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把屎把尿=如廁訓練?你跟寶寶多大仇!脫掉紙尿褲得看這幾招

隨著氣象越來越熱,媽媽身邊總能出現這樣的聲音:

這麼熱還給孩子穿紙尿褲,難怪孩子紅pp

孩子越早學會尿尿越好帶

我們家就不用紙尿褲,把尿多省錢啊

誰誰小時候就是這麼把過來的,哪有那麼多危害

......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今天就來跟大家一一講講,為什麼不提倡給孩子把尿把便,以及正確的如廁訓練該怎麼做?

把屎把尿的危害

「手握孩子兩條大腿,呈八字形打開,露出私處;讓孩子的臀腰靠在自己的肚子上;伴隨著「噓~噓~」或「嗯~嗯~」聲,直到尿(便)出。」

沒錯,以上就是標準的把屎把尿姿勢,相信不少人小時候都經歷過。

給寶寶把屎把尿,無非就是想「控制」寶寶的大小便,但這樣做的後果就是:不僅會給孩子的身體造成危害,對孩子的心理也會造成危害。

尤其是1歲內的小齡寶寶。你跟寶寶多大仇!

01.生理上

①1歲內的寶寶,膀胱、神經系統尚未發育成熟,從生理上來講不具備自主控制排便的能力。

這時家長如果貿然乾預,孩子就會慢慢根據大人的動作做出條件反射排便、排尿,容易出現脫肛、髖關節發育不良、便秘等後果。

②把屎把尿,一般搭檔的都是開襠褲。

有些老人覺得孩子穿開襠褲透氣涼快,但其實,開襠褲不僅會讓孩子的私處遭受汙染,也很容易受傷。

③孩子一旦習慣了把尿,就感受不到膀胱的充盈,就越發不會自己學習控制,長大之後容易習慣性地憋尿,甚至尿床。

02.心理上

①忽略、不尊重孩子的個人意願

②公共場所把便,侵犯寶寶隱私,也是一種公德心缺失的表現

③減弱孩子自主排便的滿足感

④影響孩子今後隱私感的建立

什麼時候才能開始如廁訓練?

西爾斯夫婦在《育兒百科》中提到:「大多數寶寶掌控大小便的神經和肌肉在18—24個月之間成熟。如廁訓練開始晚的寶寶比那些提早訓練的孩子獲得控制的速度快。」

所以,如廁訓練並不是越早越好。

6個信號說明寶寶已經準備好了:

①能坐穩排便器

②能聽懂家長的簡單指令,並執行

③能模仿大人如廁

④已經學會拉下和提起褲子的動作

⑤尿濕紙尿褲的時間間隔變長

⑥能口頭或行為表達要排便的想法

劃重點

脫掉紙尿褲得看這幾招

01.前期準備

?選擇寶寶易懂的辭彙,形容排便、排尿、坐便器

?選擇一個寶寶喜歡的坐便器

02.訓練過程

?將坐便器放在寶寶使用方便的地方,並鼓勵孩子試著坐坐

?設定固定時間段,鼓勵寶寶如廁(清晨起床或餐後)

?及時提醒:每2-3小時就提醒一次寶寶如廁

?觀察信號:一旦看到寶寶有上廁所的信號如扭動、蹲下或觸摸下體,立即帶他(她)去廁所

?適當的獎勵:多用言語讚美孩子,如,「你已經跟大孩子一樣學會用馬桶了,真棒!」,即使孩子努力了沒拉出來也要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

?嘗試脫掉紙尿褲:當孩子經過訓練成功學會上廁所後,可以把紙尿褲換成小內褲。(內褲最好選擇純棉、透氣性好的)

?及時叫停:如果在如廁訓練中,寶寶不願配合,甚至強烈反抗,或者已經能夠短暫時期自主排便但又突然不願意了,這些都是正常現象。

家長不要強迫孩子,更不要給寶寶貼上「懶、學習能力差、不聽話」的標籤,或許寶寶只是還沒準備好。

如何保護寶寶的小屁屁?

關於寶寶小屁屁的困擾,主要有兩點:

一是尿液長時間浸泡導致的紅PP ;

二是外傷。

無論使用尿布,還是紙尿褲,都要注意勤換,勤洗屁屁,必要的時候給寶寶塗上護臀霜。每天給小屁屁預留出「晾一晾」的時間。

如果家裡有老人對頻繁使用紙尿褲有意見的,媽媽們也可以選擇交替使用尿布和紙尿褲。

白天尿布,晚上和出門時用紙尿褲,這樣既減少了矛盾,也更經濟。

如果不穿尿布或者紙尿褲,無論男女,請給孩子穿閉襠褲,而不是開襠褲。這樣可以保護孩子的屁屁不被髒東西和細菌沾染,也可以讓男孩子的小雞雞減少磨傷刮傷的可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