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上世紀初英國組建中國步兵團:簽合約上崗,待遇福利遠超清廷

維多利亞女王的中國第一步兵軍團,英文名為“The Chinese Regiment”,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華勇營。作為一支類似法國祖阿夫軍團的武裝,他們參加過威海衛勘界事件和庚子戰爭,憑借著對雇主過人的忠誠和出色的戰鬥力,贏得了英國國內輿論的一致好評,以至於風頭蓋過了成立更早的香港軍團。直至1906年,他們才被徹底遣散。

1·募兵和編制

中國在甲午戰爭的失敗打破了英國奉行的“直隸灣列強均勢原則”政策。

1898年,德國和俄國相繼租借了膠州灣和亞瑟港(旅順)。為捍衛聯合王國在中國直隸省和直隸灣的利益,英國迅速作出反應,於同年7月1日和清政府簽署了《訂租威海衛專條》,將山東半島最東端、面積約285平方英裡的威海衛置入囊中。

▲威海衛租界範圍

當時正在南非和布爾人打得你來我往的聯合王國沒有余力調遣歐洲人部隊或印度人部隊保衛威海衛。英國人轉而依照太平天國戰爭的經驗,準備在租借地內成立一支以“常勝軍”為模板的殖民地軍隊。至此,由中國人列兵和英國人軍官組成的華勇營應運而生。

華勇營成立之初的額定編制為1000人,實際人數最少時為500餘人,最多時為1300餘人。這種人數的變化主要是視軍事需要的變化而變化。

▲威海衛市旗

華勇營的軍官和士官按國籍可以劃分成兩類。

第一種是英國人。從英國或印度的軍隊中選拔出華勇營的中高級軍官,如擔任上尉者需要有6年的服役經驗,擔任少尉需要有4年的服役經驗,除此之外還要有一份健康證明。士官方面盡量挑選有過在中國或印度服役的英國士兵,要求過往品行良好,年齡在25歲以下,且未婚。

第二種是中國士官,他們不得擁有中士以上及中士的職銜,但他們構成華勇營中數量最多的下士群體。

普通列兵則全部是中國人,基本上都是山東人和直隸人。據1901年的統計,華勇營計程車兵有56%來自山東,另外英國人又在天津等處招募了400多名直隸人。來自威海衛本地計程車兵很少,他們的比例通常在10%以下,這離不開當地士紳的威脅性言論。

入選華勇營計程車兵體格和精神面貌均十分良好,年齡在19歲-24歲之間,平均身高為1.76米。他們大多是山東農民的兒子,也有來自天津的直隸市井流氓和清朝退伍兵痞子。他們和英國人簽了為期3年的服役合約,這份合約有“雇主有需要服役期可延長至4年”的額外條例。

▲鼓手

2·待遇和後勤

鑒於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的中國北方“反洋情緒”高漲,英國陸軍部給予了華勇營極為優渥的待遇,每年撥出的軍費高達30000英鎊。這麽大的一筆錢用於支付華勇營的夥食費、服裝費、工資,購買和維修武器等費用,還沒有算上修築足以媲美倫敦、開普敦等地營房的威海衛軍營費用。

華勇營軍餉之高,比過去的常勝軍和當時的新建陸軍有過之而無不及。入伍前3個月的工資為5元(足色的鷹洋),後3個月的工資為6元,六個月後的工資為8元。表現良好,另有犒賞。若表現出色,則擢升武牟(士官),每月工資12元。

▲華勇營軍餉統計表(1901年-1902年)

每月8元或12元的工資放在當時是什麽水準?要知道在清末,山東人從北京買一個老婆也只需要80元,加之華勇營士兵的食宿服裝是完全免費提供的,這意味著一個士兵只要在3年內省吃儉用,退伍後就可以娶妻置地,過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華勇營早期軍裝

夥食方面,華勇營又賽過了清朝新建陸軍3到4條街。和以大米為主要營養攝入的中國軍隊不同,華勇營有豐富的肉類蛋白質和新鮮蔬菜作為副食,逢年過節宰牛殺豬不在話下,日常都有從當地購買的魚肉和家禽肉,英國人還從坎通運來了糖作為廚房調味品。做飯和取暖用的柴禾不用便宜而一燒就冒濃煙嗆得人直流淚的濕柴,全是品質好價格貴的乾柴。

▲夏季便裝和冬季製服

服飾方面,華勇營的軍裝以中國人的口味製訂便裝和禮服以及冬裝等多套。常見的華勇營士兵的軍裝是閱兵時用的禮服:藍色小頭巾,下擺開到腰間的藍色或黑色的立領製服或襯衫,雙排或單排的5顆黃銅紐扣,黑色馬褲,深色綁腿,黑色皮靴。庚子戰爭後,英國為表彰華勇營的赫赫戰功,特地設計一種別在頭巾上的帽徽:圖案是天津城門樓,上面寫著“天津”2個繁體字,下方刻著“THECHINESE REGIMENT”3個英語單詞。

▲華勇營的帽徽

武器裝備方面,建制齊全的華勇營下轄有炮隊、騎兵連、長槍連、機槍連、步兵連等部門。士兵使用清一色的馬提尼-亨利式步槍,重武器有野戰炮和馬克辛機槍。

馬克辛機槍和馬提尼·亨利步槍

3·訓練和軍紀

廣東有句俗語叫食得鹹魚抵得渴。

華勇營的訓練和紀律用繁重和嚴苛來形容並不為過。

配給華勇營的軍官非常重視訓練,迥異於”訓練虛無主義“的清軍,堪稱”日日馴良,一日兩訓“,訓練內容和英國本土軍隊類同。華勇們不但需要掌握槍炮使用技能,還有越野拉練、跨越障礙物等體力訓練。這種訓練哪怕是在戰爭時期也從不落下,在庚子戰爭期間,無論是進入北京後的調整期,抑或是河西務駐防時,軍官們不管士兵是否在其他的崗位上,仍然要求他們每天訓練

▲白刃訓練

經歷了這種優良部隊唯一來源的踏實訓練後,英國軍官們對華勇營充滿了溢美之詞,用”人人都是百發百中的神槍手”“失去他們這種優秀將士會是大英帝國的慘重損失”來讚美他們。

不過華勇營的品行不比同行的法國祖阿夫軍團強,在軍營內經常賭博和酗酒,在軍營外敲詐老百姓,破壞英國政府的名譽,還時不時有攢夠錢就開小差的家夥。英國軍官不得不設立一整套嚴厲的軍紀來約束他們的手下,禁閉和體罰是家常便飯。

尤其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華勇們對禁閉這種懲罰甘之如飴。因為英國人的牢房乾淨整潔,有一日兩餐,關在裡面的人可以舒舒服服地休息一整天,不用從事艱苦的訓練和任務。

▲和外國遊客合影

為了遏製華勇營的劣習,英國軍官想出了一種寓教於樂的辦法。他們認為士兵們的劣習源自多餘的空閑時間。在比較繁忙的夏秋季,英國軍官帶領他們威風凜凜的戰士們出現在港口,接受歐洲來客一整個下午的檢閱,隊列整齊、臉龐乾淨的華勇營總能獲得如潮好評,隨後傍晚來一頓奢華的加餐!在單調的春冬季,英國軍官允許華勇們借出軍營的馬匹,讓他們每周都有兩天的時間在乾燥的田野上打兔子取樂。另外,軍營裡有馬球場和足球場,四季都對華勇開放

4·威海衛慘案

華勇營自1899年建軍至1906年徹底解散,只存在7年,當中他們隻參與了兩次真正意義上的軍事行動。第一次就是震驚中外的威海衛慘案。

英國租界威海衛沒有第一時間進行勘界,直到1900年,中英雙方才組成勘界委員會進行聯合勘界。同年3月初,勘界的消息傳遍山東省全境,一時之間謠言蜂起。威海衛附近的村民們誤信謠言,認為英國人名為勘界實為收稅,要對村民的女人、牛、豬征稅。

▲下鄉戒備的華勇營

威海衛老農當下急紅了眼,雞毛信瘋傳各村,當即由鄉紳帶頭組成了集會,要把紅毛鬼攆出山東。

3月25日,鮑爾上校奉命率領420名華勇營士兵前往薑南莊解散村民集會並逮捕頭目,同時威海衛最高軍政長官指示華勇營要盡最大的努力避免與村民們衝突

3月26日,鮑爾上校和他的手下在薑南莊的一座廟中找到正在集會6、700名村民。起初,憤怒的村民吵吵嚷嚷,大有”衝冠一怒為增稅”的勢頭。鮑爾及時下達讓華勇營上刺刀的命令,白森森的刺刀直指手持各色武器的村民,瞬間就讓村民恢復了冷靜。村民被繳械後返回各村,組織集會的幾名頭目被帶走,無人受傷。

儘管華勇營出色的完成了任務,但事情沒有結束,更大的暴力行動還在後頭。

▲勘界事件

5月5日,在野外執行勘界事務的中英聯合勘界委員會遭到1500名村民的突然襲擊,保護委員會的只有90名華勇營士兵。面對蜂擁過來的同胞們,華勇們沉著冷靜,第一輪齊射就擊斃了19名村民,迫使其他村民逃跑,使委員會轉危為安。事後,這些忠誠計程車兵們每人拿到3元的犒賞。

5月6日,村民衝擊了華勇營在草廟子村外的臨時營地。這次攻擊的規模比昨天還要大,有3000名村民參與。守衛營地的華勇只有60人,但他們有一挺機槍和兩門野戰炮,這些武器是準備應付最惡劣的事態。

▲站崗中的華勇營

負責指揮的英國上尉沒有動用機槍和火炮,似乎對那些和自己手下血脈相連的村民抱有好感。他將手下分成兩路,一路與村民們正面相對,另一路迂回繞道到村民側面的高地上。在警告無效後,兩路華勇營士兵同時開槍,打死了10個村民,巨大的聲響讓剩下的村民慌不擇路狂奔。

勘界期間,還有中方勘界官被村民綁架,也被華勇營成功救出。

5·庚子戰爭

華勇營參加第二次軍事活動是庚子戰爭,這也是華勇營距離幾年後解散的最後一次行動。除了華勇營外,香港軍團亦作為英軍的一部分開往中國北方,兩者在攻打天津和京師的戰鬥中並肩作戰。

▲庚子戰爭

1900年7月9日,八國聯軍猛攻天津,華勇營和香港軍團作為代表英王的唯一英國軍隊參加了戰鬥。華勇營在此役中表現得非常勇敢,頂著呼嘯而來的槍彈,在香港軍團的炮兵火力支援下,朝天津城內突擊。華勇營的把總(下士?)紀殿魁率先帶領半個連的華勇殺入城內,沒有其他歐洲軍隊的協助。紀把總後來在攻打通州的戰鬥中戰死,英國人表彰他“永垂不朽“

同樣的,華勇營遭到了清軍和團練們的重點招呼。清軍的炮兵總是優先轟擊華勇營的陣地,在天津一個叫”營酒廳“的地方,華勇營剛剛駐扎在那裡,就先後遭到6種不同型號的炮彈襲擊。

▲行軍中的華勇營

在爭奪老龍頭火車站的戰鬥種,華勇營和法國人、俄國人一起和清朝武衛軍以及拳民展開白刃戰。一陣短促的刀光劍影后,武衛軍和團練損失慘重不得不撤退,聯軍稍有損失。不過華勇營的損失要比法國人、俄國人少得多。

庚子戰爭期間,八國聯軍對直隸等地進行了懲罰性的掠奪。華勇營和香港軍團與喜歡搶劫古董店的日本人、喜歡搶劫官署的俄國人不同,他們更喜愛搶劫當鋪,當鋪的油水不比官署少,只有地道的中國人才能熟悉其中的奧妙。

▲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城

在庚子戰爭的最後階段——紫禁城閱兵儀式上,香港軍團和中國軍團也在儀式末尾出現。他們表現得十分悲傷,沒有歡呼雀躍,僅有沉默,靜默的臉上寫滿了悲傷與失望。站在封建帝國的最高權力中心,他們不是作為勤王的軍隊被萬民景仰的老佛爺和皇帝檢閱,卻是作為侵略者的同夥被聯軍最高司令部成員檢閱。他們的內心飽受煎熬,黃皮膚和黑眼睛刺痛他們的良心,但他們依舊保持對雇主的順從,一言不發,就像平時一樣。

6·解散

1906年,英國政府出於華勇營花銷過大和威海衛租借地意義不大等方面的考慮,將華勇營徹底遣散。遣散的華勇營士兵有一些隱姓埋名回到家鄉務農,有一些則飄揚過海來到南非和香港當警察,有一些直接就地轉業成了威海衛租借地巡捕,另一些投靠北洋軍隊,憑借在華勇營服役的經驗謀得了不低的地位。

▲陣亡華勇營士兵紀念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