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智齒反覆發炎「捅破」臉!智牙到底要不要拔?

生活中,受到智齒困擾的人不在少數,一顆小小的智齒,「傲嬌」起來能將人折磨得痛不欲生。但是,這受之父母的小東西,真的必須拔掉嗎?

一、要判斷有沒有隱患,得先知道長沒長智齒?

查看方法很簡單:張開嘴照照鏡子,從一側的門牙開始往後數,第八顆就是智齒。

有的人看了半天,隻數出來7顆。這有可能是好消息,表示沒長智齒;也有可能是更壞的消息——智齒是完全埋伏的,隱患和拔除難度都比較大。

所有人都是18歲左右開始長智齒,個別發育早的,智齒十四五歲就開始冒頭了。多數人的智齒是埋伏或阻生狀態,可能長期沒有癥狀,有難以忍受的癥狀時都比較晚了,錯過了最佳拔除時機。

埋伏的智齒長不出來,只是發現時間早晚的問題。建議大家即使沒有疼痛,也要定期拍片觀察智齒。

二、出現哪些跡象,就需要考慮拔智齒了?

1、智齒反覆發炎

智齒帶給多數人最直接的體會就是反反覆複發炎,這就是傳說中的智齒冠周炎。又腫又痛,嚴重起來嘴巴都張不開。

因為智齒的位置很特殊,距離咬肌很近,炎症如果沒有及時控制,進一步引起咬肌間隙感染的話,嘴巴可能連個縫縫都張不開的,怎麼吃飯?這種情況下,必要時需要切開引流的:在下頜下緣兩公分左右水準,劃開一個不大不小的口子,把肌肉從骨面剝開,分離腔隙,等待膿血肆意流淌……

綠色箭頭所示位置,相當於你嘴裡一個小型垃圾桶,藏汙納垢的好手

如果智齒阻生,口腔裡像上圖這樣形成盲袋,很方便藏汙納垢,條件合適,就腫起來了。冠周炎就是這麼來的。當然,腫的時候不可以拔牙,最好去醫院沖洗上藥消炎,等消了腫再拔。

2、智齒沒有咬合關係

智齒萌出的時間和位置都比較隨意,並且不是有規律地成對出現。如果對側智齒沒有萌出或已拔出,就會出現「單身」智齒。

沒有相抗衡的智齒來對咬的話,有時會發生智齒過度萌發伸長現象,甚至過分到直接咬在對側牙齦上,反反覆復咬破牙床子,嚴重影響咬合。

3、智齒已引起其他病變

大到可能需要刮骨手術的囊腫

智齒可以引起頜骨的萌出性囊腫,破壞頜骨,嚴重情況下可能需要截骨。這是會毀容的。所以,千萬不要嘴裡直視沒看到智齒,也不疼不癢,就以為萬事大吉。

4、正畸需要拔智齒

為了排齊牙齒騰地方,保證正畸治療的效果,通常會考慮拔除智齒或其他不是那麼重要的牙,比如雙尖牙,也就是虎牙後面的牙。

還有研究表明,造成牙列擁擠不齊的原因之一就是智齒萌出,那就更得拔了。

5、智齒已經齲壞

沒有良好咬合關係但是完全萌出的智齒,位置太靠裡,很難清潔到位,容易發生齲壞。智齒那麼靠裡,自己也很難意識到,所以多數情況是疼了才發現。

疼了,就是已經慢性牙髓炎了,再拖一拖會引起慢性根尖周炎,進而可能引起頜骨骨髓炎,這個是需要入院手術,刮骨療傷的。

6、智齒造成鄰牙病變

智齒萌發太空不足,常常會倒在第二磨牙上,因而造成第二磨牙清潔不易。智齒躺的時間一長,就會把旁邊的鄰牙都頂壞了,然後兩顆都同歸於盡。

這就是個玉石俱焚的案例。本來第一磨牙就缺失,智齒把第二磨牙也給頂犧牲了,種牙是在所難免了。

7、智齒引起鄰牙牙槽骨吸收

智齒會引起鄰牙牙槽骨的吸收,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正常的鄰牙因為遠中牙槽骨的吸收,可能過早鬆動脫落。

除了智齒以外,牙齒矯正有時候也會涉及到拔牙。許多家長帶孩子來顧問矯正的時候,一聽到「拔牙」兩個字,立馬色變。

尤其溫柔的媽媽和慈愛的奶奶都會覺得:「小小的牙齒花了九牛二虎之力長了出來,現在卻要拔掉?

其實,很多家長內心未必懂:

到底拔牙的目的是什麼?

不拔牙對於正畸來講意味著什麼?

拔了牙又會有什麼樣的正畸效果?

為什麼常規拔牙都要四顆?

乳牙自然脫落,恆牙隨後逐漸萌出,這是小朋友長到六七歲時必然要經歷的一個換牙過程。

可如今,越來越多的小朋友出現換牙「程式」有點錯亂的問題,還沒等乳牙「失業」恆牙就迫不及待「上崗」,於是,兩顆牙並排在崗,只能請牙醫通過「暴力」的方式強製要求乳牙「失業」,否則將嚴重影響牙齒的美觀與健康。

如果您覺得本篇文章有用,請將此文章轉給需要的人!今後小濟將繼續和大家分享更多牙科科普知識。最後祝大家擁有一口靚麗的牙齒,笑口常開。大家如有疑問或建議可以通過後台留言,微信:whcjkq。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