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歡喜》原著讓人焦慮,劇版刪的好

今年頭一次捨不得國劇大結局。

《小歡喜》。

開播伊始,Sir推薦:《八月國劇最高分》。

昨晚大結局,flag不但沒倒,評分更從8.1,上升至8.3。

這很難得。

電影電視劇,不論國內國外,評分大都先高後低,從9分跌到7分、6分的都有。

憑什麽《小歡喜》是個例。

Sir以為——

是它的路越走越寬。

一開始,我們被它的犀利台詞、起伏劇情、精彩表演吸引。

漸漸地,我們抵達並沉迷“腦中央”:性啟蒙、教育理念、中年危機……

原來。

這不只是一部講高考的劇。

這是獻給中國人不華麗但悲壯的“生之嚮往”。

A面

《小歡喜》刪了什麽

《小別離》《小歡喜》,都脫胎於魯引弓同名小說。

魯引弓,科教線記者出身,積累了大量新聞素材和採訪對象,通過觀察,寫就“中國教育四重奏”——

《小歡喜》《小別離》《小痛愛》《小捨得》。

這四部小說分別聚焦“低齡留學潮”“高考”“小升初”“幼升小”。

《小歡喜》的名字據說還是黃磊給起的。

劇版播出過半,曾有網友“爆料”,說原著小說特慘,結局是英子鬧自殺、劉靜生病、林磊兒錯過了清華大學……

因這些聲音,Sir好奇翻了小說。

實則標題黨了。

原著小說英子非但沒自殺、劉靜甚至沒得病,倒是有一點——

原著三個家庭最初的設計,與劇版大相徑庭。

用現在的說法是:原著更販賣焦慮。

我們簡明扼要地過一遍。

最主要的改動,方家“都有病”。

方家,在小說裡姓馮。

父母親對應的是馮凱旋和朱曼玉。

馮家條件最差。

主要財產是一套時值400多萬,82平方米的房子(非北京地區)。“自己住著,還是沒錢人的感覺。”

窮。

跟別人再一比,心更“窮”。

小說中,馮氏夫婦兩口子在兒子上高中住校後分居,沒離婚,就是等孩子高考結束。

這兩年,為了在孩子面前演戲,夫婦倆只在雙休日,節假日才住一起。

後來,演戲演全套,又租間兩居室學區房“同居”。

湖面平靜,底下全是暗流。

如果說劇版的童文潔,還多少延續小說朱曼玉的急躁、武斷。

兩版父親形象簡直天差地別。

較之黃磊的熱心、豁達,馮凱旋是個徹底的家庭教育“缺席者”。

他“一度不記得孩子的臉”。

馮一凡也不像劇版大大咧咧。

他早熟敏感。

覺察到父母婚姻破裂,但看破不說破。

為了理科轉文科,馮一凡跟朱曼玉玩冷暴力,害得媽媽以為兒子有抑鬱傾向,找醫生開百憂解。

測試副作用時,媽媽自己試了一顆,見沒什麽反應,又拉著馮爸試。忽悠他,吃的是“複方維生素”。

這寓意再狠辣不過了——

沒病的裝病;沒病的吃藥;沒病的被騙吃藥。

簡而言之,都有病。

林磊兒也慘。

林母因重度抑鬱症自殺,父親在山上種香菇,無暇照顧,為了有更好的前程,朱曼玉把外甥接到自己身邊。

一住就是3年。

磊兒平時最愛去的地方,是學校天台。

後來,因父親在一次山洪中發生意外,林磊兒放棄參加北大夏令營,改為參加江南大學農林類專業的提前批招生。

原因:想做爸爸做過的工作。

你信?

林磊兒其實更敏感。

——不僅不說破,還幫大人“圓謊”。

說白了,繼承父親工作,是一個大家都體面的台階。

他心裡很清楚:

自己是個孤兒了,小姨,負擔不起兩個小孩的生活,而農林類特招生,學費全免。

林磊兒喝醉酒放飛,這是劇版善意地給了他宣泄壓力的機會

其他兩家,小說倒是著墨不多。

宋家主要矛盾還是控制欲強的母親與愈發失控的女兒。

喬英子沒有跳海。

她最出格的動作,是跟馮一凡表白。

這一行動還是在“眾目睽睽”下進行。

在班主任、家長見證下,強硬的英子突然表白:

“馮一凡我喜歡你”。

這一聲“馮一凡我喜歡你”之後,幾組人馬松了一口氣,各自從不同方位迅速撤離運動場。

……

進門後,喬英子對媽媽說,好了,我說過了,解脫了。

這點到即止的“示愛”,更像是對她母親過分嚴厲看管的叛逆。

相愛相殺的母女世界沒爸爸什麽事。

原著裡,父親只在宋倩一句“跟人跑了的渣男”的回憶裡出現過。

再無戲份。

對了,宋倩還跟另一個男人在英子高考前結婚。

英子不僅給足祝福,還擔任婚禮花童。

她說:

你這個年紀,還帶著我,能找到合適的可不容易。一年有多長,一不留神,被別人搶走了怎麽辦?

也是懂事得讓人心疼。

季家是二胎家庭。

季父原名季向陽,市領導,有官腔,暴政教育。

季揚揚(劇版為“楊”)一有不對,就打耳光。

男孩是季揚揚,他瞟了一眼老爸,別轉下巴,沒出聲。他不屑的表情,顯然激怒了季向陽。季向陽伸手拉住他的衣襟,說“你怎麽回事啊”,抬起手就是一個耳光,說,就你牛。

……

季揚揚用腳死死抵住花壇一角,手臂往回拽,不讓自己被拉走。他嘴裡說,那裡適合你,適合你的面子,適合你要我給你賺的面子。季向陽放開手,氣得揮手打了兒子一個耳光。

……

季揚揚還沒來得及打招呼,就被爸爸一把攥了過去,然後臉上挨了一耳光,“啪”。

母親趙靜(劇版改姓劉)是商務廳政法處處長。

精致而高傲。

季揚揚高二下學期就出國留學了。

而在孩子留學的空窗期,季父和季母又懷了一個。

以上,就是小說版三個家庭的大致情況。

總的來說,小說與劇版的體量完全不是一個等級。

小說短,約21萬字,中篇的量。

劇版長,49集。

小說口碑一般,豆瓣5.8。

“人物單薄,衝突大剌剌”“基本上每個人都是一副苦瓜臉”“我的天呐,也太壓抑了”。

劇版評分卻穩步上揚,暫為8.3。

如果脫胎小說,口碑還能勝出,說明創作者對原著有關鍵作用的積極改編。

B面

《小歡喜》多了什麽

《小歡喜》將原著的血腥大打折扣了。

主線上,抹平了三家貧富懸殊的階層關係;細節上,放棄了那些過於刺激的戲劇佐料。

體現出來,就一個字。

“新”。

看小說時,Sir常有時光倒流的錯覺。

舊氣息撲面而來。

“舊”是念舊,也是老舊。

——像十幾年前打開《花季雨季》《十六歲的花季》《校園先鋒》。

並不是說這些作品不好,是他們往往因為時代限制,當描寫校園生活時,總離不開師生互懟,早戀打架。

那時的校園,更像是一塊被社會隔絕的象牙塔。

但今時今日,情況已完全不同。

舉個例子。

劇版的方氏家庭,是北上廣中產家庭的樣板間。

可這樣板的底座又何其脆弱。

一個不小心,40歲的方圓被辭職了。

雖說有一筆不菲的賠償金,但正值孩子高考之際,要不要說?

要擱過去的國產劇,十有八九不說。

說,就是亂了軍心。

但《小歡喜》說出來了,並且以平等尊重的方式。

因為方圓們開始相信:孩子不是傻子。

孩子們下課之後,社會大潮激起的漣漪,多多少少會波動到孩子心裡。

《小歡喜》的母女關係也有意思。

宋倩的扮演者陶虹在一次採訪提到,自己演戲時有意把母女關係當戀愛關係演。

戀人之間的控制與反控制,移情到母女,這很少見。

一般觀眾或許隻注意到宋倩的超強控制欲。

但你們有沒想過:

面對這麽強勢的母親,英子為什麽口口聲聲逃離,卻始終沒有徹底決裂。

一些伏筆就這樣被忽略。

有一場戲是,宋倩氣女兒“投敵”喬衛東和未婚妻,跟喬英子大吵一架,之後開始冷戰。

宋倩一冷。

被“放逐”的喬英子卻慌了。

是的。

媽媽離不開她。

但她又何嘗離得了媽媽。

《小歡喜》的“新”還體現在它擴寬了原著的精神世界。

看著看著,你會發現,這部劇很“賊”。

它以高考為餌,以孩子為線,把教育的議題,“暗度陳倉”般延伸到一個更深邃的世界。

我們稱之為:成年人的世界。

有一場戲在社交網絡刷屏了。

說的是——

中年失業的方圓面臨多方“圍剿”。

房租、房貸、孩子生活費,都需要錢。

一次,跟好友喬衛東“每周一歌”,聚餐吃飯時,聽到金庸去世的消息。

kao。

連這最後的“精神世界”也崩塌了。

方圓當晚就喝多了。

但喝多了的他,還是一貫的小心翼翼。怕吵到孩子,不進門,坐家門口,在老婆面前失控大哭。

“我得當個令狐衝,張無忌,再差也是郭靖……”

“誰想到,現在成了嶽不群。”

這一幕讓無數螢幕前的成年人心有戚戚。

方圓說的“嶽不群”,自然不全是小說裡完全黑化的形象。

嶽不群最大的特點是什麽?

自作聰明,以虛偽待人;

但信奉虛偽的人,必然失去所有真實;

這不就是如今大多數30、40歲中年人內心血淋淋的寫照?

對啊,我們沒作奸犯科,我們乾起活來也任勞任怨(最多偶爾上班摸摸魚),但怎麽有一天,我們照鏡子,發現,自己的眼睛突然不透明,不敞亮,不清澈了。

這不是文青酸腐式矯情。

這是在俗世裡摸爬滾打半輩子後,對初心的追問。

儘管,抱怨之後,我們還是被家庭責任、社會關係推著,糊裡糊塗,不清不楚地走下去。

但偶爾,酒後,總難免情不自禁地“醒一醒”。

毫無疑問,對方圓這個角色,黃磊投入了真感情。

他清楚。

成年人的世界,有些堅持,就這麽不知不覺消散了。

成年人的世界,有些逝去,也說沒就沒了。

“死亡”這種話題,從“一部分的自己死去”,到“身邊的人開始一個個離開”一步步進階。

已故台灣曲作者陳志遠,生前給黃磊創作過不少作品。

黃磊在《嚮往的生活》裡曾表達過對好友的懷念。

你知道為什麽我後來不再唱歌了嗎?

寫這首歌的人已經死了,六年了。他是我最好的朋友,叫陳志遠,以前我所有唱片的作曲編曲都是他弄的。高山流水覓知音,他死了我就不唱了。

這種情意,其實也借屍還陽地寄托在劉靜身上。

劉靜比小說裡多的患癌情節,是黃磊鄰居兼好友王姐的真實經歷,不幸的是,王姐最終患癌去世。

黃磊親自送她走完生命最後一程,感慨尤深——

“那熟悉的身體還有冰冷的手,真的,就是會消散掉的。所有的,你看到這一切,其實都與你沒有特別大的關係。”

昨晚,劇版大結局,林磊兒如亡母所願考上清華,英子接受複婚父母的祝福考上了南京大學,方一凡去了南京藝術學院,季楊楊去了德國。

這是結束嗎?

不,社會在不遠處等著這些孩子。

方一凡會不會變成“嶽不群”?

季楊楊能不能用賽車手的真本事,讓體制裡父親刮目相看?

英子呢?

她的婚姻會幸福嗎?

爸媽離婚的“成長傷疤”,是讓她更懂得要給愛人空間,還是抓得更緊?

一切,又才剛剛開始。

結語

如何評價《小歡喜》?

評價《小歡喜》。

Sir以為,不能脫離一個具體情境。

即——

這是一部中國現代劇。

眾所周知,現實主義題材一直是中國影視作品的痛點。

痛在於它往往能以最低的成本,激起最廣泛的全民討論;痛也往往因為,現實主義受製於審查等客觀條件,往往一個不小心,就踩雷自爆。

挑《小歡喜》毛病很簡單。

最大的問題,就是它過於輕率地把現實的醜陋和陰暗,讓渡給喜感和團圓。

它基本放棄了對階層、對二胎,乃至對婚姻等殘酷話題的深挖。

哪怕是宋倩與喬衛東,鬧成這樣,也常常因孩子綁定在一起打情罵俏。

想必絕大多數觀眾不會覺得他們的狀態是離婚了。

果然,最後複婚了。

這不失為一種自我保護。

——當然,你也可以說“自我閹割”。

但,所幸的是,在“斷臂”的同時,《小歡喜》找到另一條與近幾年的國產現實劇不一樣的路。

它不是用焦慮點燃觀眾,讓你憤憤不平地追下去。

它是以平等的角度,把雙方的困境都呈現於你,通過對話,溝通,交流去觸動你。

簡而言之,價值觀的“新”,才是《小歡喜》真正閃光的地方。

過去的國產現實主義爆款,要不就是全屋子沒有一個好人,要不就是總有一個壞人讓人恨得牙癢癢。

《歡樂頌》裡自私到極致的父母兄嫂。

《都挺好》裡混蛋到不像人的蘇明成,作到驚天動地的蘇大強。

乃至《我的前半生》,樸素大方、善解人意的小三凌玲,也因為顛覆了我們傳統“狐狸精”形象而被罵到演員關閉微博評論。

但看《小歡喜》,你很難找到一個真正意義的“反派”。

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個真實有缺陷的人。

方圓懦弱但顧家。宋倩獨斷但盡心。季勝利陳腐,但也不失誠懇。

因為用寬厚的眼光看每個普通人,所以,《小歡喜》裡也就沒有國產現實主義套路性的,針尖對麥芒的仇恨。

以劉靜與英子的忘年交為例。

兩個沒有血緣關係的角色,實際上也形成了“對應”關係。

一是病:一個乳腺癌,一個抑鬱症。

二是家庭:一個是在丈夫、兒子夾縫中努力維系平衡的主婦,一個是被母親瘋狂控制的女兒。

還有。

英子最想考的是南大天文系,而劉靜的職業就是天文館主任。

兩人告別的戲就發生在天文館。

這一幕——

不就像成年的自己,與那個青春少艾的自己在對話。

正是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視角,造就了《小歡喜》那種平淡但不乏味,平凡但不無聊的暖意。

沒有誰比誰更正確。

沒有誰比誰更完美。

終於,國產現實劇展現出來的不僅僅是淺薄的仇恨和輕鬆的勝仗。

終於。

國產現實劇不再擺出一副“看,我們生活多麽殘酷”後就撒手不管的姿態。

而是真心誠意地帶我們介入生活。

比起告訴我們生活是什麽,它更在意我們應該怎麽生活。

這,或許是許多人(包括Sir)會捨不得《小歡喜》的原因。

Sir相信——

《小歡喜》的堅持與妥協、狡黠與溫厚、無奈與任性。

統統都會成為國劇發展的寶貴經驗。

路阻且長。

但好在,前面有光。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