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陰血不足,耳鳴不止!求求你別再使勁兒補腎了

(這是一份有情懷的網路養生讀物)

本文理論依據:《中西醫結合臨床內科學》、《高等中醫藥院校教學參考叢書·方劑學》

論岐黃之道,謀蒼生之福,歡迎走進「精誠名醫匯」。列位看官,今天我們給您說上一病,這就是耳鳴。

看官須知,耳鳴這個病,如今是放在耳鼻喉科來治療了。但是在祖國傳統醫學內科學的語境下,這耳鳴,是地地道道的腎系病。什麼意思呢?就是在古代醫家看來,耳鳴這件事和腎有直接的關係。耳鳴是非常明確的內科病。


於是乎,腎開竅於耳,治療耳鳴,必須補腎,這是非常深入人心的概念了。

不過,事實,並非全都如此。

隨著臨床的不斷深入,醫家們發現,很多內傷疾病,都會導致耳鳴。除了腎,還有其他因素導致耳鳴。

今天我們在這裡說的,就是陰血不足導致的耳鳴。

什麼是陰血不足導致的耳鳴呢?我們知道,血主濡之。陰血不足,血液不能濡養耳脈,導致耳竅失去濡養,就會發生耳鳴。這類人,往往有陰血虧虛的一些表現,比如說面色無華、唇甲淡白,舌淡脈細等等。這類人的耳鳴,往往不是轟轟如巨雷之聲,也不是如火車飛馳而過之聲,而是如蟬鳴,時時發作。同時,癥狀在勞累的時候加重,午後也可能會更嚴重一點。此外,頭暈目眩、多夢失眠等,都有可能出現。

所有這些,都是陰血虧虛的表現。上了年紀的耳鳴者,或者在產後因為失血,或者因為久病耗傷陰血的人,都容易如此。

那麼,面對這樣的人,我們該如何調治呢?

本著向讀者傳播中醫精髓文化的初衷,我們把一張,專門用於調治此類失眠的古方說給您。它在中醫內科學,以及中醫內科治療學裡面,是被反覆提及的。組方如下——

太子參30克,炙黃芪15克,生熟地12克,歸身12克,白芍12克,枸杞12克,山萸肉10克,山藥12克,茯苓12克,遠志6克,五味子6克,陳皮6克,炙甘草6克。


這個,實際上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裡面的人蔘養榮東加減。此等用法用量,我們擇選自《中西醫結合臨床內科學》。臨證常有加減。

此方,以補血為最大的用處,同時兼顧氣血雙補。其中,生地和熟地、當歸、白芍、枸杞、山萸肉,這些都是滋補肝腎精血的。五味子、遠志,養心血。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所以用茯苓、太子參、炙黃芪來健脾益氣。氣足,則血旺。最後,用陳皮來行氣,以免滋補之性過於壅滯。全方思路明確,如果能辨證準確,化裁應用,對於陰血虧虛所導致的耳鳴,有不錯的療效。


好了。文說到這裡,即將告一段落了。在這裡,您記住一句話——耳鳴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不能隻補腎,而是要把眼界放開,這才能找到真正的病因。

全文完。您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