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00萬噸洋垃圾輸入台灣 島內教授:政府才是最大元凶

【環球時報駐台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台灣進口這麽多的外國廢棄物,政府把關的機制在哪?”30日,藍綠陣營罕見同聲質問蔡英文當局。1月至7月,超過100萬噸洋垃圾湧入台灣,同期大陸已禁止洋垃圾入境。

全球塑料垃圾倒進台灣

從2003年起,廢塑料、廢紙就屬於台灣產業用料需求的15項事業廢棄物之一,由“經濟部”提出,經“環保署”與相關部門共同研商後公告,可作為島內製造業所需的原料,替代部分原生料。台灣《經濟日報》30日稱,“環保署”的禁塑政策就是禁止使用塑料吸管、禁止店家免費提供塑膠袋,結果卻放任全球塑料垃圾倒進台灣,今年前7個月累計進口廢塑料24.5萬噸,是去年同期的2.6倍之多。文章提到,大陸“禁廢政策”是2017年8月宣布的,觀察台灣當月廢塑進口量為1.55萬噸,去年9月達1.7萬噸,變化不大,但到了10月就激增至2.2萬噸。隨著進口業者從海外找到更多的廢塑來源,今年每月進口量均呈現驚人增長速度,1至7月除了2月有春節假期外,其余各月均超過3萬噸,7月甚至衝高至4.8萬噸。

台灣“財政部”資料顯示,累計今年1月至7月,台灣已經進口超過100萬噸的境外垃圾,其中最大廢塑來源地是日本,達11.4萬噸,菲律賓、墨西哥的廢塑料也都出口到台灣。聯合新聞網也稱,原本每年會湧進中國大陸的六七百萬噸廢塑料及2000多萬噸廢紙,從今年年初開始,都由東南亞及台灣吸收。文章還說,一張類似“全球班機”的路線圖其實正是全球垃圾如何旅行到台灣的流向圖:這批來自世界的垃圾在台灣中部造紙廠被發現,廢紙紙磚面積超過4個足球場,上面印的英文地址來自美國。有在高雄的廢紙回收業者大歎,真是不明白“台灣的垃圾都處理不完,卻還進口國外的”。聯合新聞網分析稱,台灣垃圾處理費、水電費都異常便宜,若有利可圖,怎麽可能有人不賺。

“連買個便當都不夠”

洋垃圾大量增加嚴重衝擊島內拾荒體系。“環保署”的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廢紙回收價格從每公斤3.94元(新台幣,下同)跌至2.38元,資源回收個體戶每月減少1413元收入。據《聯合報》30日報導,進口廢紙過多,回收業者個個叫苦連天。陳姓業者說,廢紙太多導致收購價無法提高,今年始終維持在每公斤2元以下。一名老婦說,現在報紙越來越少,只能靠回收廢紙箱或廣告宣傳紙,以往收了一大車可賣個百餘元,現在才賣二三十元,連買個便當都不夠。

業者也有“苦衷”。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台灣三大造紙廠之一的榮成紙業被爆進口大量廢紙衝擊島內回收價格。該公司30日解釋稱,境外廢紙質地和纖維較好,島內本來就有需求,紙廠以往會從日本、歐洲和美國以合法原料進口,反倒大陸開始“禁廢”後廢紙奇貨可居。榮成紙業二林廠財務長鄒永芳稱,“怎麽可以把進口廢紙量大增全算在我們頭上?”主要在於大陸“禁廢”後,垃圾在外面飄,貿易商見有利可圖就囤貨,“買空賣空”轉手賺差價。

當局被批是汙染最大元凶

洋垃圾30日也成為台灣“立法院”的焦點議題,藍綠陣營罕見一致。民進黨“立委”林淑芬稱,回收再利用過程一定會產生有毒物質衝擊環境,台灣承載能力有限,當局要想一下到底是少數業者還是整體利益為重。國民黨“立委”王育敏批評說,已有超過100萬噸洋垃圾輸台,“環保署”卻遲至今年10月1日才嚴加管制,反映出當局反應慢半拍,過去幾個月有不正常的增長量時就應該有所警惕。

“環保署”則辯解稱,台灣不是世界的垃圾場,是循環經濟的熱點,本月13日已預告修正“屬產業用料需求之事業廢棄物”,要求只有合法工廠可以輸入、使用;未來要在廢棄物清理書上載明這些原料做成什麽成品,以追蹤流向。此前,“環保署”宣布自2019年7月起,公私立學校、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連鎖快餐店等不得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2030年則全面禁用。長期關注廢棄物管理的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護理系教授黃煥彰稱,他與環保人士在台南撿海廢已經十多年,大部分是寶特瓶、塑膠袋等塑料製品。台灣一邊禁止民眾用塑膠袋,另一方面卻大量進口這些,“政府部門才是汙染的最大元凶”。

《經濟日報》稱,當局隻準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要讓人服氣,就應該拒收國際塑料垃圾”。《聯合報》說,減少海洋廢棄物從來不應該禁止使用什麽東西,反倒是要檢討這些東西為什麽沒有正常流向,最後去了不該去的地方。還有評論直言,島內廢棄物處理能量不足,加上利用管道有限,當局再不出手處理,廢棄物將成為不亞於空氣汙染的環境噩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