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老兩口一個偏癱一個“半瞎” 倆人親手安葬仨兒子

賈新年和王蘭香夫婦是河南省嵩縣舊縣鎮農民,兩位老人相差兩年,賈新年今年76歲,王蘭香74歲,賈新年六年前腦出血留下了半身不遂的毛病,每天拉著一根拐杖,以防摔倒,王蘭香14歲患眼疾,後來又得白內障,7年前做過手術,現在似乎再次發作,老人說自己是個半瞎子,幹啥基本都是靠手摸。三個兒子中的最後一個因病去世後,老人氣結攻心,喂羊鍘草的時候,把左手也鍘掉了……

兩位老人一共生育了4個孩子,老大21歲時候患肺結核,由於當時醫療條件和經濟原因,不久離世,對兩位老人是一個沉痛的打擊,半年後,剛一歲半的小兒子也意外夭折,原本有眼疾的王蘭香整日淚水洗面,不久眼睛什麽也看不到,經檢查患上了白內障,老人暈車,於是治療一拖再拖……

十幾年前,僅剩的二兒子患腎積水,同樣是因為經濟困難,沒能及時治療,到醫院搶救時候已經是晚期……兩位老人給兒子料理完後事,王蘭香氣結攻心,患了一種當地稱為“氣傷風”的病,發作時焦躁不安,神不守舍,給羊鍘草的時候,把一條手臂伸進了鍘刀下面……

在農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傳統思想根深蒂固,兒媳離開的時候,兩位老人希望留下年幼的小孫女,不僅是為了傳宗接代,更是為了一個念想。

老人們的悲慘遭遇經媒體報導之後,好心人紛紛支持他們,一位洛陽市裡的好心人專程過來,認孩子做了乾女兒,供孩子上學,再三勸說,把王蘭香接到市裡做了白內障清除手術。賈新年說:我們活著,不就是為了孩子,她回來了,家裡還有個做飯的活人,可是我們倆,兩個人頂不上一個好人……

患病之前,賈新年在家裡養了一群羊,兒子們儘管先後離世,活著的人還需要活著,尤其是年幼的小孫女,更是兩位老人的心尖肉。他說:這都是老天爺懲罰我呀,仨娃子不給我留一個,閨女家婆子公公都是80多歲的人,她還有老胃病,自己家還照顧不過來,更別說我們了,我們倆不想點法子,連孩子都養活不起……

家裡的家務活通常都是王蘭香一個人做,做飯、洗衣服,她說:我這好一點,左手沒了,不方便吧也不耽誤乾活,他是半邊身子都不會動,耽誤事,地裡頭收半袋子玉米,要說也不沉,倆人都沒辦法拿回家。

農村老人都是很勤快的,當地政府把他們安排到敬老院之後,王蘭香也是閑不住,敬老院後面有一塊兩畝多地的農田,種一些時令蔬菜,王蘭香經常到地裡除草,澆水。“人家待咱真好,光麻煩人家會行?俺能乾動,多少乾點,圖個心理安穩。”敬老院裡有洗衣房,一些毛巾、內衣之類的,王蘭香還是自己洗,她用洗衣粉灑在水盆裡,把衣物在水盆裡甩幾圈,之後放到旁邊的搓板上,用巴掌捶打……

“大件子洗不了,小的就不麻煩閨女們(指敬老院服務生)了吧,上年紀了,啥講究?不是太髒就行了。”王蘭香左手斷掉十幾年,而他們來到敬老院不過三四年的時間,可想而知,在家,他們曾經有多艱難。

開飯了,王蘭香右手把一碗菜放在胸前,半截左臂夾住碗,右手拿著兩個饅頭,扶著菜碗,走到座子旁邊,賈新年伸手捧著菜碗底,王蘭香需要先放下饅頭,再從老伴兒手裡捏著碗沿,把菜碗放到桌子上。

作者問他們:如果飯太熱怎麽辦?“怎辦?沒事,年紀大了,手耐燙,習慣了……”

別人一手端一個腕,是很容易的事,在他們這兒,吃飯也是需要相互協作的困難事。

“在家拆個面袋子,得我們倆各咬著一邊,她拿個剪子剪開,我這手,沒一點用……”賈新年說。

在家裡,兩位老人幾乎從不吃菜,孫女過星期回家了,才給他們炒點菜,儉省著吃,一碗醃蘿卜絲,可能就要吃上三四天……

“怎沒用了,你忘了?蒸饃時候,我一個人拿不起來蒸籠,我拿一邊,你拿一邊,要不是你兌一隻手,吃饃?吃屁吧。”王蘭香看到老伴兒有些沮喪,笑著對老伴兒說。

獨居生活,訴說的是淒涼的晚年,他們一生孤苦,內心渴求溫暖和關愛。他們年事已高,體衰多病,老伴已過世或獨身一生,無子無女,孑然一身。比起經濟上的困境和身體的衰病,他們更渴望的是,家的溫暖和親情的關愛。

寒冬將至,他們需要我們用愛來溫暖,幫他們抵禦寒冷,我們發起了為這些老人們買一身保暖衣的活動,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像父母疼愛我們一樣去關愛他們,給全省集中供養的特困老人添件新衣,用愛去溫暖他們孤獨的心。歡迎點擊方括號內鏈接給爺爺奶奶添新衣】,也可微信-錢包-騰訊公益-搜索“給爺爺奶奶添新衣”給我們身邊的這些孤苦老人送上一份溫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