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連A-學科都不要了,上海交通大學心氣有多高?

國家學位委員會公布了2018年我國高校撤銷和增列的學位授權點名單,包括北大、人大在內的180多所高校此次共撤銷了489個學位點。按照規定,這些撤銷的學位授權點將停止招生。高校原來都是想盡一切辦法增設學位點,並以學位點多少論英雄,在學位點方面多多益善。原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申請下來的學位點,現在說不要就不要了,主動銷號了,而且還包括博士學位點?這些大學是如何想的?細細研究,有些情況讓你吃驚。

1、辦學要求變了——以前盲目追求規模,現在一心一意追求質量。

不得不說,前些年中國高校走偏了方向,片面追求規模,合並、升格、改名成風。各校都搞大而全那一套,工科大學發展文科,農科大學發展工科,文理大學發展醫科,搞出了許多超級大學。風氣之下,頂尖大學也未能幸免,擴充了許多學位點。

這種大而全的做法,20年的實踐已經證明弊端不小,特別是大而不強,辦學效益低下,給人的感覺是在吹泡泡,西安公路交通大學最為典型。2000年合並之後,更名為為長安大學,西安城內到底都是它的校園,可是不僅沒有變強,反而變成了“一所民辦大學”,曾經的重點大學西安公路交通大學銷聲匿跡了。西安公路交通大學當時是我國在公路交通方面專業最配套、學科最齊全、規模最大的高等學校,具有“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名號,被譽中國公路交通行業的“黃埔軍校”,中國汽車(客車)行業的“黃埔軍校”,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黃埔軍校”,1997年第一批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雙一流”建設要求的是質量而不是規模,要建的是世界一流高水準大學或是學科,而不是世界一流大規模大學或是學科,這就有效扭轉了重規模、輕質量的風氣。任何事情都不能貪大求全、齊頭並進,必須有所側重,否則欲速則不達,這是基本規律。因此,任何大學都沒有能力把所有學科搞成世界一流,必須在少數學科上下功夫。在學位點調整中,一些大學自覺縮減規模,突出重點,從而主動裁撤一些學位點。

比如北京大學撤銷了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位和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就是如此。管理科學與工程具有“博士授權”高校全國共有90所,數量極其龐大,含金量並不高。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北京大學的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排在B-檔,處於57名之後,與廣東工業大學並列。這樣的結果,對北京大學來說,根本沒有繼續下去的意義,撤銷理所當然。許多高校自己撤銷學位點,與北京大學相似,撤銷一些辦得不好、實力不強的學位點,以便把有限的資源集中到更有發展前途的學科上。

2、實施發展戰略了——聚焦“一流”大學目標,收縮學科戰線。

許多大學制定了“雙一流”建設計劃,期待在某些方面而不是各個方面取得突破或保持領先水準。隨著“雙一流”建設中期考核的臨近,許多大學已經積極準備。“雙一流”不是終身製,一旦考核通不過,一流學科即被取消,那是不太好看的,意味著失敗,與其這樣,不如主動撤銷。要成為“世界一流”大學,並不是看有多少學科,而是看有無世界一流水準的學科。即使只有一個學科達到世界一流水準,也是很不錯的。

上海交通大學也撤銷了博士點,但與北京大學的撤點相比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上海交通大學主動撤銷了中西醫結合臨床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軟體工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這兩個博士點,一個辦得差一些,一個辦得很好。在第四次學科評估中,中西醫結合共有32所“博士授權”高校參與,上海交大評為C+,排在21名之後,可是上海交大的臨床醫學評為A+、並列第一,基礎醫學評為A-、並列第4名。比較而言,中西醫結合不具備優勢,所以自行撤銷。

上海交大的軟體工程在第四次學科評估中被評為A-,辦得相當不錯,可卻也自行撤銷了,這是為什麽?這可能與發展戰略相關。上海交大的目標是,到2050年建成卓越的世界一流大學,學校的整體實力穩居世界一流大學前列。為此,上海交大確定“四個聚焦”,其中就有“聚焦對區域和產業發展的重大貢獻”。其具體內容是,在國家船海、製造、信息等重點建設行業和關鍵發展領域中確立不可替代的地位。顯然,軟體工程未列為戰略重點,而且與戰略目標有些離散。由此可以看出,上海交大雄心勃勃,心氣極高,就是要建成世界一流,撤銷軟體工程這個辦得不錯的博士學位點,不是自己不行,而是為了集中精力、財力、能力辦大事而忍痛割愛。

3、水學位太多了——一些學位點實為賺錢項目,有失體面。

不得不說,許多大學在前些年是靠學吃學的,用辦學收入增加教工福利,辦了許多賺錢的項目。南開大學的EMBA就是如此,因為“逐利傾向嚴重”、“以營利為目的”,所以“偏離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導致“肆意違反國家規定”,最終被撤銷招生資格。但這只是一個典型,其他高校也存在類似情況,其中的工程碩士最為明顯。

工程碩士遍地開花,學位含水量極高,實質上是變相買賣學位,已經臭大街了,授予學位的高校自己都不要自己的工程碩士。就像軟體工程,說有多濫就有多濫,說有多水就有多水,沒有入學考試,不需要面授學習,只要交錢並耗上兩年,學位自動到手。還有一些高校打著合作辦學的旗號,行發放水學位之實,讓人側目相看。由於政策方面的原因,一些人拿著這些水學位,找部門要職務要待遇,引發許多矛盾。

此次撤銷的489個學位點中,工程碩士佔了一定比例。比如北京交通大學,一口氣撤銷了8個學位點,7個是工程碩士,包括材料工程、動力工程、測繪工程、安全工程、項目管理、工業設計工程和集成電路工程。同濟大學此次撤銷了6個學位點,其中5個是工程碩士:光學工程,冶金工程,化學工程,製藥工程,生物工程。浙江大學撤銷的5個學位點,全為工程碩士。撤銷這些工程碩士點,對於這些名牌大學來說,沒有任何損失,還會提高學校聲譽。

4、評估動真的了——為了成績單好看,主動砍掉雞肋學位點。

學科建設是“雙一流”建設的基礎。學科建設如何,那是要評估的。學科評估目前采取“綁定參評”辦法:同一學科門類中,本部門具有博士一級、博士二級或碩士一級授權的一級學科須同時參評。這就是說,學科評估看重整體質量,如果學科有的方面辦得不好,就會拖整個學科的後腿。砍掉辦得不好的學科分支,自然可以使評估成績單好看許多。

比如,有一些高校,一個學位點分散在幾個學院,實際上是一批教師在教,可是招生分散,管理不便,質量不高,於是主動撤銷。以前各學位授權部門追求學位點越多越好,貪大求全,扎堆上馬軟體工程、項目管理、工業工程、物流工程等學位點。說是工程,實際上隨便找幾名教師、隨便講幾課就了事,與實際工程不沾邊。辦這些工程碩士,主要是所在學院為了增加收入和教師福利。現在,收入分配規範了,有了小錢也不能發,而且對整個學校並無效益,撤銷也在情理之中。

總的看,在學位點調整中,名牌高校基本是保留強勢學科,撤銷弱勢學科。當然,有減就有增。一些高校一方面撤銷劣質學科,一方面增設優質學科,自然是優化學科的舉措。

來源 | 閑散觀點

編輯 | Alice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