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年女性月經量少警惕卵巢早衰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競爭的激烈、環境的汙染、工作的壓力、生活不規律及不良的行為等,導致女性月經不調的人數在直線攀升,發病年齡在逐漸降低……中醫將月經周期基本正常,經量明顯少於既往,甚或點滴即凈者,稱為「月經過少」,如果年齡還不到45歲就出現月經過少,就要警惕是否存在卵巢早衰的可能,需要用中醫方葯來調理了。

「蛛絲馬跡」提示卵巢早衰老

月經量逐年減少甚或點滴即凈者,多有腰膝酸軟、精力下降、皮膚鬆弛、心慌頭暈、多汗乏力、失眠早醒、脫髮白髮、白帶量少、陰部乾澀、性慾減退等癥狀。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雲:「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就是說,女性的月經大多應該在49歲以後才會停止來潮。

月經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

中醫認為,月經的正常與否直接反映著婦女氣血的盈虧、臟腑的強弱,陰陽的盛衰,擁有正常的月經,女性才能孕育生命,繁衍後代,才可以比男性更能經得起意外失血的打擊,增強抵抗疾病的能力。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說,月經間接反映著女性的卵巢功能。卵巢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周而復始的排卵,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保證女性生育和維持女性特徵。如果月經量減少,就會引起一系列婦科疾病,還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

先天不足,外感六淫、七情內傷、勞逸不均、飲食不節,使臟腑功能失常,氣血失調,損傷沖任督帶。變換環境、工作壓力、情緒不良、不良飲食、人工流產、熬夜倒班等,導致女性激素分泌紊亂,均可引發月經過少,常見的分型有腎虛、血虛、血寒和血瘀四種類型。

月經過少的中藥處方

腎虛型

主要證候:經來量少、不日即凈或點滴即止、血色淡黯質稀、腰酸腿軟、頭暈耳鳴、小便頻數、舌淡、苔薄、脈沉細。

中藥處方:六味地黃丸、左歸丸、右歸丸加減。

血虛型

主要證候:經來量少、不日即凈或點滴即止、經色淡紅質稀、頭暈眼花、心悸失眠、皮膚不潤、面色萎黃、舌淡、苔薄、脈細無力。

中藥處方:四物湯、歸脾丸加減。

血寒型

主要證候:經行量少、色黯紅、小腹冷痛、得熱痛減、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脈沉緊。

中藥處方:溫經湯、少腹逐瘀東加減。

血瘀型

主要證候:經行澀少、色紫黑有塊、小腹刺痛拒按、血塊下後痛減或胸脅脹痛、舌紫黯或有瘀斑紫點、脈澀有力。

中藥處方:血府逐瘀湯、桃紅四物東加減。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列處方均需要專業醫師的指導下對症服用。

月經過少的飲食調養

在日常飲食也可適量多攝入花生、核桃、大棗、桂圓、玫瑰花、紅糖、豆漿、紅豆、瓜子、胡蘿蔔、木耳、烏骨雞、豬肝、羊肝、黑芝麻、豆沙、紫米、山楂等。(註:本文涉及到處方請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