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藝術家劉小東:“如動物般觀看世界”

藝術家劉小東同時也是一位拍照三十餘年的攝影者。在《眼前往事——劉小東影像集1984—2018》中,攝影者劉小東的照片首次公開發表。

陳丹青在為這本書所寫的序言所說:“假設劉小東變成攝影人或導演,也許是荒謬的。他注定是個畫家麽?也不。要點不在畫畫或拍照,劉小東的稟賦——他不知道,也不必知道自己的稟賦——是如動物般觀看世界。動物的目光,無明、無辜、無情、無差別,不存意見,不附帶所謂文化。他永是在看,亦如動物般敏於被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並非只是劉小東的個人影集,而是我們其中一部分人的“眼前往事”。

?

“如動物般觀看世界”

文、圖 | 劉小東

?1984 年,喻紅、呂越在南戴河海邊。

那年我們剛從中央美術學院附中畢業,再有兩個月就要考中央美院了。一畢業,我們就跑到北戴河和南戴河海濱去玩了一趟。其實我已經喜歡她很久了,卻不敢跟她說話。我們倆好了之後,我就老有種像在做夢的感覺,覺得好像沒有什麽事是不能實現的。我從一個同學那兒花了25 塊錢買來一架舊的俄國相機,對焦還有點問題。我們在海邊拍了好多照片,相機太舊了,一會曝光過度了,一會對焦不準,總是有點小毛病。這裡的幾張是我挑出來的對那段日子強烈的記憶。當時我心裡還有些害怕,擔心一切不是真的,都不敢相信我們真的是在戀愛。所以我拍了海灘上的照片,其中有些是我偷著抓拍的,連喻紅都不知道。

?1984 年,王小帥在北京電影學院宿舍。

小帥跟我一樣也在美院附中讀書,比我低一屆。我們同時在談戀愛。他當時的女友也是我們的同學,和我是一屆的,叫呂越。本來我們常和好些朋友一起玩,關係都特好。可突然談起戀愛後,就跟大家夥兒有點疏遠了。光是兩個人待在一起又覺得別扭。小帥他們倆剛好也是這樣,我們四個就湊到了一塊,沒事不是去下小館子就是去郊遊,很開心。喻紅跟呂越,我和小帥都是特親密的好朋友,那段歲月真是太美好了,自然我也拍了許多他們的照片。

?1985 年,北京路邊。

我覺得杜尚真是個奇特的人物。他的作品不是他製作的東西,而是人們生活中的日用品,他把這些日用品帶進了展廳。就這樣,他對以往藝術家們終身依托的創作模式提出了挑戰。他最有名的一件作品就是一個架在破凳子上的自行車輪子。在我們國內隨便哪個自行車修理鋪裡,都經常會見到,看起來都很像那件著名的作品。我覺得非常好玩,就拍了張照片。

?1988年,羊。

我覺得人類永遠不能逃離死亡的悲劇。失去希望是悲劇,失去生命也是悲劇。悲劇發生時,我們的腳步會停頓。一只動物死了,我們會停下來看。一個人死了,我們也會停下來看。這與繪畫非常接近。繪畫就是一種靜止,或者可以說是一種停滯。那時我很留意死去的動物,但是沒有畫過,後來才開始去畫的。我有時是會這樣,在拍了一張照片後好多年才又翻出這張老照片,把它畫下來。

?1988年,種樹。

一般來說,我會記不住文字的東西,可是影像記憶力卻非常的好。所以照的每一張照片我都記得。有時候照片看起來很像是畫,我卻無從下筆,可我會一直記得。也許幾年之後我會又想起那張照片,而我那時也懂得更多,有更多想法,知道該如何去畫了。如果我照完就直接開始畫,主觀成分可能會太多。而幾年之後心情就會平靜下來。所以,如果過了幾年,我還想畫這個形象,成功的幾率會大得多。就好像這張照片一樣,我想畫好久了,但就是沒想出來該怎麽去畫。這實際上拍的是一些人在種樹。先挖坑,然後把樹栽進去,還有不少人在圍觀。但是我想的卻是人們在挖自己的墳墓。挖坑傳達了一種死亡的感覺,卻很難用畫筆去捕捉。我到現在都沒有動筆。也許有一天我會突然開始畫這張照片。

左:1995 年,裝修工作室的民工。右:2016年,民工午休,劉小東工作室。

蚊帳和正在睡覺的人。他們曾在我的畫室裡乾活,我覺得很有意思的是,蚊帳像婚紗,很迷人,就像塑料一樣透明。我很喜歡透明和肉體之間的關係,所以把這畫了下來(《睡民工》,1995)。

?1996年,天安門廣場

?2001年,大羊坊遇豬。

???2003 年,“芭比”在做子宮切除手術,它的側面挺像早期伊拉克人、亞述人的雕像。

?2004年,殺鴨,遼寧金城鎮。

?

?2005 年,三峽奉節。

那時候我已經在畫室裡根據照片畫了很多畫了,我覺得現場寫生可以打破我舊的創作模式,創造一種新的方式,實地寫生模特更新鮮,就像呼吸一種激活思維的清新空氣。你對著一個真實的人,在戶外寫生的感受與在室內根據照片作畫完全不同。

?2006 年,在泰國唐人畫廊。

那些泰國姑娘挺感興趣的,問我為什麽總把她們畫得面帶愁容,因為她們通常是很開心的。我說我沒法畫她們笑時的樣子,因為我得慢慢地畫,她們總不可能一直笑吧。我告訴她們寫生與照相不一樣,拍照只是一瞬間的事,笑一下就好了,畫畫可是慢功夫。

?1995年,北京郊區殺豬。

?2008 年,北京郊區寫生。

大概1999 年左右,我畫過一隻死豬,那是對著照片畫的。這一年我突然想對著一隻真的死豬屍體畫一張,看看兩張的色彩到底有什麽不同。對著照片畫和對著實物畫,對於色彩的理解、表達可能會不同。對著照片畫會更接近你想達到的完整的效果,因為你有時間去考慮,有時間去修改。寫生不行,寫生沒有時間,只能盡快地記錄你所看到的。當然寫生色彩會更豐富,會出其不意。因為照片本身已經濾掉了很多色彩,寫生不同,面對一個實物的時候,自然界光線的變化是非常快的,所以它的色彩是非常強悍的,它的色彩是往前走的。寫生時色彩是頂著你的眼球走。

?2010 年6 月,北京街頭。

那天我從炎黃藝術館參加完活動出來大約下午三點半,當晚約好嶽父嶽母在接近北五環的學院路上的一個飯館吃晚飯,我想我有的是時間,可以走過去,於是步行。走了兩個小時到了二裡莊的河邊,沿河邊走,靜靜的,沒人。快到頭的時候,看見兩個老頭在看什麽,我湊過去,原來是在看 X 光片,很是有趣,在被喧鬧的城市忘記的臭水溝邊上,兩個老人在研究自己的身體。被遺忘的氣息。

?2014 年1 月,印尼。

本期圖片和文字均選摘自《眼前往事——劉小東影像集1984—2018》。

?

本書精選劉小東三十餘年來拍攝的照片兩百餘幅。所有照片依三條線索編輯而成,一是劉小東的家人和朋友,從與喻紅的相戀,到劉娃的出生,再到父親的去世,親情和友情貫穿始終;二是對中國社會三十年來的真實記錄,電腦領袖、三峽移民、“非典”和霧霾,大時代的細節被劉小東的“動物之眼”盡數捕捉;三是各種活著或死去的動物,仿佛對人類生存處境的隱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並非只是劉小東的個人影集,而是我們其中一部分人的“眼前往事”。

—— 完 ——

《眼前往事——劉小東影像集1984—2018》,武漢大學出版社2018年6月出版。

劉小東,畫家,1963年生於中國遼寧金城鎮,1994年至今在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任教,代表作品有《三峽大移民》《燒耗子》《溫床》等,曾主演電影《冬春的日子》,策劃紀錄片《金城小子》等,著有《一公分:劉小東日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