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金庸電影從來沒出現過春天

武俠小說泰鬥金庸駕鶴西去,華人世界一片哀悼之聲,也有人翻檢出由金庸小說改編的影視劇一番緬懷。

相比而言,電視劇領域格外熱鬧:香港TVB版風行一時,後來台灣製片人楊佩佩接棒,再到內地張紀中開啟金庸武俠劇新世紀,可謂常拍常新。反觀影壇,華語武俠大片風潮早已由盛轉衰,近些年也甚少在大銀幕上見到金庸題材。

不過,近年傳陳嘉上要拍電影版《射雕英雄傳》,還會拍成三部曲,“就像《哈利·波特》那樣”;那邊廂徐克籌拍的《神雕俠侶》也在全球招募新人演員……

莫非,金庸電影將迎來又一春?

這樣說其實很勉強,因為金庸電影從來就沒有出現過春天。隨便翻開一部香港電影史,在濃墨重彩書寫的武俠功夫片篇章裡改編金庸的電影屈指可數。究其原因,用導演張徹的話來說,“查良鏞兄為人沉著厚重,其作品如長江大河;我卻是反叛尖銳的性格,只是激流瀑布,故此我只能表現他作品的一枝一節。”

一百分鐘左右的電影,無論是胡金銓的寫意優雅式武俠片,還是張徹的暴力美學式武俠片,都難以容納金庸以長篇體量講述的“英雄之旅”。所謂表現“一枝一節”,比如像楊過斷臂的殘酷血腥場面,催生了名動一時的《獨臂刀》,已與金庸無關。

相比之下,古龍小說天生適合搬上大銀幕,因其本身具有簡潔明快的影像式結構,甚至小說創作本身都曾受過希區柯克等好萊塢電影的影響。

於是乎產生了這樣一種悖論:香港導演大多有個金庸夢,但要拍金庸小說又是自討苦吃。

比如許鞍華1980年代拍《書劍恩仇錄》,跑去內地拖了三年;盤點金庸小說的經典銀幕形象,大多繞不開林青霞的東方不敗,但恰恰是這個角色,讓金庸大光其火。徐克玩顛覆玩得天馬行空,全然不看這個武俠世界造物主的眼色——

金庸自己說,“我把男性與女性的不同特點區分開來,不喜歡男人的女性化,也不喜歡女人的男性化”,哪能容忍東方不敗成為變性人。

至於王家衛版的《東邪西毒》,借用小說人物名字借樹開花,坊間未見金庸評論,想來也不甚樂觀。

算來算去,能讓金庸滿意的銀幕形象可能只有周星馳版的韋小寶。據說對於星爺飾演韋小寶,金庸評價“不做第二人想”。電影版《鹿鼎記》裡的韋小寶人設不改,忠於原著精神,星爺演繹起來相映生輝。

不僅如此,後來他拍《功夫》用到“神雕俠侶”、“蛤蟆功”等名號,據說還專門支付版權費用。

至於後來者如何拍電影,金大俠也無從置喙了,“眼不見心不煩”。(長鳳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