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美方解釋產品征稅流程 “中國製造2025”為重要參考

川普政府宣布對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關稅,並分兩批對總計1102項產品征稅。圖/東方IC川普政府宣布對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關稅,並分兩批對總計1102項產品征稅。圖/東方IC

  來源:財新網

  【財新網】(駐華盛頓記者 張琪)川普政府宣布對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關稅,並分兩批對總計1102項產品征稅。那麽這些產品是如何最終確定的?美國政府一位高級官員進行了解釋。

  根據美國貿易代表(USTR)辦公室,關稅將分階段實施,對與初始清單重疊的價值約340億美元的818種商品,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將於2018年7月6日開始徵收額外關稅;其余價值約160億美元的284種商品,將在公眾評論期後發布最終關稅清單。

  美國東部時間6月15日上午,在USTR發布對華征稅清單後一個小時,一位美國政府高級官員舉行電話會議,對媒體記者解釋產品的選擇。

  首批約340億美元的818項產品,是此前USTR公布的1300余項產品的初始清單經公共評論後篩選的結果。這些產品與“中國製造2025”及其他產業政策密切相關,以期借此改變中國的產業政策。

  美國在4月3日公布了初步清單,集中在航空、現代鐵路、新能源汽車等高科技領域。此次將此前公布的“其他產品”中的醫藥、電視等去除。在5月中旬為期三天的關稅聽證會上,分別有一組醫藥和電視行業的代表,對位於初始清單中的該行業產品徵收關稅提出強烈異議。

  主要原因是這並不屬於“中國製造2025”的高科技行業;許多原材料或型號的產品僅中國生產,無法在美國或除中國以外的市場找到;即便少數能夠找到替代產品,因全球供應鏈,也需花費數年尋找、磨合與建立合作,而許多依靠進出口的中小企業可能無法支撐如此長的時間。

  此外,對於醫藥行業,除了上述原因,任何新的合作夥伴,都須經過美國藥監局(FDA)的批準,這一繁複的過程又將進一步增加醫藥行業的時間成本。

  同時,此次美國政府的專家顧問又新列出284項產品,其認為可以促使中國改變產業政策,和給予美國企業公平的競爭環境。但這些新加入清單的內容需要經過同樣的公開征詢程式。上述官員透露,美國政府將在7月24日就最新列入的284項產品舉行公開聽證會。

  該官員還透露,對第二批產品,美國政府將會在接下來數周內開啟“排除過程”(exclusion process),即給予美國公司機會,展示自己所需的產品無法從美國或除中國以外的其他市場獲得,需要從關稅清單中去除。

  川普政府試圖通過威脅施加關稅的舉動,激發中國全面改革產業政策,解決圍繞市場準入、知識產權保護和產能過剩等一系列問題。

  美國“301報告”還指出,中國多個政府檔案顯示出“頗具野心的技術產業政策”,包括《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五年計劃”以及《中國製造2025》等。報告認為,這些計劃以自上而下、由政府驅動的方式發展技術;所提出的對外國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四個步驟中,每一個都是在中國政府和中國產業的緊密合作中,充分利用外國技術。

  美國政府在301報告中指責《中國製造2025》,認為中方在其中設定了市場份額和政府支持措施,構成不公平競爭。就此,中國商務部曾回應稱,這沒有事實依據,是對《中國製造2025》的曲解。《中國製造2025》是公開透明的,目的是為推動中國製造業更新提供戰略指引和資訊指導。《中國製造2025》也是開放、非歧視的,相關政策措施適用於中國境內所有企業,中資企業、外資企業都可以參加。

  曾任克林頓政府和小布什政府主管國際經濟政策副國務卿的拉爾森(Alan Larson)對財新記者表示,當前,美國政界不是把“中國製造2025”視為一種願景或“抱負”而已,而是把它看做了一套將要落實的“政策”。中國能否明白美方的這種觀感很重要。

  而但從中國角度來看,也不可能因為迫於美國的壓力,就撤回對中國發展具有戰略性意義的產業政策“中國製造2025”,這在“政治上並不現實”。美國企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史劍道(Derek Scissors)對財新記者表示,“美國(這樣的要求)不現實,中國不會因為美國需要中國這樣做就如此做。”

  也有美國專家認為,美國對中國產業政策的認識有一定程度的“誇大”。拉爾森表示,“我並不認為每一項中國企業在‘中國製造2025’所認定的重要領域內的投資,都是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即使這些領域有政府資金的支持。”重要的是,美方的政策制定者不光要了解哪些領域有中國政府資金的投資;還要辨別哪些支持,會真正造成不公平的競爭。■

責任編輯:劉萬裡 SF014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