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警惕!糖友缺少這兩種營養素,小心被「隱匿殺手」給盯上!

說到糖尿病併發症,大部分糖友想到的都是大血管病變、神經病變、糖尿病足等疾病,而一種發生在骨骼的慢性併發症——糖尿病性骨質疏鬆症卻很容易被大家忽視。

據統計,約1/2-1/3的糖尿病患者伴有「骨密度減低」,其中近1/3被確診為糖尿病性骨質疏鬆。糖尿病性骨質疏鬆的危害性大、知曉率低,加上其不易被察覺的特性,因此也被稱為「隱匿殺手」。

1胰島素不足影響骨合成

胰島素具有促進骨基質合成和膠原蛋白形成的功效,而糖尿病人普遍存在胰島素缺乏或相對缺乏的情況。

1型糖尿病人因胰島素絕對缺乏,致使骨密度減低;2型糖尿病人因胰島素相對缺乏,使得蛋白質分解增加,合成受抑製,骨硬度下降。因此,糖尿病人相對正常人患骨質疏鬆的風險更大。

2飲食控制影響鈣質攝入

近30年來,我國居民鈣攝入量從未達標,一直處於偏低的狀況。再加上糖尿病人嚴格控制飲食,容易致使鈣質及其它微量元素的吸收更為不足,從而易引發骨質疏鬆。

3鈣排出量增加

糖尿病人因血糖偏高,腎臟在排出多餘葡萄糖時,對鈣離子的濾過率也會增加,從而易導致大量鈣質流失。除此之外,骨骼中的磷、鎂等物質也會隨尿排出,進一步促使骨骼中的鈣質釋放、骨量減少。

4部分降糖葯的副作用

研究證明噻唑烷二酮類降糖葯(TZDs)可使骨髓中的脂肪細胞增多,從而導致骨細胞數量減少,骨質形成率下降,加速骨質疏鬆的形成。

小貼士

維生素D對於腸道和腎臟中的鈣元素吸收起著重要的作用。而糖尿病合併腎病患者,維生素D在腎臟利用受阻,無法轉變成為有活性的維生素D,導致小腸對鈣吸收減少,也易加重骨質疏鬆風險。

綜合來說,糖尿病會致使患者骨基質減少、骨小梁破壞、骨密度降低,從而加大骨質疏鬆的發生風險,導致糖尿病人稱為骨質疏鬆的高危人群。

早期

無任何信號與癥狀

事實上,從30歲骨量達到峰值之後,骨質疏鬆就已經悄悄開始了,從中年到老年,骨量一直在減少,發展過程較長,所以嚴格來講,在早期時骨質疏鬆不會出現任何的信號和癥狀。

中晚期

身上多處骨痛、易骨折

當骨質疏鬆發展到中晚期時,患者體內鈣磷代謝會產生異常,從而引發身體多處的疼痛。

另外,骨折也是骨質疏鬆的一個明顯癥狀。但發生骨折時,就表明骨質已極為脆弱,且糖尿病人發生骨折的危險性很大,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儘早進行骨密度測定、篩查骨質疏鬆風險顯得極為重要。

骨質疏鬆的測定

雙能X線骨密度測定

臨床上檢測骨質疏鬆,主要採取的是雙能X線骨密度測定法。

雙能X線骨密度測量是目前國內外骨質疏鬆診斷和防治措施療效觀察的金標準。它可以測定全身的骨量和骨密度,同時還能對各個部位的骨密度進行單獨分析。

自我診斷法

除了接受專業測定外,還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小動作在家進行預查,雖比不上儀器精準,但對骨質疏鬆的早發現也能起到一定的預警作用。

方法:

雙手向兩側水準伸直,測量兩手中指指尖之間的直線距離。如果指尖間的距離超過身高2-3厘米,那麼患骨質疏鬆的風險較大,需到醫院接受更為精確的診斷。

骨質疏鬆具有不可逆性,因此早期防治尤為重要。防治骨質疏鬆,首先要做的就是有效控制血糖、穩定糖尿病病情,從而減少高血糖帶來的代謝紊亂、骨合成減少等問題,進而降低糖尿病並發骨質疏鬆的風險。

此外,糖尿病人要想防治骨質疏鬆,需特別重視鈣和維生素D的攝入,此二者同時補充可有效降低降低骨質疏鬆性骨折的風險:

鈣質的補充

糖尿病人在控制飲食時一定要保持營養均衡,適當多吃含鈣高的食品。根據中國營養標準,成年人每日適宜的鈣攝入量為800-1000mg,絕經後婦女和老年患者可適當增加到1000-1200毫克。

一般來說,一杯200ml的牛奶,含鈣208mg,一個雞蛋(50g)含鈣約為28mg,100g油菜含鈣108mg,100g牛排含鈣188.94mg,糖友可按此標準適當調整飲食,增加鈣質攝入。

小貼士

在後台回復「高鈣」,可獲取《高鈣食物一覽表》,迅速了解吃什麼食物最補鈣。

維生素D的補充

中老年每日維生素D的需要量為400-800 IU。但是,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並不多,所以從食物獲取維生素D比較困難。而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以促使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轉化為維生素D,因此曬太陽是一種較為有效的維生素D補充方式。

建議糖尿病人最好保證每天在戶外陽光下運動半小時以上,既能獲取維生素D,又能強健骨骼。

小貼士

夏天氣象炎熱,陽光直射易造成中暑,糖尿病人可選擇早上9-10點、下午4-5點這兩個陽光不太強烈的時段曬曬太陽。

另外,曬太陽時要摘掉帽子、手套,盡量將肌膚裸露在外,才能達到效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