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便帶血是痔瘡?這可不一定

很多人在排泄過程當中,一不小心就會出現血跡,在多種疾病中找不到合理的病症解釋,因為細微的差距就可能導致你是某某種病症,如果判斷錯誤用錯方法對自身也是一種傷害,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大便帶血到底是怎麼回事。

便血的原因與處理

消化道出血經腸道排出後,糞便帶血或全血便,顏色可以是鮮紅色、暗紅色和柏油樣。血便的顏色取決於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時間。下消化道(小腸、結腸、直腸、肛門)出血,大便常呈鮮紅色或暗紅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腸)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樣。

(一) 病因

便血一般分為鮮血便、柏油樣便和隱血便,現將常見病因分述如下。

1、鮮血便:一般來自迴腸下端、結腸、直腸、肛門,大便顏色鮮紅或暗紅,可混有粘液和膿血。常見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瘡便血在排便時噴射狀流出或便後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門疼痛較劇。直腸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時糞便變細呈條狀或有壓跡。痢疾便血呈膿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2、柏油樣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嘔出,血液在腸道內停留時間較長,血液中的血紅蛋白與腸內的硫化物結合成硫化亞鐵,硫化亞鐵使大便發黑而發亮,像柏油一樣。出現柏油樣便,表明出血量已經達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藥物可以使大便發黑,用大便隱血試驗可以鑒別。

3、隱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顏色改變,僅在化驗時大便隱血試驗陽性者,稱為隱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發生隱血便,常見胃潰瘍、胃癌。

(二) 救護措施

安靜臥床,減少活動,觀察出血量,適當使用止血藥,發生暈厥、休克及時送醫院急救。

如何掛號就診:

1.肛腸外科:便後有鮮紅色血,或排鮮紅色血便,一般不伴劇烈腹痛的病人,應掛肛腸外科。

2.普通外科:便鮮血,伴劇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應掛普通外科。

3.腸道門診:急性起病,排膿血樣便的病人,應掛腸道門診。

4.消化內科:排黑便、暗紅色血便,或有慢性結腸炎史,經常排鮮紅色血便的病人,應掛消化內科。

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傾向者,應掛血液科進一步檢查。

6.腎內科:原有腎炎史,又出現血便者,應掛腎內科。

7.傳染科:便血出現在發熱之後,並有疫區生活史的病人,應掛傳染科。

便血的中醫觀點:

便血:血從肛門而出,或隨大便挾雜而下,或下純血。《靈樞?百病始生》稱謂:「後血」;《傷寒論》稱「圊血」;《金匱要略》稱:「下血」,並依下血與排便之先後,提出「遠血」和「近血」的名稱。張景嶽指出:「血在便後來者其來遠,遠者或在小腸,或在腎。......血在便前來者其來近,近者或在廣腸,或在肛門。」後世醫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濁,立腸風,臟毒之名。《證治要訣》雲:「血清色鮮紅者為腸風,濁而黯者為臟毒。」《醫學入門》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遠者,稱「血箭」。

本症應與下痢膿血相鑒別。下痢膿血者,多呈膿血雜下,並有明顯的腹痛,裡急後重等表現,而本症表現則為大便時血自下,而無膿樣物,且無明顯的腹痛及裡急後重等癥狀。

常見證候:

胃腸實熱:大便下血,兼見唇乾口燥,口渴喜冷飲,齒齦腫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瘡,大便秘結,肛門灼熱,舌紅苔黃,脈數有力等症。

濕熱交蒸:先血後便,下血鮮紅,大便不爽,肢困脘脹,納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膩,脈濡數。

脾胃虛寒:先便後血,或血便混雜,或下純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無華,神疲乏力,脘腹隱痛,納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質淡,苔白潤,脈細弱。

肝陰虛:大便下血,症兼頭暈目眩,兩顴紅赤,五心煩熱,夜寐不安,骨蒸盜汗,夢中失精,腰酸肢倦,形體消瘦,舌質紅絳,脈細數。

痔瘡便血:便血鮮紅,肛門疼痛難忍,或腫脹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紅苔黃,脈弦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