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最火工作看過來!1年薪水漲60%,應屆博士年薪80萬

來源:Wind金融終端 移動APP

一年前,針對人工智能(AI)領域的應屆畢業生,碩士生約莫能拿到30萬元的年薪,博士生則鋼彈50萬元。

一年後,有企業給應屆生的薪水拔高了10%-20%;也有企業上漲幅度更大,尤其是給博士生的薪水從去年的50萬元年薪升到80萬元

無獨有偶,在20天前,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強調,要深刻認識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大意義,加強長官,做好規劃,明確任務,夯實基礎,促進其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推動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發展。

最高級別會議加持人工智能,這個產業到底有多緊俏?

應屆博士生年薪1年漲30萬

近日,第二十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人才與智力交流會在深圳召開,人工智能人才薪水之高、漲幅之大,頗有令人瞠目結舌之感。據第一財經報導稱,去年的深圳人才高交會上,前來招聘AI人才的酷派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劉銘卓表示,他們給應屆畢業生的年薪是30萬-50萬元;畢業生待滿三五年後,薪水能拿到80萬元以上。

據了解,這基本上代表了大部分企業的開價。不過今年,AI人才薪水仍在持續攀高。

柔宇科技人力資源劉慶洋告訴第一財經,他們正計劃建人工智能研究院,招聘AI人才也即將提上日程。

“根據我所接觸的企業招聘圈和獵頭圈,人工智能圈招聘的熱度不減。 那些核心人才大多集中在大型互聯網企業,對於核心崗位的基礎人才,他們大多開價50萬元/年。”

數據來源:騰訊研究院《2017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書》

數據來源:騰訊研究院《2017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書》

他還不清楚如果招AI人才,具體要開多少價位。但他確定的是,這些人才看重的不僅僅是薪酬,還看重平台和穩定的前景等。他們要搶人的話,只能開價更高。

深圳一家知名企業正在布局無人駕駛,公司人力資源人士李明表示,雖然行業還沒進入爆發式增長的階段,但是在核心崗位,給應屆生的年薪仍然提高了10%-20%。

深圳當地一家研究雷射雷達的企業人力資源人士劉松明確表示,去年,給碩士應屆生的年薪是30萬元左右,博士生是50萬元。今年,碩士生的待遇基本沒怎麽變,但博士生的年薪提高了,好的能拿到80萬元,比去年高了30萬元。

在經驗豐富的人才稀缺的背景下,應屆博士生相對於碩士生而言,更是“香餑餑”。他們大多已經跟隨導師做過相關的項目,並因此積累了一定的AI技術和經驗,因而很受企業的歡迎。

而對劉松所在的企業而言,他們有底氣大幅提高價格的一個原因是,前不久,他們公司剛獲得了幾個億的資本融資。

人才缺口巨大

“獵頭”安仕達谘詢的業務拓展總監李尚錕對第一財經記者說,博士生薪水從50萬漲到80萬,完全有可能。“因為整個市場人才真的太稀缺了!國內國外,皆是如此。”

從5年前開始,就有企業開始接觸他們尋覓AI人才,但是他發現,最近兩三年才是AI人才需求的井噴期。

最近,他們剛拿下廣東一家AI企業的訂單。“他們希望我們尋找算法類的AI人才。這樣的人才並不好找,尤其在華南。他們之前自己也找了兩三個月,一無所獲。雖然也找到一些有意向的求職者,但是有些人手上有兩三家其他企業的offer(錄用函),有些人則是更看重公司的前景或創始人背景之類,最終都沒有去他們公司。”

雖然他們機構為企業牽線搭橋尋找AI人才已有數年,但是真正成交的職位數量並不多。“歸根到底還是市場競爭太大了,有些客戶的職位,我們聯繫的人才雖然有意向,但是他們要麽手裡有其他的offer,要麽被原來的企業挽留。”

競爭到底有多激烈?從需求和供應的差距之間,就能窺見一二。

從需求端來看,在政策和技術的推動下,資本紛紛加大布局人工智能產業的力度,不斷有新的AI企業冒出。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兩年來,以阿里巴巴集團為代表的國內領軍企業紛紛布局人工智能產業鏈,希望在全球人工智能領域搶佔高地。

正如《2017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書》中指出,為爭搶優秀人才傾其所有已成為所有AI公司正在做的同一件事情。過去3年中,AI相關崗位平均招聘薪資正以每年近8%的速度增長。

到2017年,人工智能崗位平均招聘薪資已達2.58萬元/月,遠高於一般技術類崗位。

長期跟蹤研究AI領域的騰訊研究院研究員俞點對第一財經表示,累計到去年,國內已有幾萬名AI領域的畢業生了。今年因為國內高校AI相關課程的畢業生數量增加了,加上一些人才轉型到AI領域了,所以今年AI人才數量有顯著提升,但是這並未改變人才數量少的現狀。需求遠大於供給,市場的人才缺口仍是百萬級的。

她補充道,雖然沒有確切的數據,但是根據市場反饋,AI領域應屆畢業生的薪水一直在漲,尤其是博士。

下一輪技術革命

要說到人工智能走進我們的生活,要數AlphaGO戰勝李世石九段,這標誌人類最後棋類智力堡壘的失守,人工智能行業熱度被徹底引爆。

2017年10月,DeepMind推出AlphaGO Zero,AlphaGO Zero在沒有人類經驗情況下通過自我對弈實現自我學習,這意味著部分領域的人工智能不需要人類經驗就能實現智能化。

谷歌 AI 團隊新發布的 BERT 模型,在機器閱讀理解頂級水準測試SQuAD1.1 中表現出驚人的成績:全部兩個衡量指標上全面超越人類。

人工智能領域種種“科幻”般的突破意味著,它如果現實應用,必然引領下一輪技術革命,促進經濟增長。如:

替代固定、繁瑣和標準化工作,釋放勞動力,既緩解人口老齡化時代勞動力短缺,也提升勞動生產率,如機器翻譯替代部分翻譯的工作,智能分發替代部分編輯的工作,智能語音替代部分客服助手工作,未來的自動駕駛將替代駕駛員工作;

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如智能分發將資訊、廣告等資訊資源精準投放給需求用戶。

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事實上,在此之前,人工智能已經是國家科技發展戰略,且政策支持力度逐漸加大。

2016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資訊化部、中央網信辦聯合印發《“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

2017年,人工智能形成了獨立戰略規劃和實施細則,且進入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九大報告。

7月,國務院關於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通知;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發布《關於組織實施2018年“互聯網+”、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和數字經濟試點重大工程的通知》。

國外,2016年,美國白宮陸續發布了《為了人工智能的未來做好準備》、《美國國家人工智能研究與發展戰略規劃》和《人工智能、自動化和經濟》等報告,為美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制定巨集偉藍圖。此外,法國、歐盟和日本也均推出了人工智能戰略。

已融入多個生活場景

事實上,人工智能已經走入社會公眾生活,隻不過,尚處於初級階段。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沃爾沃將於明年開始向優步交付自動駕駛汽車。沃爾沃CEO表示,預計首批汽車將於明年如期發貨。2018年7月百度自動駕駛技術也已進入商業化階段,百度和金龍客車推出的首款商用型L4級自動駕駛客車“阿伯龍”正式量產下線,將在北京、雄安、深圳和日本東京等地進行商業化運營。

新的技術革命吸引了大批巨頭,Facebook、Amazon、Google、Microsoft和百度甚至布局了芯片、技術平台/框架、消費級產品和行業解決方案的人工智能全產業鏈。其中,智能音箱Echo、智能超市Amazon go、TensorFlow系統、小冰聊天機器人、Watson、Apollo、DuerOS均已成為行業內的現象級產品。

根據賽迪研究院估算,2018年AI市場規模預計達2697.3億元,且呈加速增長態勢。《經濟參考報》統計國內外20家權威機構預測數據,未來十年AI將使全球GDP增長12%,近10兆美元。從中國來看,根據國務院發展規劃,2020年、2025年和2030年中國AI核心產業規模將分別超1500億元、4000億元和10000億元,並且帶動數兆規模的相關產業。

三季度獨角獸指數:AI領域正一步步擴張

中國的獨角獸企業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互聯網服務:這類獨角獸的特點是基於互聯網的生活型服務企業,涵蓋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含了螞蟻金服、支付寶、美團點評、餓了麽、攜程、滴滴、摩拜等。

第二類是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因素與製造業三者相融合:這類企業有一些已經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像是智能手機方面的華為、小米、魅族等,智能汽車領域的大疆、蔚來汽車等。利用了其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優勢,與中國製造優勢相融合取得的成就。

第三類是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核心技術領域:這類企業在所處領域已經具有非常強的競爭實力,但還不為社會大眾所熟知。在人工智能方面,曠視科技Face++、商湯科技、極鏈科技Video++分別在人臉識別、影像識別、影片識別等領域領先。數夢工廠、金山雲等依托關聯方優勢分別在政務、企業等領域構建起雲計算和大數據的服務模式。

從以上分類可以看出,當代的獨角獸企業,絕大多數都與AI技術崛起密不可分。隨著AI的發展,AI技術是高科技領域中絕對無法回避的技術,隨著電腦等技術的進步,AI所承擔的角色也必將越來越重要。從1955年達特茅斯會議標誌著AI的誕生,到兩年後的弗蘭克?羅森布拉特開發了第一個人工神經網絡“Perceptron”,第一次將人工智能推向高峰。2006年GeoffreyHinton提出“深度學習”神經網絡,這一研究發現使得AI性能獲得突破性進展。技術上,數據資源和計算能力的增長也對AI的發展起著關鍵作用。

多個研究機構近期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目前有大量資金正流向AI及相關領域,特別是AI與其他行業的應用結合層面,中國企業在這一層面的融資額已逼近美國。可以說,在政策及資本等多項利好的加持下,中國AI創企的未來值得期待。

人工智能專業“興建潮”

2017年12月,騰訊研究院和BOSS直聘聯合發布《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書》顯示,全球AI領域人才約30萬,而市場需求在百萬量級。全球每年畢業於AI領域的高校學生約2萬人,遠遠不能滿足市場對人才的需求。

繼2017年中國科學院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設立人工智能學院之後,2018年,清華大學、南京大學等一批高校也紛紛設立人工智能學院或研究院。

南京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院長周志華介紹,今年學院首批招收大學生共80人,是南京大學理工科最受考生歡迎的專業之一。2019年擬招收研究生35人,2018年秋季推免生申請者(優秀應屆大學生免初試攻讀碩士研究生)已經近千人。

我們可以來看看部分高校(含中科院電腦所)人工智能專業,希望可以得出中國未來三年產出的AI人才的專業和大致數量,具體情況如下:

國內32家開設人工智能相關專業的高校一覽

在馬薩諸塞大學發布了全球院校電腦科學領域實力排名榜單中,如果隻考慮大 AI 領域的排名:

排名第一的是卡內基梅隆大學(CMU);

第二是清華大學;

第三是康奈爾大學;

第四是北京大學;

如果將大AI領域這一單獨大類拆分,僅從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這一個細分領域排名的話,清華大學力壓CMU,排名全球第一,北京大學排名第四。

不同於 US News 和 World Report 的方法(僅僅基於調查),CSranking 的排名主要依據各個高校在電腦領域的頂級學術會議發表的論文數量,度量了絕大多數院校教員在電腦科學領域的各大頂會所發布的論文數量。這樣能夠幫助人們更好的了解,全球各家大學在電腦科學領域體系與師資方面的實力。以下是清華大學的文獻發表方向如下:

終歸到底,技術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所以國家將AI人才建設如此重要的位置。

據業內人士介紹,北美地區人工智能開發相關職位的供求比例接近1:3,而國內這個數字則僅為1:10。據工信部教育考試中心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我國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過500萬人。

高盛發布的《全球人工智能產業分布》報告中稱,2017年全球新興人工智能項目中,中國佔據51%,數量上已經超越美國。但全球人工智能人才儲備,中國卻只有5%左右。這些數據都表明中國市場對人工智能專業人才的需求迫切性。

圖片來源:騰訊研究院《2017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書》

不過,人工智能本科教育相較於市場招聘需求依舊存在局限性。

周志華說:“人工智能有著龐大的知識體系,對應著多門課程,以電腦科學與技術學科為例,本科課程目前很難滿足培養具有人工智能領域源頭創新能力、能夠解決企業關鍵技術難題的高水準人才需求。”

Wind綜合第一財經、21世紀經濟報導、電子產品世界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