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入伏在即,冬病夏治正當時,抓住時機整個冬天不生病!錯過還要等一年!

從農曆小暑至立秋的這段時間,俗稱「伏夏」,有初伏、二伏、三伏,這是一年中氣溫最高、氣象最熱的時節,此時進行貼敷治療,最易恢復和扶助人體的陽氣,加強防衛功能,提高機體的抵抗力。

1

三伏天,宜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傳統中醫一直崇尚的療法,指對於一些冬季容易發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從而使冬季易發生或加重的病症減輕或消失。「三伏貼」是最常見的冬病夏治療法之一。

三伏貼

又名天灸,結合針灸、經絡與中藥學,以中藥直接貼敷於穴位,經由中藥對穴位產生微面積化學性、熱性刺激,達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2

三伏貼,能治這些病

1、皮膚科

主治疾病:

寒冷性蕁麻疹、銀屑病、凍瘡、神經性皮炎、濕疹、複發性口腔潰瘍,扁平疣,痤瘡。

2、肺病科

主治疾病:

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等)小兒及老人體虛易感冒、反覆咳喘(呼吸道感染)者。

3、骨傷科

主治疾病:

風濕骨病、頸椎病、肩周炎、腰椎病、骨質增生、各種原因引起的關節肌肉疼痛、疲勞綜合征、虛寒體質、風濕及類風濕關節炎等。

4、婦科

主治疾病:

痛經,月經後期,月經量少,閉經,宮寒不孕,畏寒怕冷,手腳冰涼,下腹發涼。

5、兒科

主治疾病:

過敏性咳嗽、過敏性鼻炎、哮喘、反覆呼吸道感染。

6、針灸科

主治疾病:

因濕氣重引起的脾胃不和,食欲不振、胃冷痛、胃脘脹痛、身體困重、肢體倦怠、面色萎黃、手足不溫。

3

三伏貼,不是人人都能貼

慎用人群

1、一切屬於熱性的疾病;

2、老年人中戴心臟起搏器的不宜敷貼

3、處於月經期、哺乳期的婦女不宜敷貼

4、兒童長水痘、出疹子的不宜敷貼

5、肺炎及多種感染性疾病處於急性發熱期的患者

6、對貼敷藥物極度敏感,特殊體質及接觸性皮炎等皮膚病患者

7、貼敷穴位局部皮膚有破潰者

特別注意:此外,因敷貼時有較明顯的中藥味道,既往曾因氣味誘發嚴重哮喘、癲癇、精神類疾病發作的人不宜敷貼。

4

三伏貼,7大注意事項

貼敷期間注意事項:

1、在貼敷期間,要忌食辛辣油膩、冷飲,囑多飲水

2、貼敷當日不宜游泳

3、注意皮膚清潔

4、若出現水泡,待水泡消退後再洗澡

5、貼敷後局部皮膚微紅或有色素沉著、輕度搔癢均為正常反應,不影響療效

6、貼敷後皮膚局部出現刺癢難忍、灼熱、疼痛感覺時,應立即取下藥膏,禁止抓撓,不宜擅自塗抹藥物,一般可自行痊癒

7、若皮膚出現紅腫、水泡等嚴重反應,需及時到皮膚科就醫

5

三伏貼、應該這樣貼

療程

三伏為一個療程,需要至少連續貼敷3年。

次數

三伏貼應在每伏前3天連續貼貼敷,一天中上午陽氣初升,此時貼敷效果最佳。

時間

頭伏:7月12日至7月21日;

二伏:7月22日至7月31日;

潤二伏:8月1日至8月10日;

三伏:8月11日至8月20日。

5

三伏貼,預約貼敷方式

醫院:東城中醫醫院

電話預約:010-64070199

微信預約:直接預約

#今日話題互動#

關於三伏貼,你還想了解哪些知識?快通過底部留言告訴我們吧!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