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磊:美國如何造就60年房地產大牛市?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夏磊

  基本面支撐、政府支持、貨幣金融助推,成就大牛市。

  二戰結束至次貸危機前夕,美國房地產市場經歷了長達60年的大牛市。1946-2006年,住房新開工保持在100萬套/年以上,年均153萬套;名義房價指數持續正增長,累計上漲24倍、年均增速5.4%,實際房價指數累計上漲121%;住房自有率從1940年的44%提高至2006年的69%。是什麽造就了美國60年房地產大牛市?

  基本面支撐、政府支持、貨幣金融助推,成就大牛市。

  大牛市處於人口和經濟穩定增長、城市化較快的時代背景。二戰結束後,美國每年新增人口保持在200萬以上,1946-2006年年均新增247萬人,較1900-1945年多105萬人。名義GDP從1945年的2280億美元增長到2006年的13.8兆,年均名義和實際增速分別為7%和3.1%。城市化步入尾聲,但仍較快,1950-2000年年均提升0.3個百分點至79%。

  提高住房自有率逐漸成為美國政府的住房政策價值取向。大蕭條之後,美國開啟政府乾預住房領域歷史,羅斯福總統提出“每個家庭獲得體面住房的權利”;九十年代以後,老布什、克林頓、小布什三位總統以提高住房自有率為住房戰略,加強對中低收入和少數族裔家庭的融資支持。

  流動性長期充裕,有效滿足新增住房信貸需求,助推牛市。1944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奠定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1976年牙買加體系延續美元霸權地位。美國享有向全球徵收鑄幣稅的特權,可以輸出通脹,因此貨幣政策長期寬鬆,住房市場獲得充裕流動性,滿足人口增長和城鎮化創造的住房需求。1946-2006年,M2年均增速6.5%,與名義GDP增速基本相當,比實際GDP增速高出3.4個百分點、較1900-1945年的差值多0.5個百分點;同期,居民住房抵押貸款餘額增長442倍,年均增速高達10.5%。

  有因必有果,有什麽樣的制度和政策,就有什麽樣的市場運行結果,美國房地產市場表現與住房制度的三大支柱直接相關。

  住房過度金融化的貨幣金融制度。美元在當前國際貨幣體系中獨具霸權地位,美國政府可以通過超發貨幣向全球徵收鑄幣稅,導致傾向於寬鬆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此外,美國政府為住房金融市場增信,促進住房信貸供給。一級市場通過保險降低信貸門檻,二級市場支持金融機構將抵押貸款出表,導致住房市場過度金融化。2017年,新房銷售中94%為貸款購買。2005年以來,居民住房貸款存量保持在10兆美元以上。2017年人均住房貸款餘額3.7萬美元,全球第一;64%的存量自有住房仍負有抵押貸款;居民債務佔GDP比重79%,高於發達經濟體平均水準。

  供給充足的土地制度。美國土地以私人所有為主,居民住宅用地供給充足。2017年,美國60%的土地為私人所有,38%為政府所有,2%為印第安人保留地,人均私有土地達3萬平。全國居住用地共56萬平方公里,佔國土面積比重達6.2%,人均居住用地面積高達1728平。土地制度有效保障住房供給足而價格低。在上世紀60年代,美國就實現套戶比超1.1、住房自有率超60%,至今保持在1.15和64%左右;60%的住房為擁有3個甚至更多臥室的大戶型,平均每房間人數超過1人的住房僅佔2.1%,擁擠程度很低;62%的住房為獨立式單戶住房,新建單戶住房平均建築面積近250平,人均近100平。

  輕買方重賣方的稅收制度。交易環節輕買方重賣方,對短期投機行為從重征稅,但抑製作用有限。房地產轉讓稅費,包括轉讓稅、記錄稅(費)、抵押貸款稅等項目,主要以成交房價為稅基,通常總和成本不超過5%,買賣雙方共同分擔,買方所承擔交易成本普遍不超過3%;賣方還需承擔雙方的經紀人傭金,賣方總交易成本可達10%。對賣方還徵收資本利得稅,持有1年以上的聯邦稅率0-20%,持有不到1年的則納入個人所得稅綜合徵收,聯邦稅率10-37%,稅負更重。七十年代以來,資本利得稅收入波動顯著,且與房地產市場冷熱基本同步,住房投機活動存在周期性活躍和冷卻現象,並未受到有效抑製。

  (完整版報告見微信公號:夏磊地產觀察)

  (本文作者介紹:恆大研究院副院長兼首席房地產研究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