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孩子要經歷什麽,才能懂得學業的重要、父母的不易?

文章開始之前,我們先來看兩個關於環衛工人的事例:

每個周末的清晨,這個小男孩都要幫做環衛工的母親打掃街道。打掃完了,母子倆還會一起歇一歇,說說話,溫情的畫面令人感動。

一名體型較胖的年輕女子,用手狠狠地拽著一個環衛工人拖行數米,旁邊其他環衛工急忙上前攔架。原來是女兒在向母親要錢!

這位母親已經快50歲了,做環衛工10多年,一個月才幾千塊錢。她的女兒也已做了母親,還隔三差五伸手向母親要錢,不給錢就辱罵、吵架、打架……

同是環衛工的子女,為什麽這個小男孩這麽體恤母親,而那個年輕女子卻成了“白眼狼”呢?

蜜裡泡大的少年,如何懂得愁滋味

有人問小男孩的母親:你家孩子真懂事,是怎麽教育的?

這位女環衛工不善言辭,說不出太多的教育道理來,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我們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嘛!”

窮人的孩子中,有很多很懂事,也有很多很任性。我相信,一定存在某種因素造成了這種區別。這種因素究竟是什麽呢?看到下面的故事後,我恍然大悟。

某君高中時沉迷網絡,時常半夜翻牆出校上網。一日他照例翻牆,翻到一半即拔足狂奔而歸,面色古怪,問之不語。從此認真讀書,不再上網,學校盛傳他見鬼了。後來他考上名校,昔日同學問及此事,他沉默良久說,那天父親來送生活費,捨不得住旅館,在牆下坐了一夜。

有沒有被這個父親感動到?可是假如這個父親的艱辛,沒有被調皮搗蛋的兒子意外發現,兒子會洗心革面嗎?

孩子不是天生就懂得體恤父母,他們只有切切實實感受到了父母的艱辛和苦難後,才會對父母心生感激,進而對自己嚴格要求,不辜負父母的一片苦心。

父母過度“呵護”是一味“毒藥”

當下的中國,有一個很可怕的現象——“全民富二代”。

富人家的孩子當富二代養,窮人家的孩子也當富二代養,“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有不少父母,不顧家庭資源稟賦差異,百般努力、傾盡所有,讓孩子享受最好的生活條件。夫妻倆加上四個老人,六個人照顧一個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真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放在過去的確是成立的。上學時,我拚命地努力,想通過學習,去爭取更好的生活。我從來不大手大腳地花錢,因為我知道,父母供我讀書的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不僅是我,那個時候,我身邊大多數的孩子都是這樣。

現在,一些條件並不寬裕的家庭,覺得虧欠了孩子,擔心孩子被別人家孩子比下去,產生自卑心理,反而更加嬌慣、寵溺孩子。大多數的孩子都過著一種享樂的生活,熱了有冷氣機,冷了有暖氣,家家都有零食吃,人人都有新衣服穿。父母再苦再累,也捨不得孩子吃苦受罪。

當父母恨不得把全世界所有的好東西和所有的愛都給孩子時,卻忘了告訴孩子一件事:生活的艱辛,是難以想象的。父母的過度“呵護”,對於孩子們來說,無疑是一味“毒藥”。孩子們心安理得享受著一切,根本不知道知足、感恩和體貼父母,更不知道生活的不容易。相反,還滋生了很多虛榮、懶惰的壞毛病。

所謂富貴病、難適應,都是矯情

知乎上曾有一個很熱的帖子,說的是在外留學的富二代,不學無術、不能適應,對在國外學習和生活都產生了極其嚴重的排斥感,勉強混完一個學期後,意圖退學。

他的爸爸二話不說,讓他假期不要回國,不能在家呆著,必須出去打工。

找到一份在中餐館的工作,少年開始了“水深火熱”“暗無天日”的日子。

“餐館的老闆極其苛刻,什麽髒話累活都扔給我,我的主要任務就是洗碗,拖地,剁菜,搬飲料,以及頻繁地炒飯,有一段時間我連做夢都夢見自己在炒飯。還要聽命於其他店員的指使,哪裡垃圾該倒了,哪裡廁所堵了,他們上嘴唇一碰下嘴唇,我就得屁顛屁顛地去解決。店裡打工的人都沒有文化,沒有綠卡,不會英文,但我是新來的,而且職位最低,自然沒有地位。到了晚上下了班一群人合住在一個房間裡,完全沒有隱私。他們睡覺打呼,這對睡眠極淺的我來說又是一種折磨,常常整夜整夜地睡不著,第二天起來乾活根本沒精神又要被人罵。”

一個月後,拿著辛苦賺來的血汗錢,他灰溜溜地回到家裡。爸爸意味深長地說了一番話:

不是每個人都得循規蹈矩地上完高中上大學,上完大學去公司當上班族的。只不過如果不走這條相對輕鬆的路,那擺在大多數人眼前的就只有乾粗活苦活累活。可是乾粗活也是分人的,有的人乾得了,有的人就乾不了。

有的人沒有條件也沒有選擇,只能乾粗活,那沒什麽好說的;可有的人如果明明有好的條件和機會卻任性地放棄錯過了,將來可是要後悔莫及的。當然,要是有人天賦異稟,3歲識譜、5歲編曲或者18歲就能打NBA,那這些話不適用他。否則,好好讀書永遠不會讓人吃虧。

從此少年認真學習,再無不適應。原來所謂的富貴病、難適應,都是矯情,吃一吃苦就好了。

勤奮和努力,是給孩子最好的饋贈

我們沒有讓孩子遠離他鄉異地求學的條件,但依然可以在日常中讓孩子有更多體驗,提供機會讓孩子收獲磨練。

我一侄子今年參加完中考,接下來就是一個長長的假期。他爸媽讓我幫忙,介紹到我家附近的奶茶店打工,體驗生活。

每天回來,都有新的話題,要麽告訴我們一天做了些什麽,要麽就是店裡來了些什麽人,還知道了一些送快餐的騎手和一些業務員的事兒,說的頭頭是道的。

有一天我問他:上班容易不?他說:也容易也不容易,我上班這幾天,把一輩子的哥姐都給叫了,臉都笑僵了。我問怎回事兒?於是,他給我來了以下表演:

“哥,來啦!喝點什麽?”

“好咧姐,你稍等,坐一會兒,馬上就好!”

“哥,進店來坐一會兒吧,有免費WIFI,有冷氣機!”

“姐,你是喝橙汁還是喝奶茶,姐,糖要多加還是少加?姐,兩杓糖夠嗎?”

“姐,味道怎麽樣,多提意見,姐!”

“姐,你慢走,沒事兒過來玩兒啊姐!”

他吧啦吧啦,一口氣說了一大串,笑得我直不起腰來。

我說:“真是不容易呢!等你發了工資,你就拿著這錢去旅遊吧!好好犒勞一下自己!”

他說:“算了吧,我不想去旅遊了!”

我說:“為啥?你不是早就想去了嗎?”

他說:“我還是拿這錢到時候孝順孝順我爸媽,孝順孝順我奶奶,給他們買點東西吧!”

我把這話轉告給他爸媽,他們倍感欣慰。

給孩子再好的教育,都不如讓他親自去感受一下,成人世界的“不容易”!正如曾國藩所說:“子侄除讀書外,教之掃屋、抹桌凳、收糞、鋤草,是極好之事,切不可以為有損架子而不為也。”

今天的父母,總想著把最好的條件給孩子,這其實是在害孩子。成長過程中,物質越充裕,精神越疲敝;精神疲敝時,創造物質的腳步自然會停歇。反之,給孩子真實的成長,讓孩子懂得困難與艱辛,教孩子珍惜饋贈與財富,引導孩子依靠勤奮和努力,才是對孩子最深邃的饋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