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原來薏米這樣吃才能祛濕、減肥,趕緊收藏吧!

酸、麻、腫、痛、僵折、變形,活動不便,行動艱難,這些癥狀通通來自於一種疾病--風濕骨病,它被稱為「不死的癌症」!

現在每10個中國人就有1位是老人,每10位老人就有7位經受骨骼退化疾病的折磨!中醫上認為風濕骨病是由風寒濕邪所引起的痹症,」痹「就是人們常說的風濕性關節炎、椎間盤突出以及腰椎上的一些疾病。風濕骨病可不可以治癒?在治療過程中有哪些方法?

今天請到風濕骨病專家陸繼普主任,為大家講解風濕骨病的預防和治療,同時還分享了祛濕的小妙方!

專家介紹

中國小針刀療法專業委員會委員,巴彥淖爾市中醫院原風濕科主任,主任醫師,中國光明中醫函授大學西部區站長。

擅長治療

風濕性關節炎、頸椎病、腰間盤突出、同時也擅長用傳統中醫理論治療心腦血管疾病。

風濕、類風濕的

內因與外因?

風濕骨病的發病原因有內因與外因兩種:

內因:人體正氣不支所導致

外因:由風寒濕邪的侵入導致

發病時有明顯的酸、麻、脹、痛,發病部位發涼、怕風,面對氣象變化,如陰雨天疼痛較為明顯。

一分鐘告訴你:

風濕與類風濕的區別!

風濕:風濕性關節炎北方人多發,是由於溶解性鏈球菌的細菌過敏導致的,多發於身體的大關節處,如膝關節、踝關節、股骨關節、肩關節等,發病時與氣象變化息息相關,陰雨天發病顯著,嚴重時會導致風濕性腦病、心臟病、腎炎、肺炎等。

類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多出現於南方地區,多發於身體的小關節處,如手指、腳趾等,初期表現為早起有晨僵,手指活動不利,嚴重會影響心、肝腎腦等病變。

陸主任提示:捂著點對於風濕骨病的患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但是人體的本身的正氣虛弱,還是容易感召風寒濕邪的;而對於類風濕疾病的患者作用並不大,類風濕是免疫系統出了問題,是人體膠原蛋白的疾病,所以說打鐵還需自身硬,必須要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才可以將疾病擋在門外!

生活起居上

如何預防風濕骨病

1、飲食上要清淡,少食肥甘厚膩的食物。

2、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

3、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不要熬夜。

4、居住環境要通風、乾燥、有陽光。

5、保持愉悅的心情最為重要。

陸主任提示:風濕、類風濕性疾病不單單是老年性疾病,對於類風濕疾病則多發於青少年時期居多,而風濕病為老年人居多,並且還會引發腦血栓、風濕性心臟病等,致殘、致死率比較高,所以更應當引起重視,做到及時預防、及時發現、及時調理。

風濕骨病的調理誤區有哪些?

誤區一:隻止痛不治病

這類人群通常會選擇吃一些止痛藥來緩解疼痛,陸主任強調,這樣的方法,只是暫時緩解、掩蓋癥狀,並沒有消除病痛的根源,長時間服用止疼藥物,還會對身體各器官造成損傷。

誤區二:疼了才治,不疼不治

陸主任強調,這樣的患者其實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的調理怪圈,患者把止痛作為調理的目的,並沒有更好的去除病邪,結果只會導致病情更加嚴重。

十二字口訣

標本同治風濕骨病

溫陽通絡:補益陽氣,疏通經絡。

附子回陽補火、桂枝橫行12經,細辛通行12經、烏梢蛇、地龍善於走竄,這五味中藥共同協調的作用可以溫陽通絡,搜風透骨,從骨頭內部將風寒濕邪驅除人體。經絡通,氣血旺,有利於人體關節的恢復。

健脾除濕:白朮可以健脾燥濕,薏米也可健脾燥濕,白朮偏燥,可以健脾燥濕,薏米可以健脾祛濕,兩味葯共同使用相得益彰,去除濕邪。

益肝健腎

牛膝:牛膝分為川牛膝和懷牛膝,常用川牛膝補益肝腎。

白芍:白芍與當歸配伍可以祛瘀生津、活血化瘀,補益人體正氣,使得人體氣血旺盛。

專家推薦祛濕方

薏米仁紅豆湯

食材:紅豆30g、薏米30g、紅棗6個、水適量、紅糖適量

做法:

1)薏米、紅豆、大棗洗凈用清水泡20分鐘左右。

2)紅豆薏米倒入鍋裡加適當清水。

3)大火燒開,中火煮,直到紅豆開花。

4)加入紅棗再煮15分鐘即可,出鍋可調紅糖食用。

曹清華牌薏辛除濕止痛膠囊採用「開阻除痹」療法,精選11味地道純中藥組方,打開人體痹阻,把體內的寒濕趕出去。

患者服藥後,藥物成分進入病灶,搜風拔痹,溫骨除濕,止痛更治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