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銀策略:百億北上資金強勢抄底 資金流向創業板

  【中銀策略】地量市場,北上資金強勢抄底——市場資金周觀察·14

  來源:樂觀市場

  滬市出現32個月以來首個成交額下破1000億的交易日,北上資金單周強勢抄底A股籌碼,淨流入超百億元

  一周概覽:市場出現單日滬市成交不足千億環境,北上資金強勢抄底,單周淨流入規模破百億。資金供給方面,上周資金供給環比增加,北上資金淨流入規模大幅上升,杠杆資金再創年內新低。股票供給方面,上周股票新增供給環比增加,解禁減持規模環比大幅上升。市場交投方面,上周市場情緒整體跌至冰點,換手率大幅下降,是全年日均成交最少的一周

  北上資金淨流入規模大幅上升,ETF資金流向創業板。上周ETF份額規模小幅上升至1180.11億份,結構上創業板增速最快。當周股票型基金倉位和混合型基金倉位均小幅下降,機構投資者對混合型基金的信心消磨嚴重,新發基金潛在配置股票規模25.15億元。北上資金情緒強勢反彈,全周資金淨流入規模大幅上升破百億。RQFII ETF淨申購規模大幅上升,南方A50規模連續九周保持不變為12.07億份。場內杠杆持續下降,融資餘額再創年內新低,杠杆資金增倉意願下降,前周新增投資者數量環比下降。

  上周股票新增供給環比增加,解禁減持規模大幅上升。上周新股核發家數為2,募集資金規模不超過40億元,8月17日當周定向增發募集金額為12.00億元,其中以現金支付0億元,現金支付佔比為0%。IPO方面,截止到2018年08月25日,據中國證監會的數據統計,IPO已過會29家,待上會263家,已過會與待上會家數比值為0.11。當周到期解禁股市值規模大幅上升至484.20億元,解禁減持規模上升至7.96億元。

  上周市場情緒跌至冰點,資金躊躇不追漲停。上周市場單周累計成交額12,653.33億元(前值13,820.45億元),環比(-8.44%),規模小幅下降;全市場自由流通換手率下降至1.13%(前值1.26%),下降了0.13個百分點,市場成交情況較為穩定。上周打板情緒顯示雖然全周指數上漲,但資金仍較為謹慎,漲跌停比小幅上升至2.38(前值2.15),全周漲停家數超過跌停家數。

  風險提示:本報告為客觀市場數據的整理呈現,不構成任何對市場走勢的判斷或建議,也不構成任何對板塊或個股的推薦或建議。

  一周概覽:市場出現單日滬市成交不足千億環境,北上資金強勢抄底,單周淨流入規模破百億

  上周資金供給環比增加,北上資金淨流入規模大幅上升,杠杆資金再創年內新低。上周ETF份額規模上升至1180.11億份,結構上創業板增速最快。上周股票型基金倉位和混合型基金倉位均小幅下降,存量資金持續減倉觀望中,增量資金環比大幅增加,新發基金潛在配置股票規模達到25.15億元。北上資金強勢抄底,全周中華通淨流入規模大幅上升破百億,一掃上周全周淨流出頹勢。RQFII ETF淨申購規模大幅上升。場內杠杆繼續下降,融資餘額再創年內新低。

  上周股票新增供給環比增加,解禁減持規模環比大幅上升。上周新股核發家數為2,募集資金規模不超過40億元,8月17日當周定向增發募集金額為12億元,其中以現金對付0億元。IPO方面,截止到2018年08月25日,據中國證監會的數據統計,IPO已過會29家,待上會263家,已過會與待上會家數比值為0.11,排隊數量繼續縮減。上周到期解禁股市值規模大幅上升至484.20億元,解禁減持規模上升至7.96億元。

  上周市場情緒跌至冰點,換手率大幅下降,漲跌停比小幅上升。上周市場單周累計成交額12,653.33億元(前值13,820.45億元),環比(-8.44%),規模大幅下降,一度出現了滬市單日成交不及1000億的冰點行情,上回滬市成交額不及1000億還需回溯到2016年1月7日股市熔斷日;全市場自由流通換手率下降至1.13%(前值1.26%),為全年最低。上周打板情緒顯示雖然全周指數上漲,但資金仍較為謹慎,漲跌停比僅小幅上升至2.38(前值2.15)。

  一周資金供給概況:北上資金抄底,資金流向創業板

  上周ETF份額規模小幅上升,結構上創業板增速最快。ETF方面,權益類ETF份額上周上升至1180.11億份,環比(+1.64%),規模小幅上升。結構上,創業板、滬深300和中證500份額均有所上升,上證50份額有所下降,環比增量分別為13.44億份、1.41億份、3.19億份和-1.97億份,其中,創業板增速最快,環比增速為5.29%。行業上,資源、工業、消費和TMT份額均有所上漲,金融地產份額有所下降,環比分別為3.45%、0.40%、1.95%、5.97%和-0.03%。

  股票型基金倉位和混合型基金倉位均小幅下降。機構倉位方面,本周權益型基金倉位總體變化不大,略有下降。具體地,股票型基金最新倉位87.18 %(環比-0.25%),混合型基金最新倉位52.14 %(環比-0.48%),創年內新低,指標顯示機構投資者對混合型基金的信心消磨嚴重。新發基金方面,上周共發行公募基金7支,可配權益佔比較高,發行規模總計39.31億元(前值22.49億元),規模大幅上升,潛在配置股票規模25.15億元(前值4.23億元),環比翻了5倍。

  北上資金淨流入強勢反彈,全周資金淨流入規模大幅上升破百億。本周陸股通合計淨流入115.57億元(前值-9.05億元),海外資金呈現流入趨勢,北上資金淨流入規模大幅上升,環比上升1376.49%。其中滬股通淨流入78.57億元(前值0.66億元),環比增量77.90億元,深股通淨流入37.00億元(前值-9.72  億元),環比增量46.72億元,滬股通和深股通規模均大幅上升。本次北上資金情緒的強勢反彈,最主要的原因是當前A股市場整體估值處於歷史低位,市場成交量又出現冰點,顯示出極高的投資性價比。

  上周北上資金增持的公司給股票流通佔比變動最高為30.87 %,減持的公司股票流通佔比變動最低為- 1.35%。當周滬股通增持前3名為歐普照明飛科電器三六零,流通佔比變動為30.87%、11.09%和3.92%;滬股通減持前3名為浙江醫藥桃李麵包國藥股份,流通佔比變動為-0.65%、-0.64%和-0.64%;深股通增持前3名為索菲亞順鑫農業埃斯頓,流通佔比變動為1.00%、0.77%和0.57%;深股通減持前3名為老闆電器科士達華蘭生物,流通佔比變動為-1.35%、-0.90%和-0.49%。

  上周RQFII ETF淨申購規模大幅上升,南方A50規模連續九周保持不變。RQFII ETF份額小幅下降,為19.77億份(前值19.78億份)。港交所股票型RQFII ETF申購方面,上周淨申購合計0億份,前一周同期值為-0.22億份,規模大幅上升。指標ETF南方A50最新規模為12.07億份(前值12.07億份),規模連續九周維持不變。

  場內杠杆持續下降,杠杆資金增倉意願下降,前周新增投資者數量環比下降。場內杠杆資金方面,兩市融資餘額來到了8,549.71億元(前值8,639.94億元),環比(-1.04%),當周杠杆資金規模連續第十三周下滑,融資餘額再創年內新低,單周環比下降90.23億元;融資買入成交額佔全市場成交佔比為7.43%,環比(+0.81%)。新增投資者層面,前周中證登的數據顯示,8月17日當周新增投資者數量達23.04萬人,環比(-3.84%)。

  一周股票供給概況:限售股解禁減持規模大幅上升

  新股核發募集資金規模不超過40億元,前周定向增發募集金額為12億元。上周新股核發數量為2家,募集資金規模為不超過40億元。一級半市場發行方面,8月17日當周定增實施案共計1起,募集金額12億元(前值0億元),其中以現金支付0億元,現金支付佔比為0%。IPO方面,截止到2018年08月25日,據中國證監會的數據統計,IPO已過會29家,待上會263家,已過會與待上會家數比值為0.11。

  當周到期解禁股市值規模和解禁減持規模均大幅上升。上周解禁市值484.20億元(前值181.08億元),環比增量303.11億元。解禁股減持規模上升至7.96億元(前值4.02億元),環比(+ 97.98%)。

  重要股東產業資本淨增持-5.91億元,環比(-14.72%),佔比全A股市值0.16%。上周我國A股市場上,共有183家上市公司重要股東在二級市場進行了相關交易:其中91家上市公司股票被減持,佔比49.73%;92家上市公司股票被增持,佔比50.27%。

  一周市場成交概況:換手率年內新低,漲跌停比小幅上升

  當周市場換手率下降至1.13%,年內新低,行業資金流向趨暖。本周市場成交情況整體較為穩定,市場單周累計成交額12,653.33億元(前值13,820.45億元),環比(-8.44%),大幅下降;全市場自由流通換手率下降至1.13%(前值1.26%),下降了0.13個百分點,為年內最低的一周。當周行業資金流向趨暖,按申萬一級行業統計,28個行業中有26個行業主力淨流入率環比增加,其中,銀行領漲,其主力淨流入率為9.15%,環比增量+18.05%;綜合領跌,其主力淨流入率為-7.86%,環比增量-2.45%。

  上周打板情緒顯示雖然全周指數上漲,但資金仍較為謹慎,漲跌停比小幅上升。上周市場全周市場漲跌停比小幅上升至2.38(前值2.15),上升了0.23,全周漲停家數超跌停家數,該指標顯示市場交易情緒仍較為謹慎。

  風險提示

  本報告為客觀市場數據的整理呈現,不構成任何對市場走勢的判斷或建議,也不構成任何對板塊或個股的推薦或建議。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史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