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四肢抽動是小兒抽動症還是癲癇?千萬不能混淆

「瑜瑜,女孩,5歲的時候因為搖頭、聳肩、四肢抽動,被當成癲癇治療數月,中藥西藥吃了一大堆,沒有好轉現象,為了給孩子治療,家人跑了很多醫院,最後被確診為抽動症,治療三個月後癥狀明顯減輕。」

這種情況並不是個例:

這是怎麼回事?兒童抽動症和癲癇有什麼區別?

首先需要了解這兩種病是什麼?

小兒抽動穢語綜合征是一種慢性神經精神障礙的疾病,又稱多發性抽動症。是指以不自主的突然的多發性抽動及在抽動的同時伴有暴發性發聲和穢語為主要表現的抽動障礙。

小兒癲癇俗稱「羊兒風」,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病因複雜的、反覆發作的神經系統綜合征。是由陣發性、暫時性腦功能紊亂所致的驚厥發作。病因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臨床表現為反覆發作的肌肉抽搐、意識、感覺及情感等方面短暫異常。

抽動和癲癇有哪些臨床表現?

抽動症臨床表現

◆面部肌肉抽動:表現為揚眉、皺眉、眨眼、斜眼、翻白眼、凝視、咧嘴、撅嘴、咧嘴、張嘴、縮鼻、扮怪相等。

◆頸部肌肉抽動:表現為點頭、搖頭、扭脖子、聳肩等。

◆身體四肢抽動:表現為挺胸、扭腰、身體扭轉、甩手、舉臂、扭臂、搓手指、握拳、抖腿、踢腿、踢腳、走路中下蹲或轉圈旋轉,甚至步態異常等。

◆發聲抽動:表現為簡單的如「喔、噢、啊」等,也可顯示為清嗓、乾咳、吐痰、類似動物叫聲等,複雜的如情不自禁地反覆無意義的說話或平白無故地罵人,說髒話。

癲癇臨床表現

◆早期癥狀:頭部多汗,經常搖頭,經常煩躁不安,睡眠時易驚醒;

◆全身強直陣攣發作:然神志喪失,並伴隨短暫的全身強直陣攣性抽動;

◆局限性發作:口角、眼瞼、手指、足趾或一側面部及肢體末端短陣性抽搐或麻木刺痛;

◆肌陣攣發作:某一塊肌肉或肌肉群突然、有力的、快速抽動,有的呈局部,有的可引起一側或雙側肢體抽動;

◆失神癲癇:突發的短暫意識障礙不抽動,手不能握住物品,站不穩等;

◆高熱驚厥:由於某些誘因發熱時,會出現全身性驚厥。四肢抽動、兩眼球上翻、口周發紺、神志不清等。

通過比較發現,孩子搖頭、面部抽動、四肢抽動、單塊肌肉或肌肉群快速抽動、一側或雙側肢體抽動等癥狀兩種疾病都存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兩種疾病的誤診現象出現。

抽動和癲癇有什麼區別?

區別一:性質方面

小兒抽動症是一種慢性神經精神障礙疾病,長期不治療會產生ADHD等併發症,影響學習,產生心理障礙。

小兒癲癇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腦電圖結果顯示存在癲癇波,長期不治療對兒童生長髮育影響較大。

區別二:病發情況

小兒抽動症在抽搐的同時常伴有暴發性的、不自主的發聲和穢語,在精神放鬆時減輕,緊張和焦慮時嚴重,睡眠後可消失,不會昏迷,不會倒地。

小兒癲癇大都會出現意識喪失,短暫的全身抽搐或無法控制的局部抽搐,會伴有口角抽動、頭向後仰、四肢反覆屈伸、身體強直等。

癲癇會出現短暫的意識失衡,恢復後表現為短暫記憶消失,孩子不能進行描述,而抽動症孩子發病時,孩子是有疾病意識的,有的孩子還會對抽動癥狀有一定抑製和掩飾能力,這些抑製和掩飾也是導致抽動症被誤診為結膜炎、過敏性鼻炎、咽喉炎的原因之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