調查內容很全面,所揭示的道理也很深刻。感興趣的可以找來看看。

每一個優秀士兵保送生,都有一段奮力拚殺的歷史。

按照《關於改革從優秀士兵中選拔培養基層幹部辦法的通知》當中明確的條件,最基本的是:至少獲1次二等功以上或2次三等功以上獎勵、有1年以上的班長任職經歷、年齡不超過25周歲(榮立二等功可放寬至26歲)。

這樣的條件設置,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18歲入伍入伍,要在7年時間內,榮立2次三等功或者1次二等功。

立功,是成為“保送生”最硬的一道杠。

所以,有人總結稱:保送入學,是一條充滿挑戰的艱難之路,也是一場異常殘酷的淘汰賽。

對,就是淘汰。

因為想要提乾、想要成為保送生的人太多,而條件太高、名額太少,這就是一場淘汰。

其實,對部隊稍微有點了解的人都知道,能在義務兵以及初級士官期間立功的戰友,都是有突出表現的。

最常見的就是在比武場上的“拚殺”!

所以,有人說:想要“提乾”,別無他途,唯有靠奮鬥“駭客入侵”。

那可真的是重圍呀!一方面,比武場上本身就是一種高手間的對決,另一方面,即便是取得了好成績、榮立了相應的功,在部門裡,還有一場較量——名額。

如果滿足“保送生”條件的人員,超過了當年部門所分到的“提乾”名額,那就只能是上常委會研究確定。

因此,成為“保送生”的這條路,到底要流多少血和汗,要付出多少艱辛和努力,又要有多少好運和厚待,大夥可以自己在心裡掂量掂量。

所以說,“保送生”,難呐!這條提乾之路,不是一般人能夠走通的。

拚殺突出重圍之後,發現這還只是一個起點。

能夠在成為千里挑一的“保送生”固然值得欣喜,可是很多“保送生”在院校讀書回到部門之後才發現:提乾之後,只是一個起點,而且是一個很不怎麽樣的起點。

“保送生”入學之後,一般是經歷2年的軍校學習,然後畢業回到部門,成為一毛一的正排職或者一毛二的副連職排長。

不管是那一種,在排長隊伍裡,這群人在擁有輝煌歷史的同時,擁有著因為“年齡偏大”“學歷偏低”而生的尷尬劣勢。

從“保送生”走出來的28歲的排長、30歲的副連長,太多太多,成為軍官之後,他們既要面對比年輕好幾歲的排長,也要面對和自己年齡一般大卻比自己級別高不少的領導。

有保送生畢業的排長曾這樣描述自己的尷尬:28歲的自己,比身邊同批軍校畢業的副連職新排長們大了五六歲,可肩上的“星星”比他們還少1顆。

年齡偏大、學歷偏低帶來的一個很明顯的劣勢就是——後勁不足。

對比輝煌的過去,他們的現狀堪稱尷尬,而未來則顯得暗淡。

因此,軍報的調查中,發現了這樣令人感到遺憾卻又無奈的情況:一些“保送生”幹部可能還沒走完“蹲苗”的階段就自我放棄,“向後轉”了。

所以說,“保送生”,難!

即便走通了提乾之路,軍官的職業生涯也同樣不輕鬆!

破解“保送生”提乾後的難,不僅僅要靠自己,也得靠部隊。

其實,不管是軍報的調查還是部隊的現實,我們所遇到的優秀士兵提乾的排長,在任職之後,往往會出現兩種分化:一種是繼續奮鬥、用心學習,盡自己所能,去彌補自己的不足、發揮自己的長處;另外一種則感覺,反正已經走到這一步了,未來發展空間也不大,就等著轉業吧!

我們不能說哪一種選擇是對是錯,因為你和我可能都不是他們當中的一員,無法對他們的艱難和心酸感同身受。

更何況,從某種意義上說,能夠從一名普通計程車兵,提乾成為一名軍官,他們已經證明了自己。

不過,破除他們在任職生涯裡遇到的難,依然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畢竟,這群人是從部隊“土生土長”,他們對部隊有著很深的了解、有著深厚的感情,他們每個人都算是“身懷絕技”,在成為軍官之後,更應該有舞台、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所長,為滋養自己、成就自己的部隊,貢獻更大的力量。

只是,他們面對的“難”,該如何破解呢?

其實,答案很明確——一方面是靠自己,另一方面則需要靠組織。

靠自己的意思就是:儘管“保送生”出身的幹部,有著很相似的困境和艱難,但是具體到每一個個體,都有著各自不一樣的短板和不足,也可能有著其他人所無法媲美的優勢和長處,如何補短、如何揚長,每個想繼續有所作為、有所發展的“保送生”,都應該認真思考、付諸行動、堅持不懈。

而靠組織的意思則是:部門要有意識地加強培養,提供舞台,同時不能夠用普通幹部的培養模式去套在他們身上。比如在調職晉升時,在機關幹部選拔時,對“保送生”出生的幹部,都要有一定的優待。

“保送生”的確難不容易,提乾之後還有更大的不容易。

可是對於這群人而言,困難不就是用來克服的嗎?困境不就是用來突破的嗎?就如他們過去在“提乾之路”上一樣。

每一個“保送生”戰友,願你能夠一直向前奔跑,願你能夠為了心中的美好,以初心迎接所有挑戰。

也希望制度上能播撒更多的關懷,給這群對軍營感情很深很深的人。

素材來源於《解放軍報》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