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多部門負責人回應市場高度關注話題:新一輪加征關稅影響可控

美方於5月10日啟動對約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25%關稅,到目前已近一個月。新一輪加征關稅會對中國經濟產生哪些影響?如何應對可能的衝擊?近期,針對市場高度關注的農產品、製造業、外貿、外資、金融市場等焦點領域話題,多部門有關負責人密集發聲。無論從宏觀經濟還是從個別處在“風口浪尖”的領域來看,新一輪加征關稅對中方影響可控。專注做好自己的事情,持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中國經濟穩得住。

實體經濟“西方不亮東方亮”

工信部副部長王志軍介紹,據統計,對美約2000億美元出口商品佔2018年中國對美出口額的41.8%,但隻佔中國對外總出口額的8%。在受影響企業中,外資企業數量約佔50%,其中很多是美國企業。“在一定程度上,加征關稅會導致企業經營成本增加、競爭力下降和訂單減少,但目前看影響總體上是可控的。”王志軍說。

實際上,今年1至4月,中國製造業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11.4%。包括特斯拉、巴斯夫在內的一些企業正加大對中國的投資力度。根據最近中國美國商會調查,只有約2%的美資企業計劃退出中國市場。“外資企業越來越重視中國市場,對於扎根中國、面向中國市場的外資企業,受中美經貿摩擦的影響是有限的。”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說。

在美多次加征關稅背景下,中國也采取了必要的反製措施,其中特定領域,比如農產品的進出口備受關注。中國進口大豆如何補缺?出口農產品往哪兒銷?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韓俊表示,失去中國市場是美國農民不可承受的,但在自美大豆進口大幅減少的情況下,中國有能力、有信心通過豐富的政策工具和多元的供應來源,保障國內供需平衡。出口方面,西方不亮東方亮。韓俊說,中國一方面繼續加大力度開發東盟、日本、歐盟等傳統市場的潛力,另一方面強化與“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投資合作,積極開拓新興替代市場。

西方不亮東方亮,對企業經營也是如此。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翁傑明表示,經過多年努力,中央企業已和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開展全方位合作。相信這些合作互利共贏的效果將不斷顯現,進一步拓展企業的國際發展空間。

金融市場平穩有韌性

在經貿摩擦背景下,匯市、股市等方面的表現也備受關注,中國金融體系能應對外部衝擊嗎?

看人民幣匯率,市場狀況依舊平穩。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表示,匯率對市場預期有所反應是市場經濟的內在邏輯,也是匯率發揮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作用的體現。目前雖然匯率出現一些偶發性超調,但市場狀況是平穩的,沒有也不允許“出事”。

看資本市場,影響程度可控。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表示,從一段時期市場運行情況看,資本市場已經逐步消化和反映了中美經貿摩擦的影響,說明資本市場韌性在增強,抗風險能力在提高。

“坦率地說,去年中美經貿摩擦剛發生的時候,大家思想準備不足,有點心裡沒底,金融市場反應有些過度,股市、匯市出現較大波動。但經過一年多,大家看下來問題沒那麽嚴重,實際對經濟的影響很有限。”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說,到目前為止,今年的金融市場,無論是股市、債市,還是匯市都是比較穩定的,相信後面的影響會更小一些。

郭樹清表示,近年來,中國持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優化機構體系,規範市場秩序,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金融風險,金融亂象治理效果明顯,行業運行平穩,風險總體可控。

專注做好自己的事

“應對中美經貿摩擦,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多位負責人這樣表示。

在實體經濟方面,王志軍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落實好減稅降費舉措,優化供給結構引導釋放內需增長潛力,加快培育壯大新動能和優質企業,實現工業經濟平穩運行和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在金融領域,郭樹清表示,金融業要持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提高金融供給對實體經濟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同時將堅持不懈治理金融市場亂象,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防範風險,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與此同時,中國還將堅定不移擴大開放。

多措並舉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王受文表示,近期大規模減稅降費,進一步提升貿易便利化水準等措施給外貿企業帶來利好。今年還將繼續加快推進自貿區建設,積極發揮自貿協定作用;支持企業開拓多元化市場,更大規模增加商品和服務進出口。

持續放寬市場準入、改善營商環境。王受文說,今年7月1日前還將頒布新一版負面清單,在去年48條基礎上繼續壓縮,目前正在制定《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範圍。未來還要新布局一批自由貿易試驗區,加快探索自由貿易港建設,推進國家級經開區創新提升,為外資企業提供更好的投資平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