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歲女童肚子長包5次檢查均無結論 確診時腫塊已有9厘米

女本柔弱,為母則剛,男本剛強,為父則柔。當孩子生病時,最痛苦的人莫過於父母。11月27日,在長春吉大醫院病房的走廊裡,29歲的年輕媽媽李玉瑩正一手用杆挑著點滴瓶,一手拉著1歲的女兒梓雯來回在走動,只有這樣女兒梓雯才不會哭鬧。

2018年10月8日,1歲的女兒梓雯在吉林大學附屬醫院被正式確診為“肝母細胞瘤”,拿到診斷證明書的那一刻,李玉瑩只想狠狠的抽自己幾巴掌,覺得自己是個特別不合格的母親。7月份第一次發現女兒肚子上有凸出的包,檢查後醫生說沒事。先後5次帶孩子去醫院檢查都沒有檢查出結果,最後女兒肚子上的包越來越大,而且疼痛難忍,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心慌,趕緊帶著孩子來到長春吉大醫院,最終女兒被確診為肝母細胞瘤。

今年7月初,李玉瑩在給女兒洗澡的時候摸到孩子身上一個凸出來的包,便立馬叫上丈夫一起去醫院檢查,“大夫說可能是劍突,等著孩子大了,胖一點就好了。”聽了大夫的話,他們便沒在意。然而事情卻並沒那麽簡單,隨著時間流逝,女兒肚子上的包越來越大,孩子難受的一直哭,從7月初到9月末,先後輾轉醫院5次,卻沒有查出任何結果。

2018年10月8日,梓雯肚子上的包已經鼓的像皮球一般大,李玉瑩一家坐上了通往長春的高鐵繼續求醫。“當我把血常規的單子和片子交到醫生手裡的那一刻,才發現所有的一切不是我能承受的。”李玉瑩哭著對筆者說,醫生初步給出結論,是肝母細胞瘤,而且腫瘤將近9厘米大。

“恨我自己為什麽沒有在意,她睡覺的時候出好多汗,總是不想吃飯,而且越來越瘦,這麽明顯的變化我為什麽就沒有注意到呢?”李玉瑩一邊流淚一邊翻看著手機相冊裡寶寶平日裡的照片,從裹在繈褓到蹣跚學步點點滴滴歷歷在目,在看看身邊的寶寶更是難受到不行,“來的時候活蹦亂跳的,我要是帶不回去,怎麽辦?”

第二天要做的檢查,滿滿的一頁紙,李玉瑩說她隻記得各種各樣的CT,各個地方的彩超,印象最深的是要做穿刺、骨穿。孩子才1歲啊,她才剛剛學會叫爸爸媽媽,卻要承受這麽多。醫生給出的方案是先進行化療。孩子小小的身體根本承受不住化療帶來的痛苦,連續的高燒讓孩子沒有一點食欲,短時間內讓本來就瘦小的她變得更瘦了。

“孩子現在最怕的就是打針。”入院以後,孩子每天都要打不同的針,小小的手臂上全是不同的針眼,有時候怕她太悶,每天都會讓她走一走,但是她那大大的肚子,讓她走不了多遠就累的不行。孩子化療的反應實在是太大,發燒、嘔吐、拉肚子,這所有的一切都讓李玉瑩看在眼裡疼在心裡,而這僅僅是剛開始,以後的一切都還是未知。

“慶幸的是,孩子現在肚子小了很多,已經不那麽明顯。”李玉瑩看著床上在玩玩具的女兒欣慰的說,現在化療效果挺好,但是第2個療的抑製期有點感染。化療之後還要做腫瘤病灶切除手術,還有9個療程的化療,13個放療。目前,小梓雯在吉大醫院已經化療3個療程,花費11萬元。後期化療之後,看腫瘤大小情況,再做切除手術。根據醫生診斷,最少還需要35萬元的治療費用。

孩子爸爸徐佔勇曾是名消防戰士,在一線執行緊急救火任務時左腿負傷嚴重,膝蓋有了嚴重積水,如今靠做森林消防車司機謀生,每月僅2000元收入,與妻女也是聚少離多。梓雯奶奶身患宮頸癌晚期,長年靠藥物維持生命。每月靠徐佔勇微薄的收入,勉強夠維持生計。梓雯的降臨給家庭帶來了許多歡聲笑語,但是,蹣跚學步的她剛學會叫爸爸媽媽就突然遭此厄運。

如果您願意幫助小梓雯早日恢復健康,請您點擊右邊捐款鏈接1歲女孩突患腫瘤進入騰訊公益樂捐頁面貢獻愛心。或者打開微信-錢包-騰訊公益-搜索:1歲女孩突患腫瘤(圖文/畢大鵬 影片編輯/黑土影像工作室)更多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黑土影像”,原創作品,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轉載,侵權必究!(圖片拍攝時間為10月15日、11月26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