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帝國的挽歌,英雄的末路

公元5世紀,一個紛繁交錯的時代,中國在經歷了強盛的漢王朝之後,隨著群雄的割據,異族的入侵,走向了歷史的轉捩點。而在世界另一頭的羅馬帝國,在經歷了3世紀危機之後,國勢日漸下滑,政權更迭,土地兼並,瘟疫流行,此刻的羅馬帝國就像匹精疲力竭的戰馬,搖搖晃晃著走在生命的盡頭。更要命的是匈人的入侵,原本處於萊茵河對岸的蠻族也開始了一波波的民族大遷徙,終於在5世紀到來時進入高潮,其中包括了汪達爾人,哥特人,法蘭克人,他們的到來貫穿了帝國的心髒。 這個情景就像八百年前海上民族入侵的重現,整個世界等待著一次洗牌。

在希臘世界神話中,每當民族危難之際,總會出現一名英雄來拯救自己的同胞。羅馬作為希臘文明的繼任者,更渴望像赫拉克勒斯一般的希臘式英雄來力挽狂瀾。公元451年,風雨飄搖的羅馬帝國迎來了最緊要的一刻,匈人在領袖阿提拉的帶領下席卷了東羅馬帝國後,將戰刀揮向了西羅馬,而領導西羅馬軍隊的正是被稱為最後的羅馬人的艾提烏斯。

艾提烏斯出生於公元4世紀末期,其父是一方總督,作為軍人家庭的孩子,早早地被送給蠻族做人質,期間認識了後來的匈人領袖阿提拉,但此刻的他們關係卻像親兄弟一般,彼此訴說著心裡話,一起去打獵,一起分享自己的戰利品,但他們無論如何沒想到,幾十年後再見時已是敵人。艾提烏斯回到羅馬時已經過了他的青年時代,但憑著他對蠻族一方的了解,在未來的日子裡屢立戰功,駐守高盧擊退哥特人,進軍勃艮第消滅勃艮第王國,從普通將軍到一方統帥最終成了帝國護國公。他和昔日好友阿提拉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最終於451年在阿提拉主動挑起下,打響了決定羅馬命運的一戰。

開戰前,艾提烏斯自知軍力不足,遊說蠻族之間,得到了西哥特王的支持。此刻的阿提拉沿著萊茵河一路大開殺戒,所到之處寸草不生,許多城市一夜間化為烏有,到達重鎮奧勒利尼亞時發起了猛攻。早在阿提拉猛攻之前,駐守奧勒利尼亞的將領請求艾提烏斯派兵,艾提烏斯命令他們死守後日夜兼程奔赴奧勒利尼亞,終於在數周之後抵達戰場,解了奧勒利尼亞之圍。受挫的阿提拉將艾提烏斯引到沙隆,準備靠遼闊的沙隆平原將艾提烏斯軍團消滅。

會戰打響,阿提拉的戰騎(據說在50w兵力之間)像驚濤駭浪般衝向聯軍部隊,艾提烏斯將右翼部隊交給了自己的盟友西哥特王,自己親率羅馬軍團排好陣勢。匈人衝殺期間一度遭挫,慌不擇路掉進了艾提烏斯的左翼部隊之中,被羅馬軍隊圍殲。沙場上屍橫遍野,幾十萬兵士在這場戰爭中失去性命。阿提拉奮力衝出敵陣,曾試圖在路上燃起大火準備跳火自盡。此戰阿提拉失去了控制羅馬帝國的希望,幾年後阿提拉離奇去世,失去了英明領袖的匈人王國不可避免走向下坡路。

回到羅馬之後的艾提烏斯,儼然成了帝國的代理人。國家事務全由艾提烏斯處理,艾提烏斯希望自己的兒子迎娶羅馬皇帝的女兒為妻,來維持自己跟皇帝的關係。隨著艾提烏斯權利的擴大,君臣之間的猜忌也日益加重,為此引起了皇帝的嫉恨。在佞臣的挑唆下,皇帝親手殺死了他最依賴的功臣,帝國最後一根殘存的支柱倒了。

千百年來,君臣之間的隔閡一直存在,或因功高蓋主被君上抹掉,或因勢力膨脹取代帝王,永遠躲不開欲望二字。但無論艾提烏斯是否想要取而代之,他維系了幾十年的帝國基業,跟著他一起被埋葬。艾提烏斯,這位羅馬時代的英雄,就像希臘式的悲劇,原以為帶來了光明的希望,到頭來卻是黑暗前的黃昏。或許英雄就是這樣,他們就像一首首挽歌,在大廈將傾之時臨危受命,帝國崩坍之時一同埋葬。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