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鄉情鄉韻 林家鋪子

『“鄉情鄉韻”

· 林家鋪子·

/ 第118期 /

———————

文: 山野村夫

1

臨近年關,天空中飄著冷雨,大街上盡是面帶喜色匆匆忙忙採購年貨的行人。古鎮景區裡鮮有遊客,我漫無目的的徜徉其中,享受著這難得的悠閑時光。踏著濕漉漉的石板路,置身於這些極具江南水鄉韻味的老建築群中,仿佛與古鎮外繁華的市井並不處於一個平行的世界。跨過一座石拱橋,抬頭很自然的看到了對面掛著林家鋪子招牌的一間店面。門關著,是那種舊式的排門,依舊保留著以前沿街店鋪的風格。

2

因為一次很偶然的機會,微信好友推薦了上映於1959年,曾在新市取景拍攝的經典老電影《林家鋪子》。有感於場景道具的逼真,演員演技的精湛,我覺得光看電影不過癮,又跑到新華書店買了茅盾先生的原著來看。雖然這篇小說是初高中時代的讀物,但細讀之後仍有比學生時代更多的收獲!

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都真實再現了89年前那個混亂冬天發生的故事。小說的主人公林老闆在討账的上海客人眼中是一個“一點嗜好都沒有,做生意很巴結認真”的人。在一個水鄉小鎮經營著一爿規模還算可以的雜貨店,做事兢兢業業。但因為時局的動蕩,外國的經濟入侵等各種原因使得他的生意很難經營下去,他鎮上和鄉下的客戶也都是節衣縮食,甚至寅吃卯糧。民國時期的江南小鎮基本上是一個熟人社會,商家尤重信用,店家白天開門營業,晚上打烊盤账。昏黃的燈光下,林老闆的手指飛也似的在算盤上舞動,但是他的账是怎麽也算不好了,入不敷出,算來算去總是有六百多的虧空,只能唉聲歎氣!

作者在小說中看似平淡無奇的描寫卻為現在的我們去了解1930年代初期江南小鎮市井生活提供了一些很有畫面感的參考,其中以金融方面的尤多。彼時,信用卓著的店鋪是吸收個人存款的,林老闆正因為信用良好,鎮上好幾個街坊都在他那存了款,他定期付給利息。此時已是年終歲末,各種款項待清,正在林老闆打烊盤账的時候,在他店鋪存有三百元款項的朱三太上門討要利息。因為已經拖欠,萬般無奈的林老闆只得東拚西湊了合計三個月九元的利息給她,可見當時的利息是不低的。有意思的是作者在表現主人公東拚西湊過程艱難的同時不經意帶出了當時的貨幣流通情況,至少有大洋(銀元),小洋(銀毫),銅子(銅元)這三種。更有意思的是小洋與大洋的兌換上並不是常人想象的十進製,而是存在著升貼水的現象,也就是說十角小洋並不是能夠兌換到一元大洋,需要貼進40個銅子。電影也遵從小說忠實反映了第一場景,朱三太小心翼翼地清點數目,哆哆嗦嗦地用她那手巾包把這些救命錢包起來。

3

看到這一幕,腦海中總是浮現我的幼年時代向祖母討要零錢的場景。祖母也是用她那飽經風霜的手小心的打開她那跟電影中式樣差不多的手巾包,挑出一張兩角或者五角的紙幣給我,而我則迅速轉身離去奔向村裡的小店,空留下她關切的叮囑。當然現在農村老人還有使用這個手巾包放錢的習慣,只是不多見罷了!回到小說中故事發生的年代,彼時的中國,雖已成功把外國貨幣驅逐出中國流通市場,但仍是元(銀元)兩(銀兩)並行的時代,並沒有廢兩改元,所以兩者之間需要進行比較繁瑣的換算,比價也存在波動。當林老闆的夥計壽生收账回來準備付款給上海客人而當上海客人堅持要把莊票(銀兩)兌換成鈔票,林老闆只得派夥計到鎮上的恆源錢莊去兌換,被錢莊以抵扣欠款的名義把莊票扣了下來,使林老闆雪上加霜,冒著風雪去交涉也無果。單純的從貨幣的流通種類來看,也可以對當時經濟社會發展管中窺豹。無論是林老闆如何做生意巴結,如何守信,時勢的發展已經超出他的掌控範圍,最後只能店鋪倒閉,一走了之。

4

每次重溫小說的時候,文中極具地方特色的方言也使我倍感親切:林小姐摜下了書包的“摜”,林大娘口中的“阿囡”。抑或吳媽去買的那碗餛飩,勾起我記憶深處最地道的江南餛飩,冒著熱氣,沾著蔥花,豬油飄香,正是午後墊饑的不二選擇。小說沒有交代故事發生的具體地點,但江南水鄉的氣息總是撲面而來。從作者寫作背景以及文中數次提到的夥計收账的地名“栗市”來分析,“栗”的發音與“練”很是相近,是不是給我們很大的想象空間呢?或許我們可以進一步推斷縮小故事的發生地——面積不大的杭嘉湖交界區域。而新市也完全符合故事發生的場景,電影在新市拍攝取景也就不難理解了。這一次的古鎮遊也算是對自己江南水鄉情結的一種紓解吧!

圖文無關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