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905電影網專稿 “我不能把湖水分開,但是我能把這裡變成平原,讓你走過去。”在小說《平原上的摩西》尾聲,模糊現實與神話意象的筆觸,將一幕或將無可挽回的東北殘酷往事,推向一路通途的理想平原。


望著《通往春天的列車》結局載著被侮辱與損害的主人公李大川一路向南的綠皮列車,第一時間浮現筆者眼前的,正是作家雙雪濤所書寫的“冰河平原”。不同的是,這份由逃離帶出的“解脫”,無論從劇作理念還是背景現實上看,都無法稱之為一種升華或一次解決。


影片開篇,已然似實而虛地點出主人公人生列車“變軌”的原因:即將被火車配件廠買斷年資而下崗的他,卻因被誤認為偷廠裡零件的賊而遭“裸辭”。為拿回那筆理應屬於自己的“鐵飯碗”買斷款,李大川開啟了蹲守真小偷的漫漫寒冬之旅。偶然在廢品站撿到的一塊“同款”火車零件,為他重新燃起生活歸軌的希望……


《通往春天的列車》:李岷城飾李大川


不同於同類類型電影以此為軸、緊湊而離奇的敘事方式,導演李驥在一次次可快速製造劇情“爆點”的時機,卻不疾不徐地展示著貧賤夫妻家族景觀、東北飯局家常甚至殘疾人代步車“騎手”生態等需要“細火慢熬”方有味道的段落。


這樣的嘗試是否為影片帶來了成功呢?或許在評獎維度,它曾無限趨近。在去年十月,《通往春天的列車》入選第24屆釜山國際電影節唯一的競賽單元。不過最終,該單元最高獎“新浪潮獎”,還是被頒給了更具奇觀性的伊拉克電影《絕命海法街》與越南電影《瘦弱少年》。


《通往春天的列車》釜山入圍海報


重工業沒落、青年人才流失……這些在人們腦海已打上東北烙印的現象,早在世紀之初便被用紀錄影像呈現於世界眼前。近20年後僅以演繹影像觸碰並無差別的題材,未能登頂浪潮之巔可以想見。


而導演似乎有意偏向新浪潮式粗糙、試錯般不計空間、道具年代感的拍攝模式,也更讓影片表意趨於陳舊與怪異。片中,一句“他微信也不回”的台詞,暴露著其時間背景至少在微信廣泛普及的2014年前後。可帶著濃鬱上世紀90年代範兒的年資買斷、倒賣工廠零件等橋段,早已不是近十年東北年輕一代所經受的痛苦。



被寄予厚望的演員任素汐,在《通往春天的列車》中飾演主人公懷孕在家的妻子蘇芳。可觀眾沒有盼到她曾在《驢得水》《無名之輩》中自然傾瀉的飽滿情緒,卻只等來有如清湯寡水的裝飾情緒。


《通往春天的列車》:任素汐飾蘇芳


在當代框架內偏要書寫舊日苦痛的劇作,犯著比對任素汐的選角誤用或誤讀更大的錯誤。同大批在外地發展的東北青年一樣,導演李驥在執導這部處女作之前,已經有著多年“海漂”“北漂”的經驗。


即便將影片發生地點設立在老家齊齊哈爾,可他處處蹩腳還原老一輩口中東北往事的影像,仍時刻顯示著其對於東北在地青年一代生活狀態的陌生。


《通往春天的列車》導演李驥


在十年前同樣書寫東北“下崗往事”的《鋼的琴》中,將時間背景就放在1990年代的張猛已然放棄對苦楚錙銖必較的筆法,轉而用一場頗為魔幻的鋼琴DIY秀,將一代人的東北回憶釋放得轟轟烈烈。


十年之後,這趟從東北開向幸福的列車,顯然更不需要靠搜索破敗往事的時光機與放大鏡提供動力。



對於電影《通往春天的列車》,作為地道東北人的《看電影》雜誌主編黃海鯤(阿郎),同樣在做客《今日影評》節目時給出了“平庸”評價。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