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當下,我們該怎麽生活?

文/李遠國 李黎鶴

生活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因為我們都在生活,而且都希望生活得更好。但生活的話題往往又顯得過於沉重,尤其是當看似轟轟烈烈的生活現象背離它自身目的的時候。

從歷史的視野來看,儘管不同時期人們對生活意義的認識可能相差千里,但任何一個社會都有一種主導性的生活方式。從本質上講,任何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價值觀念,都是來源於現實的社會和真實的人生,都是時代與歷史在社會生活層面上的反映。

《老子》中的生活之道

老子的社會哲學,生發自他對社會人生種種現象的觀照與反思。在觀照與反思的基礎上,老子對這些現象進行了鞭辟入裡的剖析。針對春秋時人們價值觀的普通迷失,老子曾經講過這樣一段意味深長的話語: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青、黃、赤、白、黑為“五色”,宮、商、角、征、羽為“五音”,辛、酸、鹹、苦甘為“五味”,金銀財寶為“難得之貨”。

在這裡,老子為人們道出了一個雖然簡單。但並非人人都能理解和接受的道理:即過分追求形而下的感官刺激與享樂,非但無益於人的身心健康,反易使人的身心倍受傷害。

在各種各樣的奢侈享樂中,人的精神外馳而不知複返,迷於享樂的對象而難以自拔,喪失了原本的自我,不知自我原本為何種樣態,甚而陷入人而非人之境。

老子指出,時人不僅追求感官的刺激與享樂,而且還向慕人間的各種美譽,以求為自己的人生罩上耀眼的光環。這些美譽誘發了人的分別心與好爭意識,同樣打破了人心原有的平靜。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人們知道了何為美、善,同時也就知道了何為醜、惡。因為世間萬象總是以對待互顯的方式而存在的,所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合,前後相隨。”人們的分別心形成後,隨之而來的,必然是人們對各種美譽的追逐。

官能的欲求與美譽的向慕,使名利享樂成為人生的唯一追求,人的生命被逼進了狹小的名利場中,惟名是求,惟利是圖。人本身所內含的奔騰上揚、超越提升的本性被逐漸消磨掉了。

這樣的社會,毫不誇張地說,已經成了一個人們爭名逐利的戰場。換而言之,原本安靜祥和的社會,在物質主義的魔法下,已經變成了一個加強版的名利場。

老子看到,在官能欲求的驅使下,為了滿足自己無厭的私欲,為了保障自身生活的奢華奢靡,在上的當權者,利用手中的權力,極力搜刮民眾,致使民眾饑寒交迫,甚至被迫鋌而走險。

他說:“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當權者不僅僅極力搜刮自己治下的民眾,還不惜犧牲民眾的生命,破壞正常的生產生活,挑起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以求佔有更多的土地、民眾、財富,致使“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有時因天下無道,戰事頻繁,乃至“戎馬生於郊”,即連懷胎之母馬也被征戰,小馬駒遂降生於兩軍對壘的戰場上。這些當政者,簡直成了人世間無道的“盜竽”——強盜頭子!

且看:“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余。”一方面是農田荒蕪、倉庫空虛,一方面是宮殿豪華、衣服亮麗。貴族們佩帶著鋒利的寶劍,飽餐著精美的食物,享受著用不勝用的財富,而平民卻只能餓死。

老子憤慨地指出,由於當權者是這些強盜投資,所以,“損不足以奉有余”這般違反天道的謬理,竟成了人世間的法則。這樣的人世間已不再有絲毫的公正可言!

因此老子主張“返樸返真”,並將道比喻作一未曾被雕琢過的大“樸”。他說:“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真樸之物,渾然大和,有著極強的待成性,極廣的可能性,極大的可塑性。

“返樸歸真”的生活方式

道是最大的真樸性存在,也是真樸之中最為真樸者。它所擁有的待成性、可能性和可塑性,使之在一定的條件便生成了宇宙萬物萬象。所以老子說:“樸散則為器。”真樸之道在開散之後,才有形形色色的事物和產生。

在老子看來,道本系一渾沌未分的存在,本系一能夠衍天地萬物萬象的大“樸”,因此萬物與人命的本性亦屬於真樸。正因為此,人只有在渾然大和、真樸健全的心態下,才能在不期之間,妙契大道,暢然自如地應應一切事變,而絲毫無損於己。

渾和真樸的人生,即意味著“自然”,意味著清靜無為而不著意於有為。人應當明確生命本相及人性之本然,確立的適當精神向度,那就是返樸歸真。

返樸歸真,這是道家、道教在日常生活中始終遵循的基本準則。故聖人雲:“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在這裡,“樸”不僅是侯王百姓皆應遵循的生活信條,亦是構成天地萬物的基本原素,故返樸歸真之途就是道教的真常之道。

《老子河上公章句》、《老子想爾注》都對返樸歸真之說大加闡發。《老子河上公章句》認為立身處世都應“守真道”,質樸無飾,真而不偽。其中說:“聖人學治身,守真道也”,“以道德教民,使質樸不詐偽”。《老子想爾注》進一步發展了這些思想,指出道本身就是“質樸”“絕巧”的:“樸,道之本也。人行道歸樸,與道合。”

歷代道徒對“返樸歸真”的發展

東漢魏伯陽亦十分倡導返樸歸真。他認為人是由陰陽二氣相交感而生,因此煉養的關鍵在於煉氣,在於無欲無思、清靜無為、耳目口三寶閉合、委志虛無、無念為常。

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塞兌閉門,滌除玄覽”。如果做到了這樣,那麽就能骨節堅強、排卻眾邪,使得人體中的真氣“淫淫若春澤,液液象解水”,並能從頭至足周身往來無極,最後達到結成金丹,形體長存。

晉代葛洪,字稚川,號“抱樸子”。他認為神仙實有,長生能致,然而要達到這一點,就必須修煉致道,關鍵在於意志,而不在於富貴。他指出:“學仙之法,欲得恬愉淡泊,滌除嗜欲,內視反聽,屍視無心。”也就是要求人們恬淡自守,清心寡欲,抱樸歸真。

隋唐時期,雅慕素樸生活的道士很多。隋煬帝時,在今山東省郯城北有一道士名叫徐則,整日沈靜寡欲,常懷惻隱之志,入縉雲山修道。其真情感動了太極徐真人,下傳給他秘旨,遂結廬於天台山辟谷養氣,唯以松子和清水為食。、

唐代道士潘師正隱居於嵩山雙泉頂二十多年,清靜、寡欲,飲食唯以青松澗水而已。

成玄英進一步發揮老子“玄之又玄”的思想,要求廣大道教信徒超然物外,從根本上忘掉違順、毀譽、榮辱、高下、物我、利害、貴賤、禍福、壽夭等的存在,提倡無欲、無為的靜養。

成玄英說:“樸,道也。”並稱“道”為真常之道。“樸”和“真”都是道之性。修道就在於使人的心性歸返根本,合於道性,達到“體和神清,虛夷忘身,乃合至精,此所謂返我之宗,複與道同”。

司馬承禎把修仙的過程分為五道“漸門”,即:齋戒,澡身虛心;安處,深居靜室;存想,收心複性;坐忘,遺形忘我;神解,萬法通神,總稱為“神仙之道,五歸一門”。

他又以敬信、斷緣、收心、簡事、真觀、泰定、得道,為修道的七個階段。綜合其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修煉形體,即飲食要得當,居處要適宜,勞逸應結合;二是養性修心,信教必須虔誠,不能有任何懷疑;三是要棄事無為,不參與任何世欲的事務,稱為“斷緣”或“安處”。

四是要安於道徒生活,安分守己,不多取,不多求,稱之為“簡事”;五是忘掉外物,不被外物所迷惑,才是道教的“真觀”;六是修煉,“形如槁木,心如死灰”,而物我兩忘,便接近於道了,叫做“泰定”或“坐忘”;七是得道,得道後便成為無所不能、無所不解的神仙,這就是“神解”。

金元全真道一向以“正心誠意,少私寡欲”、“清靜無為”為宗旨,以“識心見性”為全真,以“製心無為”為修持方法,提倡“除情去俗,忍恥含垢,苦己利人”的樸素生活。

如馬丹陽修道,安貧慈下,不接人一錢,不用人一物,安心定性則清虛淡泊,接人導物則慈愛愷悌。譚處端曾坐於沃州橋下,終日不語,人饋則食,不饋則已,河水泛濫亦不移,艱苦樸素,清靜無為,修身養性。

丘處機西入磻溪穴居隱修六年,後隱隴州龍門洞潛修七年,每行則一蓑一笠,居則脅未沾度,日乞一食,寒暑不異,實踐著祖師倡導的全真精神。

明清道士承太上玄風,仍以清靜無為為宗,素樸歸真為本。趙宜真主張“正性法身”,以無為為采煉之要,以忘字為訣,以粉碎虛空為究竟。後有全真道士劉淵然,即因清靜自守、恬淡素樸,為各朝所禮重。

清代王常月強調要皈依三寶,懺悔罪業,斷除障礙,定民守意,清心靜身。他創立三壇大戒,在北京白雲觀公開演說,要求廣大教徒奉道持戒,以臻明心見性,而要達到這一境地須從持戒降心及日常生活中去樸實用功,可見返樸歸真乃是持戒之基礎。

如《女真九戒》之第五戒要求;衣具質素,不事華飾。《中極戒》之第三十八戒要求:不得羨慕富貴,希圖逸樂;第四十四戒要求:不得貪著滋味;第七十戒要求:不得擇美食;第一百八十三戒要求:不得榮飾衣服華麗;第二百九十戒要求:當念居山林幽靜,精思至道。由此而觀,恬淡自守、返樸歸真的生活方式,一直是廣大道徒的生活信條。

“返樸歸真”在當下社會的現實意義

當代道教徒牢記祖師垂訓,繼承了道教這一優良傳統。他們或居都市城邑,勤心修持;或隱深山幽林,閉關自守,始終堅持過簡樸的生活。一些地處山區和山林的道教徒,積極參加植樹護林和生產勞動,嚴謹修持,生活清苦,勞動繁重,從無怨言。

在追求返樸歸真的生活過程中,道教徒切實地把握實際,貼近生活,積極與社會相適應,在繼承這一優良生活方式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將其發揚光大。

老子所揭示的樸素自然的生活理念,並非空懸無依的幻想,而是道教始終一貫的生活實踐。道教中以亙古不變的真樸生活,為世人樹立了另一種生活範式,對當今社會中人類的精神重建和文明進步等問題有著重要意義。

道教的社會哲學及其生活方式,最具啟迪意義的就是有助於幫助人們盡快走出人類中心主義的誤區,重新合理定位人生,恢復真正有益身心健康、體現生命價值的生活。

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需要的是一種有意義的生活,是體現出對其他人和非人生命尊重的生活,是最大限度擺脫了物欲的困惑,但求自然而然的生活。

(編輯:柯恩)

本文為騰訊道學獨家稿件,文/李遠國 李黎鶴,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喜歡該類內容歡迎上微信關注“騰訊道學”微信公眾號!(文章作者觀點與立場,不代表騰訊媒體的觀點與立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