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Costco在滬大火 市場選擇比川普喊話更有效

每經評論員 胥帥

“今天一半人在魔獸舊服排隊,另一半人留在Costco(開市客)”。

這足以形容Costco在中國內地開業首日的火爆場景。因為堪比春運的人流量,Costco上海閔行門市不得不暫停營業。

Costco是美國第二大零售商、全球第七大零售商以及美國第一大連鎖會員製倉儲式量販店,同樣也是享譽全球的巨型商超。美國的巨無霸商超將門市開到上海,商品還被國人瘋搶,這似乎很打美國總統川普的臉。

據新華社報導,在上周五,川普還發推特稱,“我命令偉大的美國公司立即開始尋找在華經營的替代方案,包括從中國遷回美國並在美生產。”

Costco上海閔行門市火爆的原因是什麽?

從消費者的角度,僅需一張299元的會員年卡,你就可以在Costco買到大量的低價產品,換做是你,買不買?從企業的角度,Costco在上海開店的理由很簡單,上海的中產群體數量較多,這代表了較高的消費能力。

門市火爆是因為商品交易的活躍,這是企業和消費者雙向選擇的結果。Costco的會員製消費,把控供應鏈帶來商品的性價比。這一經營模式在內地商超實屬罕見,模式和理念創新改變了消費者需求的價值排序。Costco的供給曲線和消費者新的需求曲線彼此交叉,究其本身,這是市場拓展的過程。

然而,川普“行政命令”式的喊話,卻試圖將企業的這種市場化行為拉離理性軌道。

市場過程的演繹是複雜的,Costco找到上海的目標群體也並非沒有付出成本。此前,Costco與天貓國際的合作發現,Costco在中國內地的購買者主要來自華東地區,其中上海地區最多。市場信息是分散的,Costco需要根據市場信號,投入試錯成本才能找到目標群體。

若聽從川普喊話,Costco放棄中國內地市場,這將人為中斷正常的市場進程。從最微觀的角度,Costco的試錯成本就會打水漂。

更為關鍵的是,企業財務是預算硬約束,從產權角度講,Costco的股東為風險兜底。就算美國總統川普,他也無法完全知曉哪個街道的大媽最多,哪條路上的年輕人消費能力最強,哪類人更愛Costco兩米多高的泰迪熊。若因他一言,企業採用了錯誤的經濟決策,誰又為最終的損失買單?

另一個角度則是更宏觀的國際貿易市場。美國商超在中國備受歡迎,Costco的事例恰好說明,中美,鬥則兩傷,合則兩利。

實際上,中美貿易已經深度參與全球市場,在產業鏈上均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參與全球市場的結果是市場主體更容易被替代,主動放棄意味著市場份額的縮小。相反,因為國際分工的供應鏈合作,Costco商品的銷售邊際大大拓寬,這本身也有利於美國企業打開更大的市場。

正如外交部發言人耿爽26日所言,“所謂美國企業撤出中國,更像一句政治口號,而不是務實舉措。即使發生,自然也會有別人來填缺補位,到頭來受損的還是美國。”

每日經濟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