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業內談明星大公司掛頭銜:本質都是首席流量官

  明星“執行官”本質都是首席“流量官”

  以前請明星為產品代言,而今請他們出任“高管”,變的只是稱謂和方式,不變的是行銷和目的。只要明星有粉絲基礎,不管居於何位、冠以何名,他們的登場總能引起關注,進而提高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情感連接和黏度。

  “大家好,我是papi醬,一個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女子。”現在她新的頭銜是“百度App首席內容官”。

  當網絡記憶部門以日、周為部門時,papi醬的“生命期”還是相對長的。三年來,她以瞬間的“曝光度”和持續的“能見度”,進一步證明了“網紅”可以是“產業”,有其強大的粉絲經濟和變現邏輯。從邏輯思維投資1200萬(後又撤資)到第一條影片貼片廣告拍出2200萬價格,再到B站認證账號發布影片累計播放量突破2.4億,並伴隨著一連串的商演、代言、通告、演出,papi醬現在仍佔據短影片內容市場的“頭部”地位。

  所以,百度請papi醬出任其旗下APP的“首席內容官”是有道理的。作為網絡紅人,papi醬有相當的用戶數;而討論其過氣與否、是否堪以重任,又增加了十足的話題性。配合著“世界杯期間特定時間段搶巨額現金紅包”的宣傳,這種錯位、借勢的合作有很好的傳播效果。就在百度宣布聘任消息的當天下午6點,Papi醬在個人微博上發布了一則吐槽世界杯的影片,末尾是搶紅包的資訊。三日後,該影片被播放了1753萬次,轉發、評論和點讚累計超過28萬。

  針對此次任命,在耐心坐等輿論發酵一段時間後,百度APP公關方面表示,“這只是行銷合作,並沒有人事任命。”之前還在爭論百度人事決定正不正確、papi醬新官就任合不合適的公眾突然意識到,他們實際已陷入“精心設計”、“事先張揚”的一場行銷局,集體無意識地參與了他人的推廣策劃,並且自覺配合、完成度極高。沃爾特·李普曼在《幻影公眾》中曾寫道:“這些公共事件絕不是他能掌控的,它們中絕大多數也都是無形的。如果說它們可以被掌控的話,也是在遙不可及的地方,在公眾的視線之外,被不為人所知的權力所操縱。作為一個普通人,他無法切實了解正在發生什麽、誰做出了這個舉動,或者他將被帶往何方。”倘若我們注意到,百度展示的給papi醬的工作證編號為“B180000”,以及紅包活動對應的“18億”,難道這真是巧合?就傳播學研究來看,有時我們不僅“失聰”,而且還“失明”。

  差不多同時,在上海第21屆國際電影節上,某互聯網電影集團高調宣布,聘請一位安姓全能藝人出任首席戰略官。而後者則順勢介紹了其在新崗位上的新舉措,對外公布公司即將啟動“明星+超級網劇”五個網劇項目。令人頗感意外的是,我曾經喜歡的一個香港歌手也赫然在目。此時,他的身份竟是導演,執導的還是玄幻劇。在他表示“熱血沸騰,非常期待”時,我很想問問托馬斯·弗裡德曼,他在《世界是平的》中提到的“世界被推平”,是否包括“導演”這個行當。

  從網紅到藝人再到明星,從首席內容官到戰略官到導演,“消費型”互聯網企業的“TO C”(直接面向終端客戶)屬性使得他們尤其熱衷聘請紅人、名人來做“門面擔當”,進而吸引閱聽人的注意力——當資訊過載、資訊富足,注意力反倒成了稀缺,於是“眼球效應”既是寶貴資產,也是戰略資源。

  歷數這些年明星出任“企業高管”的戲碼,借由“互聯網+”的推波助瀾和聲勢造就,各領域跨界、多身份斜杠成為某種常態。2015年9月,Angelababy出任美麗說“首席時尚官”;一個月後,Angelababy又成為美顏相機“首席顏值官”;11月,韓庚入職尚妝任“首席媒介官”;12月,何炅出任阿里音樂“首席內容官”,此前高曉松和宋柯已分別出任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2016年1月,黃曉明成為奢侈品特賣平台必奢的“首席品控官”;2016年3月,周杰倫簽約成為唯品會“首席驚喜官”;2016年12月,陳偉霆宣布擔任愛奇藝首席會員推薦官;2017年8月,林更新擔任愛奇藝自製動畫的“首席催更官”……

  不管是虛位,還是實職,又或是噱頭,名人與企業供需雙方維系著一種默契、雙贏、心照不宣的合作(謀)。斯科特·麥克凱恩在《商業秀》中說過,在這個體驗經濟時代,感情推動商機,而這意味著,許多行業都得是“娛樂業”。而B.約瑟夫·派恩和詹姆士 H.吉爾摩在《體驗經濟》中提出觀點是,娛樂正在重構行業規則,從娛樂化角度,用娛樂化方式重新定義產品、服務和消費者。在體驗場景設計中,“快樂”要被營造的,“舞台”是得被布置的,“道具”是要被擺設的,從“演員”到“劇本”是要被編排的。

  以前請明星為產品代言,而今請他們出任“高管”,變的只是稱謂和方式,不變的是行銷和目的。只要明星有粉絲基礎,不管居於何位、冠以何名,他們的登場總能引起關注,進而提高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情感連接和黏度。“現代行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曾說“市場變得比市場行銷更快”。他的《行銷革命3.0》出版後沒幾年就續寫了《行銷革命4.0》,而行銷4.0以大數據、社群、價值觀行銷為基礎,企業將行銷中心轉到如何與消費者積極互動、尊重消費者作為“主體”的價值觀,讓消費者更多參與行銷價值的創造中來。

  其實,那些明星藝人與高薪聘請他們的企業彼此都明白且精於各取所需、名利雙收之道:所有明星擔綱的首席“XX官”本質都是首席“流量官”。對此,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在學理上就給過一個簡單、清晰,具有說服力的解釋:一件事物要流行,首要一點(三個法則之一)是“個別人物法則”。他們的出現,引起大家注意、接著傳播資訊,最後調動情緒,使公眾信服並付諸行動。

  (作者系浙江傳媒學院副教授,知名互聯網觀察者)

責任編輯:孫劍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