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以性養人,回歸真我,道家頂級養生智慧,現代人為何很難再做到?

道家以老子清靜無為思想為主要核心,清靜無為是道家修身養性的基本素養。在道教中,無論是武功的修鍊還是養生求長生的方法,都是以道家清靜無為思想為根本。說到底,就是要做到「以性養人,回歸真我」,這是道家修行的獨有境界。

什麼是回歸真我呢?就是返璞歸真。再通俗點講,就是我們所說的「天真"。老子在他的《道德經》中說:「槫氣至柔,能如嬰兒乎?」「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回歸真我就是回到一種自然的狀態,對於人來說,就是嬰兒的狀態。如果能到了這種狀態,就會「百毒不侵」,就象老子所說的「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

武俠大師金庸老先生可以說深諳道家的思想精髓,在他的作品中一些人物的刻畫很好地體現了道家這種回歸真我的思想。在「射鵰英雄傳」中,有一個對大家印象深刻的人物,深得觀眾喜愛,就是周伯通,周伯通是道教全真教的弟子,一介老來頑童,把道家所崇尚的的回歸真我的思想演繹的淋漓盡致。他就是活到了回歸真我的狀態,他就像一個天真爛漫的小孩子,淳樸善良,但卻練成了絕世武功,多少武林中人窮盡一生、挖空心思潛心武學卻也達不到他的高度。其實,這就是天真的力量,回歸真我的力量。

就連《天龍八部》中自恃清高的黃藥師,他也從周伯通的身上悟道了很多道家思想,自華山論劍後他思考良多,他認為對於名利,去爭是下品,不去爭只能算中品,而像老頑童一樣心中沒有名利,清靜無為,才是常人不可及的上上之品。

你看金庸小說中那些絕世的高手,沒有幾個不是返璞歸真的,除了周伯通,還有郭靖,甚至有些木訥,還有神鵰俠侶中的楊過,也是天真的像個孩子,段譽、虛竹哪個不是靠他們的善良、天真和樸實深得人們喜愛,但是他們都是「傻人有傻福」,練成了絕世武功。

注重平和、清靜無為是道家生思想的精髓之一,如果能夠做到,對人的養生長壽都多有裨益。人的身體健康,很多程度上取決於心態,如果一個人能做到平時注意保持心平氣和、淡泊從容的狀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對養生和健康有莫大裨益。

另外,道教的清靜之意境,還體現在不執著於物質,不以物役,不做物質的奴隸。但是,在現代社會中,在鋼筋混凝土構築的都市間穿梭,面對巨大的社會競爭,現代人很難做到了。現在衡量人成功與否的價值觀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心浮氣躁、急功近利成為常態,人心很難得一絲寧靜。

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更需要從道家思想中汲取養分,以最平淡、天真的心態面對囂雜的塵世,培養出「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情操,「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的心境,來幫助我們實現人生的高度。以性養人,回歸真我,這是道家最實用的智慧,也是金庸小說中最實用的智慧。

/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