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們每扔掉一個垃圾,世界上就會有一個人為它而受罪

以下內容為VLOOP蔚路循環發起人王曦演講實錄:

這是我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拍到的一張照片,幾個建築工人在挖土準備維修地下管道,令人震驚的是,這個土的側表面布滿了垃圾袋。

奧林匹克公園的環保和綠化都是國內頂級的,所處的位置是北京的黃金地段。如果首都這寸土寸金的地方的土壤裡面都是這個樣子,其他地方是什麽樣子?

日常生活中我們製造的垃圾扔到垃圾桶裡面就看不見了,但是垃圾不會因為我們看不見就憑空消失,它們只是被轉移了而已。

垃圾圍城

這張地圖是王久良導演在拍攝《垃圾圍城》的時候,親自繞著北京城一圈去踩點垃圾填埋場。住建部的一個文件顯示:實際上我們大中型城市近三分之一的區域都已經被垃圾所包圍。

我們看不見又如何呢?我們生活在名副其實的垃圾圍城裡。

為什麽垃圾變得越來越多

過去這十幾年,我國經濟發展非常快,人們的生活水準越來越高。從最初只能滿足溫飽到現在物質需求越來越多樣化,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我們要求生活越來越便利,但我們自己變得越來越懶,所以越來越多的一次性物品替代了原來使用很久的物品。

這張圖片很好地展示了我們每天都扔掉了什麽東西。這些垃圾還不包括我們的剩飯剩菜,買了沒穿幾次就廢棄擱置的衣物和幾乎沒有使用過的各種器具。

在 2000 年以前,我們每個人每天產生 1 斤左右的垃圾,現在每人每天產生約 2 斤的垃圾。如果我們以美國人的經濟水準和生活方式為參照的話,那麽未來我們每個人每天可能要產生5斤的垃圾。

假設到 2050 年,中國有 8 億城鎮居民,每個人每天產生 5 斤垃圾,它意味著:一天全國 8 億城鎮居民產生的垃圾就可以填滿 150 個西湖。

垃圾沒有地方可以埋了怎麽辦?拿去燒吧。這張地圖密密麻麻的坐標實際上是我們國家目前正在運行的、正在建設中的以及計劃建設中的垃圾焚燒廠。

2000 年以前,整個中華大地只有兩座垃圾焚燒廠;現在我們有 418 座垃圾焚燒廠,如果到了 2050 年,可能要建到 1000 座。

沒有人希望垃圾焚燒廠建在自己的家門口,還有一個學術詞匯叫作鄰避效應,即“ not in my backyard ”,不要在我家後院建垃圾處理廠。因為大家都知道,無論垃圾焚燒廠的技術多麽先進,我們總是覺得它不夠安全、健康、清潔。

我在各大要建垃圾焚燒廠的 BBS 和論壇裡面看到大家非常專業地探討,我們應該拿哪些政策文件和健康標準怎麽樣給政府寫信,說這個垃圾焚燒廠不應該建在我家的門口。

但是幾乎看不到有一個人提,我們能不能從源頭上把垃圾減量。

這3張照片是王久良導演在調研中國垃圾村時拍攝的。

這個小姑娘正在梳妝打扮,她手裡的木梳沾了處理完垃圾的汙水,去梳理自己打結的頭髮。

這是一個媽媽正在處理垃圾,她背上的孩子和她一起生活在垃圾堆裡。

這個小男孩從廢棄的塑料垃圾堆裡面撿到一個醫療針頭去抽水喝。

我相信大家看到這些圖片的時候,都跟我一樣,感到震驚和心痛,甚至有些許憤怒。可是有沒有想過,我們一方面製造越來越多的垃圾,一方面跟政府說垃圾焚燒廠不要建在自家門口。那麽我們製造的那些垃圾最後去了哪裡?被怎麽樣處理了?

我們每個人每扔掉一個垃圾,這個世界上就一定有一個人在為它受罪。垃圾問題不僅僅是環境問題,還涉及到社會公平。我們生活在同一片星空下,最先遭罪的可能是更貧窮的人。可是面對環境汙染的時候,有任何人敢拍著胸脯說“我可以幸免”嗎?

如何處理廢棄塑膠袋

為此我做了調研,過去這幾年,垃圾增量的 80% 到 90% 來自於我們每天買買買造成的快遞包裝垃圾和點點點帶來的外賣餐盒垃圾。去年一年,我們消耗 245億 個一次性快遞塑膠袋。

把這些塑膠袋一個個排起來可以繞地球赤道 280 圈。

那為什麽不就把塑料扔到垃圾焚燒廠燒掉呢?塑料燃燒的時候最容易產生包括戴奧辛在內的致癌物質。在國外,如果垃圾焚燒廠如果要求非常嚴格的話,送進垃圾焚燒廠的垃圾一定要把塑料挑出來。

既然垃圾焚燒廠不行,很多人提議使用可降解塑料,國家立法要求所有的快遞包裝都用可降解塑料不就好了嗎?

這張圖片是我朋友做的實驗,他在網上買了一個據稱 3 個月可以完全降解的塑膠袋,這是埋了 290 天后挖出來的可降解塑膠袋,除了部分地方破了之外,幾乎沒有看到降解的跡象。

因為可降解有嚴格的降解條件,如果我們希望這些降解塑膠袋降解,必須把它分出來送到高溫、高濕的堆肥廠裡才能實現所謂的降解。這就是為什麽我個人非常不喜歡“可降解”這3個字,因為它帶來了太多的誤會。

我有一個朋友在新加坡生活了很多年,他發現新加坡超市自從推了可降解塑膠袋以後,大家更加肆無忌憚用了更多的塑膠袋。

如果焚燒不合適,可降解塑料也不是正確的方式,那麽到底該怎麽解決一年 245億 個快遞塑膠袋呢?

小藍袋計劃

環保領域有個很知名的3R理論,最優先的就是Reduce,即從源頭上減量,拒絕買買買。第二步是Reuse,即如果你必須要買東西,盡量用得久一點,重複使用它。如果最後這個東西不得不廢棄了,我們希望它可以Recycle,即材料可以回收回來,通過一定的處理再製成新的東西。

如果我們可以提供一種循環使用幾十次,最後廢棄了還能妥當地處置掉、回歸自然的產品,這個問題不就可以得到妥善解決了嗎?於是我們推出了小藍袋、小藍桶和整套的循環體系。

如果真的希望這個小藍袋實現循環使用 50 次,最關鍵的一個環節是消費者收到了這個循環袋一定要把它歸還,如果不歸還,所有的 50 次、所有的環保和美好的願景都是空的。如果你收到了這個小藍袋,你會把它歸還嗎?

有朋友說,現在用快遞塑膠袋撕爛後就扔掉多方便。如果還要歸還就太麻煩了。

我們正在努力讓整個歸還變得簡單。比如,把用於歸還袋子的循環桶放在你取快遞的地方或者你上班途經的路上。但是無論我們做的多麽簡單,也比你扔掉一個垃圾要困難。

有人或許也在想,既然歸還了,你要不要給我獎勵?

現在最常使用的規格尺寸的快遞塑膠袋大概一個一毛錢或兩毛錢。但是我們把快遞的這個循環袋歸還以後,需要專人統一收集處理再派發給賣家,每一次都會產生 5 毛錢的成本如果我們採用獎勵的方式做環保,它可持續嗎?

可以這樣解釋:2019年馬雲先生的身價是 2387 億。假設今天馬雲先生也聽到我的演講,他也願意支持我做環保,把所有的錢都捐出來用於解決快遞塑膠袋垃圾問題。

我們可以計算一下,如果未來一年網購產生 500億 個快遞塑膠袋,環保成本就是一年 250億元 。即便馬雲先生把所有的錢交給我鼓勵大家做環保,也只能維持 9.5年 。

9.5年之後,我們上哪兒去找第二個馬雲?到時候是不是我們的小藍袋、小藍桶就淪為垃圾,再重新去每天製造很多很多的一次性快遞塑膠袋呢?

坦誠地說,環保就意味著你的生活會不那麽方便,環保就是意味著你要承受相對來說更高的成本。否則,所有美好的環保方案都沒有辦法可持續運行下去。

假設人人都參與進來,我們一年製造的 500 億個的快遞塑膠袋都被循環袋替換,就相當於一年種了 4 億棵樹,一年減少 150 萬噸塑料,相當於阻止了 1.4 座景山那麽多的快遞塑膠袋垃圾。

其實你知道,我們每扔掉一個快遞塑膠袋,這個世界上就會有人為此受更多的罪。

其實你知道,我們現在假裝漠不關心,假裝看不見,我們的子孫後代卻要在未來為此買單。

其實你知道,我們不是承受不了5毛錢的環保成本,只是看不到對我們最直接的好處。

其實你知道,我們寧願自欺欺人地把這5毛錢放到購物的總價裡,也不願意直接承擔這個環保責任。

假設不久的將來,這樣的循環方案走進了你的社區和辦公場地,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我相信你知道,謝謝大家!

本文出品自“SELF格致論道講壇”公眾號(SELFtalks),轉載請注明公眾號出處,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