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注冊製改革“科帶創”是最明智的選擇

紅刊財經 黃湘源

科創板先行試點注冊製,創業板也終於坐不住了。九年沒提創業板的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將創業板注冊製改革提上了議程,且不失分寸地將此事提請國家支持,這意味著創業板即使獲準推行注冊製,也是“科帶創”,不存在搶科創板風頭的問題。

科創板試點注冊製是對中國資本市場的極大促動

創業板推行注冊製改革,最好的時機無疑應是十年前開板的時候,即使開板初期與注冊製失之交臂,2013年首次將IPO注冊製寫入中央檔案的時候,創業板也應該隨之聞風而動。可沒等創業板停留在嘴上的注冊製改革轉化為實際行動,擬議中的注冊製改革就分別延緩了兩年。中國資本市場連續兩次延緩注冊製改革的這段時間,恰好正是中國高科技創新企業特別是互聯網企業突飛猛進的黃金時間。嗷嗷待哺的科創企業得不到國內資本市場的支持,不得已紛紛轉道海外資本市場尋求發展。此種背景下,科創板在中央最高層的直接支持下挺身而出率先試點注冊製,其意義不僅在於闖關,對包括創業板在內的中國資本市場也是一個極大的促動。

注冊製早已在市場中被討論了多年,此次明確科創板試點注冊製,既是呼應市場,又有充分的法律依據。以科創板為試驗田推進注冊製試點是2019年資本市場改革的頭等大事,某種意義上,科創板的推出也是中國資本市場對過去三十年所發生問題的一種改革和糾正。如果科創板的試點注冊製有可能在半年內正式啟動,那麽,對於本該在2020年2月28日之前應該有個眉目的整個A股市場的注冊製改革來說,深圳創業板即使只是按部就班地緊緊跟上,時間上也仍猶未遲也。找到自己的正確定位,跟上改革步伐,比追熱點趕潮流的應景式表態更為重要也更為實在。

創業板推行注冊製改革將成為其奮起直追的新起點

注冊製改革在深圳創業板遲遲未能推行,首先不是法律上的原因。這方面的條件即使開板之初或尚不具備,在全國人大授權國務院實行注冊製改革中調整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關於股票公開發行核準制度的有關規定時就已經迎刃而解了。與難以滿足高新科創企業本身的特殊性要求雖有一定關係,如果創業板真想改革,關係也不大。問題並不在於能不能改革,而是想不想改革。當時創業板對取消業績持續增長的要求,適當放寬了財務準入標準,使創業板的準入門檻更加切合了創新企業的特點,並不是沒有過制度上的探索。但好高騖遠、自視過高則成為了創業板高不成低不就的最大問題。一方面,尚未真正學到一點納斯達克的皮毛,就把自己當成了中國版的納斯達克,自然也就不屑於同新三板接軌;另一方面,過高的發行市盈率和一上市就瘋狂炒作的氣氛哄抬下,一不小心反而成了騎虎難下的“神創板”。

時至今日,對於中國資本市場的注冊製改革,“科帶創”已經成為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人間正道。注冊製改革不僅需要勇當試點領頭羊的科創板,同樣也需要創業板、中小板和新三板的適時跟上。如果說科創板將側重於大型創新企業,並同時包容中概股、紅籌股回歸A股,甚至還能接納境外一流優秀企業來華上市,那麽,定位於更好地滿足中小型創新企業IPO的需求,對於創業板來說,則不失為明智的選擇,對於科創板也是很適宜的補充,兩者相得益彰。

創業板當初在探討注冊製改革的時候,原本就曾提出過“探索建立創業板轉板機制,研究建立與新三板、地方股權交易中心對接機制”的思路,現在的舊話重提並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循環往複,而是建立在否定之否定基礎之上的重新定位。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創業板顯然已經當不成注冊製改革的領頭羊了,與其在誰是中國納斯達克的空頭名號上爭先恐後,不如通過反思正視自身的問題,找準適合自己的定位,從而能讓“科帶創”的注冊製改革真正能夠盡快在創業板落地。就此而言,如果深圳創業板真的是發自內心地想要推進和實踐注冊製改革,而不是只看上頭眼色,追趕潮流熱鬧,實事求是地對當年好高騖遠的浮躁進行反思,也可以成為其奮起直追的一個新起點。更好地發現自己身邊俯拾皆是的優勢資源,積極主動地使注冊製改革在“科帶創”的推進上得到更好體現,不失為創業板注冊製改革的一種歷史性選擇。

(本文已刊發於2019年2月16日出版的《紅周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