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東北歷史:長春新立城的名字怎來的?大草原上的一座城!

長春市民很熟悉新立城。

這裡不僅僅是長春的起源,還有一座大水缸,滋潤著這座城市。

那麽,新立城的名字是怎麽來的呢?

很早很早以前,新立城這裡還是一片大草原,屬於蒙古王爺的牧馬地。

但是,隨著新邊的修建,這裡變得重要起來。

資料記載,清朝入關後非常不自信,擔心自己無法統禦中原,留一條退路,返回東北。所以,清朝統治階層修建了柳條邊,也就是人們說的老邊,老邊位於遼寧省境內,由鳳凰城經開原至山海關,稱為“盛京邊牆”,共設16個邊門。

後來,隨著關內瘟疫橫生,戰亂不斷,很多人越過了老邊,所以清政府又修建了新邊,南起今天的遼寧省開原市,經吉林省四平市、長春市,最後到吉林市的舒蘭結束,共設4個邊門,每個邊門均設專人把守。

那時的新立城還不是水庫,只是一片窪地,所以新邊從新立城水庫庫區通過,當年柳條邊上的伊通邊門遺址,曾是長春市重要的歷史遺跡,如今已經淹沒在那粼粼的清波中。

這條新邊成為滿族和蒙古族居住區域劃定的分界標誌,今天的長春、農安、德惠、九台(部分)等地域均在“新邊”外,屬當年的郭爾羅斯前旗領地,為蒙古族居住區域。

但是,關內破產農民還是大量湧進東北,在邊裡、邊外披荊斬棘,開荒種田。這樣,導致很多人衝進了新邊內開荒種地。

當時,郭爾羅斯前旗不屬於寧古塔將軍駐防區域,因此,對在那裡定居墾荒的農民,寧古塔將軍未曾過問。郭爾羅斯前旗劄薩克對違禁入境的墾荒者不但不予驅逐,反而願意容留,並暗地徵收地租(一般每畝收租糧四升)。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下,因土地肥沃,地租相對較低,加之地處伊通邊門和大禦道附近,水陸交通方便,所以前往定居的農民迅速增加。

隨著人口日漸增多,墾荒面積不斷擴大, 清政府決定設立一個管理機構。

既然要設立關家機構,清政府就面臨著兩種選擇,一是這個機構叫什麽名字?二是這個機構設立在哪?

關於名字,清政府遵循約定俗成的稱呼。在長春一帶南北各有一個大村落,南為長春堡(今屬朝陽區永春鎮),北為寬城子(今南關區南部),其中“長春堡”這個地名,在當時的一些官方文書中經常提及,民間流傳也較為廣泛,知名度較高。

比如說,郭爾羅斯前旗劄薩克向清廷奏報被開墾的區域時,用“長春堡地方”5個字做開墾地段的代用詞,清政府的文件中也使用這一代用詞泛指開墾地段,例如委任長春廳首任巡檢的文書,就直書“今授吉林長春堡巡檢……”

所以,清政府就叫這個家構為長春廳。

衙門設在哪呢?那時候的關內人們要進入長春一定要通過新立城水庫下面的邊門,所以長春廳就設立在了邊門旁的一塊空地上。那時候的長春廳衙署舊地還是一片大荒地,政府派人蓋了一座房子,用圍牆圍起來,就變成了一座城。

因為這座城市新成立的,人們就俗稱為新立城。就這樣,讓新立城有了名字。

《長春縣志》中是這樣記載新立城的。

衙門在新立城時,小街東西長約0.5公里,有小雜貨店、手工作坊等數十家。到光緒年間,街道兩旁排列著雜貨店、藥鋪和各種手工作坊等共40余間房,逐漸發展成一座小集鎮。

當年,在新立城小街老廟宇也很多,東北角有“城堡廟”,西南角有“關帝廟”,街中部有“娘娘廟”,等等。可惜均早已拆毀。據講這些廟宇所建年代都很久遠,初建時規模也很大,為四方村民燒香敬神的主要場所。

1825年,長春廳搬家了,搬到了今天南關區大經路一帶。

為啥搬家呢? 原因有二:一是新立城位於下轄五鄉之南端,距五鄉的人口、田畝偏遠,交通不便;二是新立城地處低窪河灘,伊通河水常泛濫,殃及衙門和附近居民。

自長春廳衙門遷至寬城子後,新立城“從此遂降為市鎮矣”。

新中國成立後,新立城成為一小集鎮,二十世紀60年代新立城為公社政府駐地,由駐地聚落而得名,故稱新立城人民公社。

那時的小街是很熱鬧的集市,每逢農歷三、六、九,附近十裡八村的農民都聚到這裡趕集,出售自家的農副產品。至二十世紀70年代以後,公社遷移,這裡便蕭條了。

今天的新立城小街雖沒有昔日那般熱鬧,但農民的日子都好了起來,新立城水庫旅遊區、西山滑雪場、長春廳仿古建築群等將隨著時代的發展,為小鎮帶來新的生機。【作者:每日漢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